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19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汽车行业与国外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全球同步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多;一些知名的汽车企业为了抢占中国更大的市场,把世界前卫的造型引进中国,如在格栅与保险杠之间增加具有“魂动”效果的光带外观造型;也由此带给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而国外知名企业的原供应商为了打压中国企业,全面封锁他们的技术和专利。

国外的现有技术方案如图1,1A,1B所示,其中,格栅1与保险杠4之间采用螺钉5连接,格栅1与饰件3之间也采用螺钉6连接,电镀饰条2与饰件3之间不连接,保险杠4与饰件3之间也不连接。

因此,该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如下:a、由于电镀饰条与饰件、保险杠与饰件之间均没有连接结构,导致电镀饰条、保险杠与饰件之间的间隙L无法控制;b、由于保险杠与格栅之间采用螺钉连接,需要保险杠上设计凸柱,导致保险杠表面有缩影或印记;c、由于保险杠与格栅、饰件与格栅之间均采用螺钉连接,导致成本增加。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大灯先装配到车身上,然后将格栅1,电镀饰条2,饰件3,以及保险杠4以前保险杠总成的方式后装配到车身上,但是,前保险杠总成与左右大灯在Y向上的间隙一致性较难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结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配结构上电镀饰条与保险杠之间的间隙无法控制,成本增加,以及前保险杠总成与左右大灯在Y向上的间隙一致性难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卡扣安装孔的格栅;具有第一卡扣的电镀饰条,所述电镀饰条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扣安装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格栅;具有“M”型自适应结构的饰件,所述饰件具有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所述饰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安装孔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三卡扣和所述第三卡扣安装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格栅;以及具有第四卡扣的保险杠,所述保险杠穿过所述饰件通过所述第四卡扣和所述第四卡扣安装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格栅。

所述“M”型自适应结构包括:一个凹陷部以及通过所述凹陷部间隔开的两个凸起部。

所述饰件的凹陷部具有平直结构。

所述饰件的凹陷部部分地从所述电镀饰条和保险杠之间外露。

所述饰件的凹陷部从所述电镀饰条和保险杠之间外露的可见宽度为4.0~5.0mm,最优选为4.5mm。

可选地,所述饰件是一种有色件,此件为光板件,主要用来增加此区域的颜色层次感。当然,应当理解的是,该饰件并不仅限于有色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零件。

所述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分别位于所述饰件的凸起部的自由端。

所述电镀饰条还具有第五卡扣,所述格栅具有第五卡扣安装孔,所述电镀饰条穿过所述饰件通过所述第五卡扣和所述第五卡扣安装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格栅。

所述保险杠的下端具有突出延伸的插片,所述格栅具有第六插片安装孔,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插片与所述第六插片安装孔的配合与所述格栅固定。

优选地,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大灯;其中,所述保险杠上具有一凸柱,所述饰件和格栅上分别开有螺钉孔,通过依次伸入所述凸柱、以及螺钉孔中的螺钉将所述保险杠、饰件以及格栅进行固定。

所述电镀饰条上具有销钉,所述格栅上具有与所述销钉配合的销钉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结构,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具有“M”型自适应结构的饰件,在保证了格栅,电镀饰条,饰件,以及保险杠之间良好的装配性能之外,还起到了吸收公差的作用,确保了饰件在电镀格栅与保险杠之间露出的可见宽度的可控性;并且上述各零件之间均采用卡扣配合代替了现有技术的螺钉连接,成本大幅降低;此外还保证了前保险杠总成与左右大灯在Y向上间隙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沿图1中A-A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1B是沿图1中B-B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沿图2中C-C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2B是沿图2中D-D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2C是沿图2中E-E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2D是沿图2中F-F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大灯区域中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沿图3中G-G向观察到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结构,如图2所示。该装配结构主要包括:格栅10,电镀饰条20,饰件30,以及保险杠40。

其中,格栅10上分别具有第一卡扣安装孔11、第二卡扣安装孔12、第三卡扣安装孔13(参见图2B)、第四卡扣安装孔14(参见图2C),以及第五卡扣安装孔15(参见图2D)。电镀饰条20上具有第一卡扣21(参见图2B),电镀饰条20通过第一卡扣21和第一卡扣安装孔11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格栅10。饰件30具有“M”型自适应结构(参见图2A,图2B),具有第二卡扣31和第三卡扣32,饰件30通过第二卡扣31和第二卡扣安装孔12的配合,以及第三卡扣32与第三卡扣安装孔13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格栅10。保险杠40具有第四卡扣41(参见图2C),保险杠40穿过饰件30通过第四卡扣41和第四卡扣安装孔14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格栅10。

参见图2B,饰件30的“M”型自适应结构包括:一个凹陷部33以及通过凹陷部33间隔开的两个凸起部34,35。第二卡扣31和第三卡扣32分别位于饰件30的凸起部34,35的自由端。该饰件30的凹陷部33具有平直结构,并部分地从电镀饰条20和保险杠40之间外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饰件30的凹陷部33从电镀饰条20和保险杠40之间外露的可见宽度L’为4.0~5.0mm,最优选为4.5mm。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参见图2D,电镀饰条20还具有第五卡扣22,电镀饰条20穿过饰件30通过第五卡扣22和第五卡扣安装孔15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格栅10。

为了达到有效控制保险杠40与电镀饰条20的匹配,防止保险杠40翻转,格栅10上还设有插片安装孔16,保险杠40的下端具有突出延伸的插片42(参见图2A),保险杠40通过插片42与插片安装孔16的配合与格栅10固定,从而彻底防止保险杠40翻转。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饰件的装配结构,将饰件30设计成一种“M”型自适应结构,通过这种“M”型自适应结构本身具有的弹性,来控制电镀饰条20与饰件30、保险杠40与饰件30之间的有效连接,再借助这种“M”型本身的特性,来吸收电镀饰条20、保险杠40和格栅10之间的装配误差和制造误差,有效控制四者之间的匹配。

其中,电镀饰条20沿+Z方向与格栅10匹配,沿-Z方向与保险杠40匹配,沿+X向与饰件30匹配,而保险杠40沿+Z方向与电镀饰条20匹配,沿+X向与饰件30匹配。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大灯区域中的装配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格栅10,电镀饰条20,饰件30,以及保险杠4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装配结构,在此基础上,保险杠40进一步包括一凸柱43,饰件30和格栅10上分别开设螺钉孔35,17,通过螺钉60依次伸入凸柱43、以及螺钉孔35,17中将保险杠40、饰件30以及格栅10进行固定。

电镀饰条20上还具有销钉23,格栅10上具有与所述销钉配合的销钉孔18。通过这种孔销配合的方式即可进一步控制格栅10,电镀饰条20,饰件30,以及保险杠40与大灯50之间的匹配。

通过上述在大灯区域中的装配结构,保证了前保险杠总成与左右大灯在Y向上间隙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