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239423阅读:来源:国知局
0也能够与前述被保持部121 —起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前述卡合部122也能够返回原来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重复进行前述按钮主体70对前述卡合部122的操作。
[0110]根据以上这样的头枕主体20的按钮60附近的构造,由于作为将前述按钮主体70返回原来的位置的施力装置的前述圧缩弹簧90靠近前述按钮60 —侧地配置,所以能够提高将按钮主体70返回原来的位置之际的正确性。因此,能够抑制按钮动作时发生晃动。进而,由于前述圧缩弹簧90设在安装在前述按钮安装部42上的按钮保持部80,和通过该按钮保持部80保持能够动作的按钮主体70之间,所以前述按钮主体70更直接地受到前述圧缩弹簧90的弹性力的影响。因此,由于通过前述圧缩弹簧90能够提高将按钮主体70返回原来的位置之际的正确性,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按钮动作时发生晃动。
[0111]因此,能够恰当地应对提高将按钮返回原来的位置之际的正确性,抑制按钮动作时发生晃动的期望。
[0112]本实施方式的可动机构如图8?图13所示,具备:将前述头枕主体20相对于锁止支架100在前后方向上多个位置锁止的锁止机构,和对前述头枕主体20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机构。
[0113]另外,头枕主体20沿前后方向的移动是指上述那样向前后方向转动,通过锁止机构能够在转动方向上多个位置将头枕主体20锁止。
[0114]如图8所示,前述锁止支架100支撑在前述头枕支架2的横轴部2b上。该锁止支架100用于构成前述锁止机构,基端部在横轴部2b上向上方突出、并且向前方倾斜地固定。
[0115]另外,由于设在与前述锁止支架100对置的位置的前述底面罩30的中间部37设在比前述凹部30a靠下方,所以能够抑制与前述锁止支架100的干涉。
[0116]前述锁止机构具有棘轮部110,锁止部件120,和施力装置130。该锁止机构不仅能够将前述头枕主体20在规定的位置锁止,也同时具备解除锁止的功能。
[0117]如述引导机构具有引导凹部140和引导部件141。
[0118]此外,在前述头枕支架2或锁止支架100、头枕主体20上,具备使这些锁止机构以及引导机构动作所必须、或者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些锁止机构以及引导机构的动作所必须的结构。
[0119]前述锁止机构的棘轮部110如图8、图10?图13所示,形成在前述锁止支架100的突端部101上,具备沿着前述头枕主体20的移动方向交错地配置的多个卡合齿111…以及多个凹槽112...。
[0120]前述锁止部件由保持在前述头枕主体20上并沿左右方向配置的被保持部121,与该被保持部121平行地配置并随着前述头枕主体20的移动与前述多个卡合齿111...啮合的卡合部122,以及连结这些被保持部121和卡合部122的中间部123构成。
[0121]此外,被保持部121是按钮侧端部安装在前述按钮60的按钮主体70上,为了与按钮60沿着操作方向进退相对应,设定成由前述头枕主体20保持并能够沿着左右方向、即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
[0122]卡合部122也能够随之沿着左右方向、即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则被保持部121作为连结前述卡合部122和前述按钮60并与前述按钮60的动作联动地动作的联动部发挥功能。
[0123]通过使这样能够移动地设定的卡合部122向前述棘轮部110 —侧移动而与前述卡合齿111啮合,能够将前述头枕主体20相对于前述锁止支架100在前后方向上多个位置锁止。
[0124]此外,通过使卡合部122向与前述棘轮部110相反一侧移动而为不与前述卡合齿111啮合的状态,能够解除前述头枕主体20的锁止。
[0125]前述施力装置能够相对于前述锁止部件120赋予向卡合齿111方向施力的弹性力和旋转方向的弹性力。
[0126]另外,该施力装置为具有通过前述按钮60的操作将沿着被保持部12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锁止部件120推回的圧缩弹簧的功能,和以前述被保持部121为轴使卡合部122旋转而按压在凹槽112的底部的扭转弹簧的功能的扭转螺旋弹簧130。即、该扭转螺旋弹簧130—身具有两个功能。
