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001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备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的座椅位置调整功能的车辆用座椅,特别涉及具备将正好符合所期望的调整位置这一情况报告给乘员的报告功能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用座椅等车辆用座椅具备进行座椅的前后位置调整,在驾驶车辆时能够安全、合理地操作方向盘、踏板、杆、开关等,并能够很好地环视道路的座椅轨道(座椅滑动器)、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的倾斜调整器等、与乘员的体格相配地调整驾驶姿势的各种各样的调整功能。

在通过手动来操作座椅各部的调整机构的座椅中,在乘员通过杆等的操作解除调整机构的锁定而调整座椅位置之后,再次锁定调整机构。

另外,在利用电动等动力机构操作座椅各部的调整机构的座椅中,通过由乘员操作开关,在驱动至适合于乘员的体格的位置之后,使动力机构停止。

在利用手动操作进行位置调整或者利用电动等动力机构进行位置调整中的任意一种的情况下,乘员都需要在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一边进行操作,一边寻找自己最适的位置即最适的座椅位置,通过试错来确定位置。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如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座椅的锁定确认装置,具有使座椅座垫前后动作的滑动机构和使座椅靠背前后倾斜的倾斜机构,利用使各个机构与操作杆的操作联动的卡合部来探测被锁定、不被锁定的座椅的锁定状态,其中,所述座椅的锁定确认装置具有:传感器,检测上述操作杆是否处于锁定位置;以及报告单元,基于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报告锁定状态的好坏”。

根据专利文献1的座椅的锁定确认装置,能够确认座椅调整器的锁定不彻底,并能够防患其所引起的问题发生于未然。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座位位置自动调整装置,使能够移动到多个驱动位置的驾驶座椅移动到所存储的驱动位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数据存储单元,将驾驶者的体重与所述驾驶者所期望的驱动位置关联起来而作为就座数据进行存储;体重检测单元,检测就座于所述驾驶座椅的驾驶者的体重;数据检测单元,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检测具有处于所述体重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体重的规定范围内的体重的所述就座数据;以及座椅控制单元,使所述驾驶座椅自动地移动到被所述数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就座数据所包含的驱动位置”。

根据专利文献2的座位位置自动调整装置,仅凭驾驶者就座于驾驶座椅,就使驾驶座椅自动地移动到驾驶者的最适的位置,有时无需进行麻烦的操作,就能够转移到驾驶。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通过手动来进行能够滑动的座椅座垫和能够调整角度的座椅靠背的位置调整,其中,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开关单元,由就座者操作;检测单元,检测上述座椅座垫的滑动位置和上述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存储单元,存储由该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报告单元,将上述座椅座垫的滑动位置和上述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信息通知给就座者;以及控制单元,使在操作上述开关单元时的上述检测单元的探测位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中,并在调整上述座椅座垫的滑动位置和上述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时,在上述检测单元的探测位置与上述存储单元的存储位置一致时使上述报告单元动作”。

根据专利文献3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基于报告单元的动作进行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位置调整,所以无需反复进行调整操作,操作变容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7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529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9065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汽车用座椅等车辆用座椅中,根据乘员的体格,会花费如通过基于乘员自身的手动操作或者电动来调整座椅各部的位置以保持安全且舒适的驾驶姿势那样的工夫。

但是,在以往的车辆用座椅的调整机构中,如上所述,需要乘员一边进行操作,一边寻找自己最适的座椅位置,并通过试错来确定位置,所以座椅调整会花费时间,另外,由于座椅的改良,调整部位、调整量增加,从而乘员的调整作业变得繁杂。

