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运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8227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头枕运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运动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如下的头枕运动装置:可通 过具有简单结构的单一按钮的按下动作来调整向前/向后方向的位置和向上/向下方向的 位置,前壁和后壁之间的间隔被保持恒定,以便使该装置的缝隙和间隙最小化,且该装置在 结构方面为简单的,以便可提高组装性以及可降低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0002] 序号为 6, 302, 485、7, 322, 646、7, 669, 932 以及 7,758, 126 美国专利中公开了 一种在单一按钮被按下时折叠的头枕。序号为6, 302, 485, 7, 322, 646, 7, 669, 932以及 7, 758, 126的美国专利存在的问题是:折叠头枕的按钮不能用来调整头枕的竖直高度。
[0003] 序号为6, 880, 890和6, 910, 740的美国专利公开一种头枕,当按钮被按下时,使头 枕旋转以便调整该头枕的倾角。序号为6, 880, 890和6, 910, 740的美国专利存在的问题是: 调整向前/向后角度的按钮不能用来调整头枕的竖直高度。
[0004] 序号为 6, 068, 337、7, 306, 287、7, 621,598 和 5, 711,579 美国专利以及公开号为 2011-0148171的美国公开专利公开了一种在按下按钮时调整竖直高度的头枕。序号为 6, 068, 337、7, 306, 287、7, 621,598 和 5, 711,579 的美国专利以及公开号为 2011-0148171 的 美国公开专利存在的问题是:通过竖直高度调整按钮不能调整头枕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的 位置。
[0005] 专利号为4, 265, 482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按下按钮时调整向前/向后位置的 头枕。专利号为4, 265, 482的美国专利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向前/向后位置调整按钮不能 调整头枕的竖直高度。
[0006] 公布号为2012-80926的美国专利公开申请公开了一种使用单一按钮能够使头枕 向上/向下以及向前/向后运动的构造。公布号为2012-80926的美国专利公开申请通过 使与锁板互锁的板簧变形来释放锁紧以使头枕能够向前/向后运动。公布号为2012-80926 的美国专利公开申请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头枕的内部结构复杂化而使组装性差以及产品的 价格增加。
[0007] 序号为7, 267, 407的美国专利公开一种包含底盖和棘齿组件的结构,其中该底盖 具有相当于底部开口的形状,该棘齿组件布置在底盖和头枕之间,以便通过使棘齿杆沿锁 紧方向或沿锁紧释放方向运动来调整该头枕的高度。该棘齿组件包含使棘齿组件运转的底 部,该底盖包含围绕该底部且布置在头枕外侧的外圈单元(bezel unit),该底部定位在头 枕外表面的下面,并且高度调整装置布置在头枕的外侧。
[0008] 在申请号为2011-0089135的韩国专利申请(未公布)的头枕中,形成有中空部的 中间盖、通过该中空部的锁销、穿过该中空部的后板、以及定位成能够向左/向右运动的锁 板布置在头枕的盖内,且该头枕设置有按压锁板的按钮。在申请号为2011-0089135的韩国 专利申请中,调整头枕的高度和向前/向后的位置的调整装置布置在头枕的内侧,并且中 间盖未形成有包围锁板并布置在中间盖外侧的外圈单元,通过此,申请号为2011-0089135 的韩国专利申请不同于序号为7, 267, 407的美国专利。
[0009] 然而,申请号为2011-0089135的韩国专利申请的头枕具有如下的问题:前盖安 装成能够相对于后盖向前/向后运动而在装置中产生缝隙,且使用连接结构而使结构复杂 化、组装性恶化以及产品价格增加。另外,在申请号为2011-0089135的韩国专利申请中,由 于齿部与前盖一体形成,因此前盖和齿部应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结果,装置的重量增加且 紧固力差。

【发明内容】

[0010] 技术问题
[0011] 本发明已经构思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枕运动装置,在 该头枕运动装置中,可使该装置的缝隙及间隙最小化,并且使结构简化以提高组装性且减 小制造成本。
