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机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980发布日期:2020-02-04 10: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机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机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乘员舱与行李箱相连通,刹车时行李箱中的物品冲击座椅并且小件的行李物品会冲击进入到乘员舱,尤其对于电动汽车,电池布置在行李箱的底部,行李箱地板面高度被抬高,行李冲击座椅靠背的上部区域,该冲击力与座椅安装导轨之间的力臂增长,导致冲击力造成的翻转力矩增加,存在使乘员受伤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机构,用于行李箱与乘员舱之间的连接,该减振机构包括:

包围板,所述包围板包括本体和延伸部,其中,所述本体与座椅的背面相对、并在背离所述座椅的一面与行李箱的底板组件连接,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座椅的背面延伸至所述座椅侧面、并与侧围内饰板和车身骨架相连;

后围板,所述后围板相对于所述包围板弯折并竖立于所述包围板和行李箱之间以在所述包围板、所述后围板和所述行李箱的底板组件之间形成填充空间;

减振填充物,所述减振填充物填充于所述填充空间。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台阶部和位于所述台阶部两端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存在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延伸主体和自所述延伸主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向外延伸的支耳,所述支耳与所述车身骨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支耳与所述延伸主体之间存在厚度差以允许所述侧围内饰板搭接于所述支耳并与所述延伸主体拼接。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的末端具有包覆所述车身骨架的b柱的翻边。

可选地,所述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于车身底板的座椅支撑板;

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座椅支撑板的连接耳部相适配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开设有用于安装螺钉的螺钉孔。

可选地,所述本体在背离所述座椅的一面具有朝向所述底板组件并用于安装卡扣的卡扣座,所述底板组件具有允许所述卡扣穿过的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底板组件包括:

车身横梁,所述车身横梁的两端固定于车身骨架;

行李箱底板,所述行李箱底板固定搭接于所述车身横梁;

其中,所述车身横梁具有竖立于所述行李箱底板上方的凸起,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凸起。

可选地,所述底板组件包括:

车身横梁,所述车身横梁的两端固定于车身骨架;

行李箱底板,所述行李箱底板固定搭接于所述车身横梁;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具有与所述车身横梁和所述行李箱底板固定连接的底座和相对所述底座弯折并与所述卡扣座相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后围板朝向所述包围板的一面设置有加强筋、朝向所述行李箱的一面设置有减振垫和减振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减振机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机构位于座椅和行李箱之间,并且本体与座椅的背面相对,延伸部延伸至座椅的侧面,并且延伸部与侧围内饰板和车身骨架相连,通过该减振机构和侧围内饰板将座椅的后方和侧面包围,防止行李箱内的行李撞击座椅,并且减振填充物填充于包围板、后围板和底板组件之间的填充空间内,可有效吸收行李撞击减振机构的能量,保证座椅内的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机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机构安装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向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5中的b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1减振机构;

11包围板;

111本体;

111a凹槽、111b螺钉孔、111c卡扣座、111d台阶部、111e第一本体、111f第二本体;

112延伸部;

112a延伸主体、112b支耳、112c翻边、112d卡扣槽、112e镂空槽;

12后围板;

121加强筋;

122减振垫;

123减振凸起;

13减振填充物;

2座椅;

3侧围内饰板;

4车身骨架、41b柱;

5行李箱;

51底板组件;

511车身横梁、511a凸起;

512行李箱底板;

513连接架;

513a底座、513b连接部、513c竖板部;

6座椅支撑板;

7车身底板;

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行李箱中的行李撞击座椅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机构,用于行李箱与乘员舱之间的连接,该减振机构1包括包围板11、后围板12和减振填充物13。

减振机构1位于行李箱5和座椅2之间,行李箱5的底部为底板组件51,包围板11包括一体式的本体111和延伸部112。本体111与座椅2的背面相对、并在背离座椅2的一面与行李箱5的底板组件51连接,延伸部112自座椅2的背面延伸至座椅2侧面、并与侧围内饰板3和车身骨架4相连,包围板11将座椅2环绕,防止行李箱5中的行李直接撞击座椅2。