伴随着座椅调整变得繁杂,在依据以往的乘员的感觉的调整中,对于调整到最适的座椅位置以使得正好与乘员的体格匹配而言,是不足的。

另外,在乘员就座于座椅时,能够利用乘员的感觉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是否调整成能够安全、合理地操作方向盘、踏板、杆、开关等,并能够很好地环视道路,但另一方面,存在在积蓄进一步的疲劳并进行长时间的驾驶之后才初次意识到微妙的调整误差的情况。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涉及座椅调整部位的锁定状态的探测以及锁定状态的好坏的报告,无法解决如上述那样的座椅调整作业的繁杂。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具备检测乘员的体重的单元,但由于仅根据成为对象的乘员的体重来唯一地确定座椅位置,所以未考虑到体形、姿势的个人差异,而无法解决减轻由长时间的驾驶引起的疲劳的课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在乘员通过手动来进行座椅的调整的情况下,在乘员所调整的调整位置与预先存储的调整位置一致时,使蜂鸣器动作,从而无需反复进行调整操作,但座椅调整的精度与以往相同,无法解决如上述那样的减轻由长时间的驾驶引起的疲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这一情况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且匹配感优良的车辆用座椅。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座垫,是座椅的座面部;以及座椅靠背,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座垫的背侧,是座椅的靠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位置调整单元,调整座椅各部位的位置;以及调整位置显示单元,能够由目视来确认所述座椅各部位的调整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座垫,是座椅的座面部;以及座椅靠背,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座垫的背侧,是座椅的靠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调整位置选择单元,选择与乘员的体格相应的座椅各部位的调整位置;座椅位置调整单元,供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来调整所述座椅各部位的位置;以及座椅位置探测单元,探测所述座椅各部位的位置,将利用所述调整位置选择单元选择出的体格信息和利用所述座椅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到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传送到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中,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中,将基于所述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与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对照,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报告单元报告给乘员。

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座垫,是座椅的座面部;以及座椅靠背,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座垫的背侧,是座椅的靠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调整位置选择单元,选择与乘员的体格相应的座椅各部位的调整位置;座椅位置调整单元,通过电动来调整所述座椅各部位的位置;以及座椅位置探测单元,探测所述座椅各部位的位置,将利用所述调整位置选择单元选择出的体格信息和利用所述座椅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到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传送到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中,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中,将基于所述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与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对照,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报告单元报告给乘员。

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座垫,是座椅的座面部;以及座椅靠背,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座垫的背侧,是座椅的靠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位置调整单元,通过电动来调整所述座椅各部位的位置;以及座椅位置探测单元,探测所述座椅各部位的位置,将利用被装载在车内的体格探测单元或者乘员携带的体格探测单元所探测到的乘员的体格信息和利用所述座椅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到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传送到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中,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中,将基于所述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与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对照,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报告单元报告给乘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利用目视或者其它手段将最适的调整位置这一情况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且匹配感优良的车辆用座椅。

对于除了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而言,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1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一部分的图。

图2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刻度的图。

图2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刻度的图。

图3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位置调整系统的图。

图3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按钮的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开关的图。

图4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开关的图。

图4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开关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位置调整系统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位置调整系统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8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体格探测方法的图。

图13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3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3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3D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3E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4是示出代表性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概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使用图14来说明在汽车等中使用的代表性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对于车辆用座椅1而言,如图14所示,作为其主要的部位,具有:座椅座垫2,是座椅的座面部;座椅靠背3,被设置在座椅座垫2的背侧,是座椅的靠背部;以及头靠4,被设置在座椅靠背3的上部,保护乘员的头部以及颈部。在座椅座垫2的两侧设置有侧支承部5,该侧支承部5是座面部的侧部分的支承部。

接下来,使用图1A至图2B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及其作用效果。

图1A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侧面图。另外,图1B是图1A中的座椅座垫2的侧面的放大图。

如图1A所示,对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而言,作为其主要的结构部位,具有: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头靠4。

在座椅座垫2的下表面侧即座椅座垫2的与座位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调整座椅座垫2相对车体的前后位置的座椅滑动器(滑动轨道)。座椅滑动器(滑动轨道)由被固定在座椅座垫2的下表面侧的上部轨道6以及被固定在车体的底板的下部轨道7构成。使上部轨道6与下部轨道7卡合,并在下部轨道7上使上部轨道6滑动,从而能够调整座椅座垫2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即车辆用座椅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