[0127]此外,该扭转螺旋弹簧130以能够赋予旋转方向的弹性力地扭转的状态一端安装在前述锁止部件120的中间部123 —侧,另一端安装在前述头枕主体20 —侧。
[0128]前述引导机构的引导凹部140如图8、图10?图13所示,在前述锁止支架100的侧面沿着前述头枕主体20的移动方向形成。
[0129]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引导凹部140通过在左右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前述锁止支架100地形成而与前述棘轮部110设在与水平面成直角的同一平面上。
[0130]前述引导部件141是金属制的轴部件,由前述头枕主体20保持并与引导凹部140卡合,随着前述头枕主体20的移动而沿着引导凹部140移动。
[0131]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引导凹部140由于是贯通锁止支架100地形成的,所以插通该引导凹部140。
[0132]进而,在前述引导部件141的两端部与前述头枕支架2的横轴部2b之间分别设有在将前述引导部件141向横轴部2b拉近的方向上施力的施力部件150、150。
[0133]S卩、通过这些施力部件150、150,能够赋予将向前方移动后的前述头枕主体20向后方返回的弹性力。
[0134]接着,对以上这样构成的头枕的动作进行说明。
[0135]头枕的动作如图10?图13所示,是基于相对于前述头枕支架2的横轴部2b沿前后方向转动自如地安装的头枕主体20沿前后方向的转动的动作。
[0136]此外,头枕主体20被前述施力部件150、150向拉近横轴部2b—侧的方向施力。因此,如图10所示,头枕主体20被拉近后方,并且前述锁止部件120的卡合部122插入棘轮部110的凹槽112中处于最后方的凹槽112中,与棘轮部110的后端部啮合的状态为头枕主体20的通常位置。
[0137]首先,在使头枕主体20从通常位置向前方移动之际,相对于头枕主体20沿将该头枕主体20向前方倾斜的方向外加力。
[0138]这样一来,卡合部122如图11所示,保持插入到棘轮部110地离开最后方的凹槽112的底部,沿着最后方的卡合齿111的后端面向上方滑动。
[0139]此时,卡合部122与前述扭转螺旋弹簧130产生的旋转方向的弹性力相反地向上方移动。即、成为在卡合部122上被赋予了更强的弹性力的状态。
[0140]卡合部122沿着最后方的卡合齿111的后端面向上方滑动并且向上方移动,到达最后方的卡合齿111的上端部。
[0141]而且,在卡合部122越过最后方的卡合齿111的上端部时,该卡合部122在前述扭转螺旋弹簧13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地从后方朝向第2个凹槽112的底部移动,如图12所示,嵌入该第2个凹槽112的底部并且与最后方的卡合齿111啮合。
[0142]此外,向上方移动的卡合部122在越过最后方的卡合齿111的上端部时向下方移动。
[0143]S卩、卡合部122嵌入第2个凹槽112的底部,在与最后方的卡合齿111啮合的同时进行向下方移动的动作。
[0144]以上这样能够阶段地使头枕主体20向前方移动。能够将头枕主体20相对于前述锁止支架100在前后方向上的多个位置锁止。
[0145]如图13所示,卡合部122插入最前方的凹槽112中、与最前方的卡合齿111啮合的状态为头枕主体2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最前位置。
[0146]这样,在将移动到最前位置的头枕主体20向通常位置返回的情况下,按压前述按钮60使被保持部121沿轴向滑动。S卩、使锁止部件120自身向压缩前述扭转螺旋弹簧130的方向移动。
[0147]卡合部122与被保持部121的滑动联动地与棘轮部110脱离。
[0148]此时,由于卡合部122成为不与棘轮部110的任一个卡合齿111啮合的状态,所以被施力部件150、150向后方施力的头枕主体20向最后部移动。
[0149]卡合部122在头枕主体20返回到最后部后在扭转螺旋弹簧13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再次插入棘轮部110,如图10所示,插入处于最后方的凹槽112中。S卩、向通常位置返回。
[0150]此外,随着枕主体20的动作,引导部件141也沿着引导凹部140的延伸方向移动。
[0151]S卩、在头枕主体20的通常位置,如图10所示,引导部件141位于引导凹部140的延伸方向的后端。此外,在头枕主体20的最前位置,如图13所示,引导部件141位于引导凹部140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附近。
[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