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_4

文档序号:8287110阅读:来源:国知局
设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动力单元和电池组BP的车辆前后方向间隔以更接近的间隔配置,能够提高电池组BP的车载布局自由度。
[0077](2)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配置在与在地板100上设有的地板通道部10a相面对的位置,
[0078]将所述线束连接倾斜面14a的倾斜角度(水平方向倾斜角度Θ )设定为,能够使朝向所述动力单元PU敷设的所述强电线束111沿所述地板通道部10a向斜上方弯曲敷设的角度(图8)。
[0079]因此,在(I)的效果的基础上,无需使强电线束111弯曲到弯曲极限,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沿地板通道部10a的强电线束111的迂回敷设作业。
[0080](3)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构成为,具有:连接器基部14b,其从所述电池组BP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而凸出;以及圆筒状的连接器端子部14c,其以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倾斜角度的方式与该连接器基部14b连结(图6)。
[0081]因此,在(I)或⑵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沿用已有的连接器端子,仅对连接器基部14b进行变更,从而以低成本得到具有线束连接倾斜面14a的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
[0082](4)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的线束连接倾斜面14a设为具有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水平方向倾斜角度Θ的线束连接倾斜面(图6)。
[0083]因此,在(I)?(3)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将强电线束111所具有的弯曲极限仅用于向垂直方向的弯曲,而实现从车辆下方的强电线束111的连接作业性的提高。
[0084](5)将所述动力单元的后侧中央部位置相对于悬架构件33,经由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而进行弹性支撑,
[0085]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设定在所述电池组BP的前端部中的相对于所述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在车辆前后方向离开的位置(图5)。
[0086]因此,在(I)?(4)的效果的基础上,即使强电线束111相对于在动力单元I3U中配置在车辆最后部位置的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发生干涉,也能够防止强电线束111损坏。
[0087](6)在所述电池组BP的前端部设置贯穿所述地板100的加热器用线束31所连接的加热器用连接器端子15,
[0088]将所述加热器用连接器端子15配置在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的相邻位置且与所述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在车辆前后方向相对的位置(图7)。
[0089]因此,在(5)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使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相对于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沿车宽方向稍微偏离,从而在动力单元的后退时,能够减轻相对于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的强电线束111的由倾斜引起的接触干涉,在此基础上,能够防止后动力单元安装部36和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的干涉。
[0090]以上,基于实施例1对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具体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1,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的各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发明的要旨,容许进行设计的变更、追加等。
[0091]在实施例1中,作为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的线束连接面,示出设为具有水平方向倾斜角度Θ的线束连接倾斜面14a的例子。但作为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的线束连接面,只要是强电线束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连接的面即可,也可以是设为具有向斜上方的倾斜角度的线束连接倾斜面的例子。
[0092]在实施例1中,示出将本发明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应用在作为行驶用驱动源仅搭载有行驶用电动机的小型客车型的电动汽车中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能够应用在除了小型客车型之外的轿车型、货车型、SUV型等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中,这是理所当然的。此外,对于作为行驶用驱动源而搭载有行驶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的混合动力型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能够应用。简而言之,只要是利用强电线束对在电池组的前端部设有的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和在动力单元上设有的单元侧强电连接器端子进行连接的电动车辆,就能够应用。
[0093]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94]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27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 — 186036申请优先权,将该申请公开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完全引入本说明书中。
【主权项】
1.一种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其具有: 电池组,其配置在车辆的底板位置; 动力单元,其配置在所述电池组的车辆前方位置;以及 强电线束,其对在所述电池组的前端部设有的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和在所述动力单元上设有的单元侧强电连接器端子进行连接, 该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的线束连接面,以使所述强电线束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连接的方式,设为线束连接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配置在与在地板上设有的地板通道部相面对的位置,将所述线束连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能够使朝向所述动力单元敷设的所述强电线束沿所述地板通道部向斜上方弯曲敷设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构成为,具有:连接器基部,其从所述电池组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而凸出;以及圆筒状的连接器端子部,其以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倾斜角度的方式与该连接器基部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的线束连接倾斜面设为具有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水平方向倾斜角度的线束连接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动力单元的后侧中央部位置相对于悬架构件,经由后动力单元安装部而进行弹性支撑, 将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设定在所述电池组的前端部中的相对于所述后动力单元安装部而向车辆前后方向离开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组的前端部设置贯穿所述地板的加热器用线束所连接的加热器用连接器端子, 将所述加热器用连接器端子配置在所述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的相邻位置、且与所述后动力单元安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的位置。
【专利摘要】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即使动力单元由于冲击力而向车辆后方后退,也能防止强电线束损坏。具有:电池组(BP),其配置在车辆的底板位置;动力单元(PU),其配置在电池组(BP)的车辆前方位置;以及强电线束(111),其对在电池组(BP)的前端部设有的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和在动力单元(PU)上设有的单元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7)进行连接。在该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中,将电池侧强电连接器端子(14)的线束连接面,以使强电线束(111)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连接的方式,设为线束连接倾斜面(14a)。
【IPC分类】B60K1-04, B60R16-02, B60L11-18
【公开号】CN104602969
【申请号】CN201380044944
【发明人】谷垣达规, 辻村典久, 八田健太郎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3年8月1日
【公告号】EP2889185A1, EP2889185A4, US20150217707, WO2014034377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