在座椅滑动器(滑动轨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能够使用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来锁定(固定)下部轨道7上的上部轨道6的前后滑动(前后移动)。另外,通过由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来解除锁定,能够进行下部轨道7上的上部轨道6的前后滑动(前后移动)。

即,由上部轨道6以及下部轨道7构成的座椅滑动器(滑动轨道)作为座椅的前后位置调整单元发挥功能。

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设置有滑动式刻度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使用设置有与乘员的身高对应的刻度的例子进行说明,但除了身高以外,还可以设置例如与体重、坐高等乘员的体格对应的刻度。

另外,在座椅靠背3的与座椅座垫2的连结部附近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式刻度11。此处虽未图示,但旋转式刻度11也与滑动式刻度9同样地,设置有与身高、体重等乘员的体格相应的刻度。

图2A示出了旋转式刻度11的概念图,图2B示出了滑动式刻度9的概念图。

接下来,说明滑动式刻度9以及旋转式刻度11的动作。

乘员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之后,操作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并解除滑动轨道的锁定。之后,乘员自己一边使上部轨道6以及座椅座垫2在下部轨道7上移动,一边调整座椅座垫2的滑动位置(前后位置)。

此处,虽未图示,但下部轨道7构成为与被设置在滑动式刻度9上的标记10连结,且在乘员使座椅座垫2以及上部轨道6沿前后滑动时,标记10与其联动地在滑动式刻度9上移动。

乘员通过由目视来确认滑动式刻度9上的标记10的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座椅滑动器前后位置是否是正好符合自身的身高的调整位置。

在为正好符合自身的身高的调整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锁定滑动轨道,并结束滑动位置的调整。

被设置在座椅靠背3的与座椅座垫2的连结部附近的侧面上的旋转式刻度11也同样地,构成为与座椅靠背3相对座椅座垫2的角度调整联动地旋转,且乘员能够由目视来确认调整位置。

因此,乘员由目视来确认旋转式刻度11的刻度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座椅靠背3的角度即倾斜角度是否是正好符合自身的身高的调整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通过自己手动操作来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时,在调整之后或者在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由目视来确认与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单元联动的刻度、标记,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其调整位置为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调整位置。

此外,在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乘员通过自己手动操作来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滑动式刻度9、标记10、旋转式刻度11与其调整动作联动地动作,以实现调整位置显示功能的例子,但即使在通过马达等动力机构即通过电动来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的车辆用座椅中,通过设置与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联动地动作的刻度、标记,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座椅的调整部位,使用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调整以及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用于座椅的其它部位的位置调整,例如座椅座垫的高度调整、座椅座垫的角度调整、座椅靠背的高度调整、头靠的高度调整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2

使用图3A至图4C来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

图3A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侧面图以及联动的系统结构。另外,图3B是图3A中的按钮12、13、14的放大图。

如图3A所示,对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而言,作为其主要的结构部位,具有: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头靠4。

使上部轨道6与下部轨道7卡合,并在下部轨道7上使上部轨道6滑动,从而调整座椅座垫2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即车辆用座椅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这一点、在座椅滑动器(滑动轨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这一点等是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设置有选择乘员的体格的按钮12、13、14。这些按钮作为座椅各部位的调整位置选择单元而发挥功能,通过按压与体格相应的按钮,能够选择符合乘员的体格的座椅的调整位置。

通过按压按钮12、13、14而选择出的座椅的调整位置即乘员的体格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lectronic-Control-Unit:ECU,电子控制单元)传送。

此处,对于图3A的按钮12、13、14而言,能够如图3B所示那样选择乘员的体格的小中大中的任意一项。

接下来,乘员利用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来解除座椅滑动器(滑动轨道)的锁定,乘员通过自己手动操作而使座椅座垫2以及上部轨道6相对下部轨道7滑动,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

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位置设置有持续地探测调整位置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在图3A中,示出了探测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的滑动位置探测单元的例子。