后围板12相对于包围板11的本体111弯折并竖立于包围板11和行李箱5之间以在包围板11、后围板12和底板组件51之间形成填充空间,后围板12竖立在行李箱5的底板组件51的上方,在车身内部的包围板11、后围板12和底板组件51之间形成填充空间;减振填充物13填充于该填充空间内。

在车辆刹车时,行李箱5中的行李因惯性作用向车辆前方移动,而减振机构1位于行李箱5和座椅2之间,包围板11的本体111位于座椅2的后方,阻隔行李直接撞击座椅2,而包围板11的延伸部112延伸至座椅2的侧面并与侧围内饰板3和车身骨架4相连,将座椅2与行李阻隔,对座椅2形成环抱式的保护,防止行李从座椅2的侧面撞击,并且减振机构1设置减振填充物13,当行李撞击减振机构1的后围板12时,后围板12内侧的减振填充物13吸收部分能量,并且该减振机构1将部分撞击的能量传递至车身骨架4,和侧围内饰板3,避免座椅2受到冲击,保护乘客的安全。尤其对于单乘客的电动汽车,汽车的电池安装于行李箱5的底板组件51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机构位于座椅2和行李箱5之间,并且本体111与座椅2的背面相对,延伸部112延伸至座椅2的侧面,并且延伸部112与侧围内饰板3和车身骨架4相连,通过该减振机构1和侧围内饰板3将座椅2的后方和侧面包围,防止行李箱5内的行李撞击座椅2,并且减振填充物13填充于包围板11、后围板12和底板组件51之间的填充空间内,可有效吸收行李撞击减振机构1的能量,保证座椅2内的乘客安全。

在一个示例中,本体111包括台阶部111d和位于台阶部111d两端的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并且台阶部111d与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均圆弧过渡连接,即本体111的表面为圆弧曲面。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相互平行,可选地,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座椅2的背面的延伸方向,并且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之间存在预设距离。该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可以是相互平行,台阶部111d的存在实现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的偏移,使得第一本体111e和第二本体111f之间存在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作为座椅2与减振机构1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行李撞击减振机构1时,减振填充物13吸收行李撞击减振机构1的部分能量,同时当减振机构1因撞击产生形变时,由于安全距离的存在,减振机构1不会与座椅2接触,座椅2不会受到撞击的任何影响,保证乘客的安全。

进一步地,延伸部112包括延伸主体112a和自延伸主体112a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向外延伸的支耳112b,支耳112b与车身骨架4固定连接,通过该连接将减振机构1固定,并且支耳112b与延伸主体112a之间存在厚度差以允许侧围内饰板3搭接于支耳112b并与延伸主体112a拼接,该侧围内饰板3搭接于支耳112b,并且侧围内饰板3与延伸主体112a拼接,使得侧围内饰板3的外表面与延伸主体112a的外表面平齐,不仅具有内部装饰的美观感,而且侧围内饰板3与延伸主体112a配合共同包围座椅2,提高座椅2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延伸部112的延伸主体112a可以通过螺钉与车身骨架4的b柱41相连,支耳112b可以是通过卡扣与车身骨架4和侧围内饰板3相连,并且卡扣被侧围内饰板3覆盖,车身内部看不到卡扣,使得车身内部整洁。该支耳112b可以设置用于安装卡扣并相对支耳112b的表面沉陷的卡扣槽112d,该卡扣槽112d提供卡扣的安装空间,避免卡扣和侧围内饰板3干涉。

进一步可选地,支耳112b的根部可以开设镂空槽112e,并且该镂空槽112e与侧围内饰板3的配合凸起相适配,侧围内饰板3的配合凸起可以安装于该镂空槽112e,安装有将侧围内饰板3和支耳112b定位,并且实现侧围内饰板3和支耳112b的固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112的末端具有包覆车身骨架4的b柱41的翻边112c,一方面延伸部112通过该翻边112c将b柱41包覆实现车内装饰,另一方面,该翻边112c将延伸部112与b柱41进一步连接固定。