利用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传送。

在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将基于由调整位置选择单元即按钮12、13、14输入的乘员的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由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进行对照。

在基于由调整位置选择单元输入的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由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这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借助报告单元将调整位置正好符合与由调整位置选择单元输入的体格信息对应的调整位置即所期望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

作为该报告单元,能够使用:基于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报告、基于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的报告、基于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的报告等。

乘员在根据声音、光、振动等的报告确认调整位置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情况下,利用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8锁定滑动轨道,并结束滑动位置的调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通过自己手动操作来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时,最初,利用调整位置选择单元将自身的体格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在调整之后或者在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部位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持续地探测出的位置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将基于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这两者进行对照,从而能够在调整位置正好符合的情况下,通过报告单元进行确认,所以能够容易地确认其调整位置是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调整位置。

此外,在图3A以及图3B中,作为调整位置选择单元,以按钮12、13、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使用图4A所示的转动式开关15、图4B所示的按钮式开关16、图4C所示的滑动式开关17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座椅的调整部位,使用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调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用于座椅的其它部位的位置调整,例如座椅座垫的高度调整、座椅座垫的角度调整、座椅靠背的高度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头靠的高度调整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3

使用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侧面图以及联动的系统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的结构部位,具有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头靠4这一点、使上部轨道6与下部轨道7卡合,并在下部轨道7上使上部轨道6滑动,从而调整座椅座垫2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即车辆用座椅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这一点是与实施例2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相对于实施例2中的车辆用座椅是乘员通过自己手动操作来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在利用被内置于座椅的马达等动力机构由电动来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这一点上,与实施例2的车辆用座椅不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设置有滑动位置调整开关18,乘员通过按压该滑动位置调整开关18,能够通过电动来调整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与实施例2同样地,首先,通过按压被设置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的选择乘员的体格的按钮12、13、14,选择符合乘员的体格的座椅的调整位置。

通过按压按钮12、13、14而选择出的座椅的调整位置即乘员的体格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传送。

接下来,通过按压滑动位置调整开关18,利用电动使座椅座垫2以及上部轨道6相对下部轨道7滑动,调整前后位置。

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位置设置有持续地探测调整位置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在图5中,示出了探测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的滑动位置探测单元的例子。

利用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传送。

在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将基于由调整位置选择单元即按钮12、13、14输入的乘员的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由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进行对照。

在基于由调整位置选择单元输入的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由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这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借助报告单元将调整位置正好符合与由调整位置选择单元输入的体格信息对应的调整位置即所期望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

作为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2同样地,能够使用:基于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报告、基于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的报告、基于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的报告等。

乘员在根据声音、光、振动等的报告确认调整位置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情况下,结束基于电动的滑动位置的调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在利用电动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时,最初,利用调整位置选择单元将自身的体格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在调整之后或者在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部位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持续地探测出的位置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将基于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这两者进行对照,从而能够在调整位置正好符合的情况下,通过报告单元进行确认,所以能够容易地确认其调整位置是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调整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也与实施例2同样地,作为座椅的调整部位,使用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调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用于座椅的其它部位的位置调整,例如座椅座垫的高度调整、座椅座垫的角度调整、座椅靠背的高度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头靠的高度调整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4

使用图6以及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侧面图以及联动的系统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的结构部位,具有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头靠4这一点、使上部轨道6与下部轨道7卡合,并在下部轨道7上使上部轨道6滑动,从而调整座椅座垫2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即车辆用座椅相对车辆的前后位置这一点、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设置有滑动位置调整开关18这一点等是与实施例3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相对于实施例3中的车辆用座椅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设置有调整位置选择单元即作为体格信息输入单元的按钮12、13、14而言,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如图6所示,在代替按钮12、13、14而具备体格探测单元这一点上,与实施例3的车辆用座椅不同。

在实施例3的车辆用座椅中,作为根据乘员的体格来选择座椅的调整位置的单元,使用被设置在座椅座垫2的侧面的按钮12、13、1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例中的座椅的乘员的体格信息输入单元如图7所示,使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

如图7所示,将乘员的身高、坐高、体重等身体的特征即体格信息预先登记到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中,并在乘员乘坐于车辆时,或者在就座于座椅之后,将所登记的体格信息从便携式信息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传送。

此处,上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只要具备能够登记乘员的体格信息并将其体格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ECU传送的功能即可,除了智能手机以外,也能够使用例如被称为所谓的特色手机的以往型的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游戏机,遥控器、能够携带的汽车导航系统、移动式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照相机、摄像机、电子记事本等。

接下来,乘员通过按压滑动位置调整开关18,利用电动使座椅座垫2以及上部轨道6相对下部轨道7滑动,调整前后位置。

利用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向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传送。

在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将基于由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体格探测单元输入的乘员的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由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进行对照。

在基于由体格探测单元输入的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由滑动位置探测单元探测出的滑动位置信息这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借助报告单元将调整位置正好符合与由体格探测单元输入的体格信息对应的调整位置即所期望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

作为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同样地,能够使用:基于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报告、基于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的报告、基于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的报告等。

乘员在根据声音、光、振动等的报告确认调整位置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情况下,结束基于电动的滑动位置的调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在利用电动进行座椅各部位的位置调整时,最初,利用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体格探测单元将体格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在调整之后或者在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部位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持续地探测出的位置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将基于体格信息推测出的座椅各部位的合适位置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这两者进行对照,从而能够在调整位置正好符合的情况下,通过报告单元进行确认,所以能够容易地确认其调整位置是正好符合自身的体格的调整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也与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同样地,作为座椅的调整部位,使用座椅滑动器的前后位置调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用于座椅的其它部位的位置调整,例如座椅座垫的高度调整、座椅座垫的角度调整、座椅靠背的高度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头靠的高度调整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5

使用图8A至图8C以及图13A来说明实施例4中的体格探测单元的其它的实施例。图8A示出了基于图像或者动画的解析的体格探测方法。利用装载在车内的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光检测器等摄像单元对就座于座椅的乘员进行摄影,并检测乘员的头部位置的检测、肩胛骨与座椅靠背3的接触位置等。对于该摄像机等摄像单元而言,使用例如装载有如CCD图像传感器那样的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机等。

除了头部位置、肩胛骨的位置的检测以外,只要乘员的视线的高度、从乘员的头顶部到车体的顶部(顶板)的距离、从乘员的头顶部到座椅的顶部的距离、从乘员的头顶部到肩部的距离等在摄像区域21内,就能够识别乘员的体格、就座位置。

图8B示出了识别乘员就座时的从头顶部到颈部(头部)的距离X的例子,图8C示出了图像识别从乘员的头顶部到座椅的顶部即头靠的顶部的距离Y的例子。

使用图13A来说明基于由如上述那样被装载在车内的摄像机等摄像单元所摄影的图像或者动画信息来进行座椅各部的位置调整的动作流程。图13A的流程图示出了使用基于图像解析的乘员的头部检测的例子。

如图13A所示,从由被装载在车内的摄像单元所摄影的图像或者动画中检测乘员的头部,并将其头部检测信息传送到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的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在ECU内通过图像处理来获取头部的位置信息。通过将预先登记在ECU内的多个体格信息与从利用摄像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得到的头部的位置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判定(推测)乘员的体格。

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等驱动手段来使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机构部,开始位置调整。

之后,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机构部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来探测调整位置,并将探测出的调整位置向ECU传送,当在ECU内判断为座椅位置达到最适位置时,借助报告单元向乘员报告座椅位置已被调整成正好符合。

此处,该报告单元使用: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等。

另外,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是被设置在座椅各部的调整位置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即,被设置在座椅滑动位置调整机构上的电位器等座椅滑动位置探测单元、被设置在座椅上下位置调整机构上的座椅上下位置探测单元、被设置在座椅座垫角度调整机构上的座椅座垫角度探测单元、被设置在倾斜位置调整机构上的倾斜位置探测单元、被设置在头靠上下位置调整机构上的头靠上下位置探测单元。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利用被装载在车内的摄像单元对乘员的体格、就座位置进行摄影,并通过该图像或者动画的解析,获取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简便地以短时间选择与体格相应的最适的座椅位置。