本体111的第二本体111f下方设置有固定于车身底板7的座椅支撑板6,该座椅支撑板6位于座椅2的后方,并且座椅支撑板6的上端与本体111固定连接、下端与车身底板7固定连接,座椅2滑动安装于车身底板7的滑轨,当座椅2滑动至滑轨的最后方时,座椅支撑板6对座椅提供支撑,并且将座椅2与后部空间隔绝。

该本体111的第二本体111f下方具有与座椅支撑板6的连接耳部61相适配的凹槽111a,并且该凹槽111a开设有用于安装螺钉的螺钉孔111b,螺钉安装于该螺钉孔111b实现座椅支撑板6和本体111相连,并且座椅支撑板6的表面与本体111的表面平齐。

本体111在背离座椅2的一面与底板组件51卡接,卡接的连接形式易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占用空间小,具体可以是,本体111在背离座椅2的一面具有朝向底板组件51并用于安装卡扣8的卡扣座111c,该卡扣座111c可以是一体式位于本体111表面的支板,该支板与底板组件51相对设置,为卡扣8的安装提供安装点,底板组件51具有允许卡扣8穿过的连接孔,连接孔与卡扣8相对,通过卡扣8实现本体111和底板组件51的连接。

在可选示例中,如图6所示,底板组件51可以包括车身横梁511和行李箱底板512。

车身横梁511位于乘员舱和行李箱5的连接处,具体可以是位于座椅2的后方,并且车身横梁511的两端固定于车身骨架4,行李箱底板512固定搭接于车身横梁511,车身横梁511为行李箱底板512提供支撑。

该车身横梁511具有竖立于行李箱底板512上方的凸起511a,连接孔开设于凸起511a。该凸起511a也可以是固定于车身横梁511的支架或者其它结构形式,该凸起511a提供卡扣8的连接位置,用于安装卡扣8的连接孔可以是开设于凸起511a的上表面。

在另一可选示例中,如图7所示,底板组件51可以包括车身横梁511、行李箱底板512和连接架513。

车身横梁511位于乘员舱和行李箱5的连接处,具体可以是位于座椅2的后方,并且车身横梁511的两端固定于车身骨架4,行李箱底板512固定搭接于车身横梁511,车身横梁511为行李箱底板512提供支撑。

连接架513位于行李箱底板512和本体111之间,起中间连接的作用。该连接架513具有与车身横梁511和行李箱底板512固定连接的底座513a和相对底座513a弯折并与卡扣座111c相对的连接部513b,连接孔开设于连接部513b。底座513a和连接部513b相互平行,两部分之间可以通过竖立于行李箱底板512之间的竖板部513c相连,底座513a可以是通过卡扣与行李箱底板512和车身横梁511连接,连接架513实现将减振机构1与车身横梁相连,一方面有利于减振机构1的位置稳固,另一方面,当减振机构1受到行李的冲击时,可通过连接架513将撞击的部分能量传输至车身横梁511,提高减振机构1的抗冲击性能。

在进一步的可选示例中,后围板12朝向包围板11的一面设置有加强筋121,加强筋121提高后围板12的强度,防止后围板12在受到行李撞击时变形,提高该减振机构1的抗冲击性能。

后围板12的朝向行李箱5的一面可以设置减振垫122,减振垫122可以是发泡材料,提高后围板12的缓冲性能。

后围板12的朝向行李箱5的一面可以进一步设置减振凸起123,减振凸起123可以具有弹性,当后围板12受到行李撞击时,减振凸起123首先变形缓冲,提高后围板12的抗冲击性能,此外,减振凸起123可以设置多个,并且尺寸可以各异。

该减振机构1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金属合金,减振填充物13可以是丝网,丝网可以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减振机构1,该汽车可以是单人电动汽车,乘客舱和行李舱相连通,减振机构1将行李舱和座椅间隔开,同时减振机构1对座椅形成保护,提高安全性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