另外,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并能够进行匹配感优良的调整。

实施例6

使用图9以及图13A来说明实施例4中的体格探测单元的其它的实施例。图9示出了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等非接触类型的传感器的乘员探测方法。利用被装载在车体20上的红外线传感器等非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2来检测乘员的头顶部的位置。对于该非接触类型的传感器而言,除了红外线传感器以外,还能够使用例如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传感器等波系列传感器。

如上所述,将由被装载在车内的非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所获取到的乘员的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传送到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的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中。

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等驱动手段,开始座椅各部位的调整。

之后,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机构部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来探测调整位置,并将探测出的调整位置向ECU传送,当在ECU内判断为座椅位置达到最适位置时,借助被设置在车内的报告单元向乘员报告座椅位置已被调整成正好符合。

此处,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4同样地,使用: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利用被装载在车内的非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来探测乘员的体格、就座位置,并基于该探测信息,获取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简便地以短时间选择与体格相应的最适的座椅位置。

另外,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并能够进行匹配感优良的调整。

实施例7

使用图10以及图13C来说明实施例4中的体格探测单元的其它的实施例。图10示出了基于静电电容传感器等接触类型的传感器的体格探测方法。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利用被装载在座椅靠背3上的静电电容传感器等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3来检测乘员的肩胛骨的位置。

此外,座椅靠背3形成为使比肩胛骨所接触的部位靠上部侧的形状与比肩胛骨所接触的部位靠下部侧的形状相比前倾,以使在就座时乘员的脊背所接触的面的形状沿着乘员的肩胛骨的凸形状。

对于该接触类型的传感器而言,除了静电电容传感器以外,还能够使用例如电极、体压传感器、温度感知传感器、在乘员接触时切换开关的机械开关等。另外,也可以将这些传感器组合多个地进行装载。通过设置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能够精度更为优良地探测乘员的体格、就座位置。

使用图13C来说明基于由如上述那样被设置在座椅靠背3上的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所获取到的乘员的肩胛骨部接触探测或者体压探测进行座椅各部的位置调整的动作流程。

如图13C所示,将由被设置在座椅靠背上的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所获取到的乘员的肩胛骨部接触探测信息或者体压探测信息传送到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的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中,获取肩胛骨的位置信息。通过将预先登记在ECU内的多个体格信息与利用接触类型的传感器获取到的肩胛骨的位置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判定(推测)乘员的体格。

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等驱动手段来使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机构部而开始调整。

之后,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机构部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来探测调整位置,并将探测出的调整位置向ECU传送,当在ECU内判断为座椅位置达到最适位置时,借助被设置在车内的报告单元向乘员报告座椅位置已被调整成正好符合。

此处,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4同样地,使用: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利用被设置在座椅靠背上的接触类型的传感器、体压传感器来探测乘员的体格、就座位置,并基于该探测信息,获取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简便地以短时间选择与体格相应的最适的座椅位置。

另外,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并能够进行匹配感优良的调整。

实施例8

使用图11以及图13B来说明实施例4中的体格探测单元的其它的实施例。图11示出了基于重量传感器的乘员的体重探测方法。利用被内置于座椅座垫2的重量传感器24来探测乘员的体重。

如图13B所示,利用被内置于座椅座垫2的重量传感器24来检测乘员的体重,并将获取到的乘员的体重传送到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的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中,通过与在ECU内预先登记的体格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判定(推测)乘员的体格。

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等驱动手段来使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机构部而开始调整。

之后,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机构部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来探测调整位置,并将探测出的调整位置向ECU传送,当在ECU内判断为座椅位置达到最适位置时,借助被设置在车内的报告单元向乘员报告座椅位置被已调整成正好符合。

此处,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4同样地,使用: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利用被内置于座椅座垫的重量传感器来探测乘员的体重,并基于该探测出的体重,获取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简便地以短时间选择与体格相应的最适的座椅位置。

另外,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并能够进行匹配感优良的调整。

实施例9

使用图12以及图13E来说明实施例4中的体格探测单元的其它的实施例。图12示出了基于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或者体压传感器的乘员的大腿部的接触探测以及体压探测方法。在乘员就座于座椅并使脚踩在车辆的踏板上的状态下,利用被内置于座椅座垫2的前端(前面侧)的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3或者体压传感器25,探测乘员的大腿部的接触或者体压。

使用图13E来说明基于由如上述那样被内置于座椅座垫2的前端(前面侧)的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3或者体压传感器25所探测出的乘员的大腿部的接触或者体压进行座椅各部的位置调整的动作流程。

将由被内置于座椅座垫2的前端(前面侧)的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3或者体压传感器25所获取到的乘员的大腿部的接触探测或者大腿部的体压传送到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的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并将在ECU内预先登记的多个体格信息与获取到的乘员的大腿部的接触探测信息或者大腿部的体压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判定(推测)乘员的体格。

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等驱动手段来使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机构部而开始调整。

之后,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机构部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来探测调整位置,并将探测出的调整位置向ECU传送,当在ECU内判断为座椅位置达到最适位置时,借助被设置在车内的报告单元向乘员报告座椅位置已被调整成正好符合。

此处,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4同样地,使用: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并使脚踩在车辆的踏板上的状态下,利用被内置于座椅座垫的前端(前面侧)的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或者体压传感器来探测乘员的大腿部的接触或者大腿部的体压,并基于该探测信息,获取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简便地以短时间选择与体格相应的最适的座椅位置。

另外,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并能够进行匹配感优良的调整。

实施例10

使用图13D来说明实施例4中的体格探测单元的其它的实施例。图13D示出了在乘员就座于座椅并使脚踩在车辆的踏板上的状态下对座椅滑动器的位置即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检测,并基于该检测数据进行座椅各部的位置调整的动作流程。

如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在车辆用座椅与车体之间设置有进行座椅的前后位置调整的机构即座椅轨道(座椅滑动器)。座椅在该座椅轨道上移动,以便在前后方向上调整座椅。利用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或者非接触类型的传感器来探测该座椅滑动器的位置,并将座椅滑动器的位置信息传送到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那样的被设置在车内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中,将在ECU内预先登记的多个体格信息与座椅滑动器的位置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判定(推测)乘员的体格。

乘员通过手动操作或者电动等驱动手段来使用座椅各部位的调整机构部而开始调整。

之后,利用被设置在座椅各机构部上的调整位置探测单元来探测调整位置,并将探测出的调整位置向ECU传送,当在ECU内判断为座椅位置达到最适位置时,借助被设置在车内的报告单元向乘员报告座椅位置已被调整成正好符合。

此处,该报告单元与实施例4同样地,使用:经由被设置在车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来自被设置在车内的光源的光、被设置在车内的振子的振动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在乘员就座于座椅并使脚踩在车辆的踏板上的状态下对座椅滑动器的位置进行探测,并基于该探测信息,获取体格信息、就座位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简便地以短时间选择与体格相应的最适的座椅位置。

另外,在根据乘员的体格来调整座椅位置时,将最适的调整位置报告给乘员,从而易于调整座椅位置,并能够进行匹配感优良的调整。

此外,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未必被限定为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的实施例的结构,另外,能够在某实施例的结构中加入其它的实施例的结构。另外,针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的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座椅;2:座椅座垫;3:座椅靠背;4:头靠;5:侧支承部;6:上部轨道;7:下部轨道;8:滑动轨道锁定解除杆;9:滑动式刻度;10:标记;11:旋转式刻度;12、13、14:按钮;15:转动式开关;16:按钮式开关;17:滑动式开关;18:滑动位置调整开关;19:把手;20:车体;21:摄像区域;22:非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3:接触型人体感应传感器;24:重量传感器;25:体压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