[0012] 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3]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存在提供一种头枕运动装置。其包括:盖,其包含前壁和后 壁;中间盖,其布置在所述盖的内部且形成有中空部;锁紧盖,其插入所述中空部、与所述 盖连接并且形成有沿其向前/向后方向的齿部;锁销板,其安装在所述中间盖上以能够沿 向左/向右方向滑动,且设置有插入所述齿部的锁销;锁板,其形成有通孔,锁定杆的竖直 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锁板安装在所述中间盖上以能够沿向左/向右方向滑动,且与所述 锁销板连接;回位弹簧,其配置为使所述锁板或所述锁销板回位;以及按钮,其配置为使所 述锁板沿向左/向右方向运动。所述盖以整体的主体形式来形成,以使所述前壁和所述后 壁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
[0014] 所述盖包括前盖和布置在所述前盖后侧的后盖,并且所述前盖固定至所述后盖。 所述中间盖设置有球状支承部,以便所述球状支承部包围所述锁紧盖。所述按钮包含按钮 单元和外圈单元,所述按钮单元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圈单元内。所述中间盖形成有竖 直部穿孔,所述竖直部插入所述竖直部穿孔内,并且衬套元件插入所述竖直部穿孔,以便所 述衬套元件布置在所述中间盖和所述竖直部之间。在所述中间盖的下部,形成锁销板插入 孔,其中所述锁销板插入所述锁销板插入孔内且所述锁销板插入孔与所述中空部连通。所 述锁销板形成有结合突起,所述锁板形成有锁紧突起穿孔,所述结合突起穿过所述锁紧突 起穿孔,并且配置为支撑所述锁板的底盖安装在所述中间盖上。
[0015] 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6] 依照本发明的头枕运动装置,可实现以下的效果:
[0017] 头枕运动装置包括:盖,其包含前壁和后壁;中间盖,其布置在所述盖的内部且形 成有中空部;锁紧盖,其插入所述中空部、与所述盖连接并且形成有沿其向前/向后方向的 齿部;锁销板,其安装在所述中间盖上以能够沿向左/向右方向滑动,且设置有插入所述齿 部的锁销;锁板,其形成有通孔,锁定杆的竖直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锁板安装在所述中间 盖上以能够沿向左/向右方向滑动,且与所述锁销板连接;回位弹簧,其配置为使所述锁板 或所述锁销板回位;以及按钮,其配置为使所述锁板沿向左/向右方向运动。因此,向前/ 向后位置以及向上/向下位置可通过单一按钮来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所述盖以 整体的主体形式来形成,以使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结果,可使该装置 的缝隙和间隙最小化。进一步地,由于该装置构造简单,因此可提高组装性且可减小制造成 本。
[0018] 所述盖包含前盖和布置在所述前盖后侧的后盖,并且所述前盖固定至所述后盖。 结果,组装过程可容易地被执行。
[0019] 所述中间盖设置有球状支承部,以使所述球状支承部包围所述锁紧盖。结果,所述 锁紧盖可相对于所述中间盖沿向前/向后方向平滑地运动。
[0020] 第一绝缘体构件布置在前壁和后壁之间,且第三绝缘体构件布置在中间盖和锁板 之间。因此,甚至当在使头枕运动过程中,所述盖与中间盖或所述锁定杆碰击时,可阻止元 件的噪音或损坏的出现。
[0021] 所述按钮包含按钮单元和外圈单元,所述按钮单元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圈单 元内。另外,在所述外圈单元的内壁上形成锯齿状突起。因此,在所述按钮单元和所述外圈 单元之间的摩擦减小。结果,需要按压所述按钮单元的操作力可减小,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 性。
[0022] 所述中间盖形成有竖直部穿孔,所述竖直部插入所述竖直部穿孔内,并且衬套元 件插入所述竖直部穿孔内,以便所述衬套元件布置在所述中间盖和所述竖直部之间。因此, 所述中间盖可相对于所述竖直部平滑地竖直运动。结果,可减小操作噪音和摩擦。
[0023] 在所述中间盖的下部,形成锁销板插入孔,其中所述锁销板插入孔插入所述锁销 板插入孔内且所述锁销板插入孔与所述中空部连通。所述锁销板形成有结合突起,并且所 述锁板形成有锁紧突起穿孔,所述结合突起穿过所述锁紧突起穿孔。另外,配置为支撑所述 锁板的底盖安装在所述中间盖上。结果,所述锁销板和所述锁板可与所述中间盖容易地组 装。
[0024] 另外,所述头枕运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下盖,其配置为包围所述盖的相对侧部和底 部,并且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下盖内。结果,所述头枕运动装置可更容易地组装。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头枕运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6] 图2是图1所图示的前盖的后侧立体图;
[0027] 图3是图1所图示的后盖的立体图;
[0028] 图4是图1所图示的按钮的分解立体图;
[0029] 图5是图1所图示的中间盖的立体图;
[0030] 图6是图1所图示的中间盖的底侧立体图;
[0031] 图7是图1所图示的衬套元件的立体图;
[0032] 图8是图1所图示的锁紧盖的立体图;
[0033] 图9是图1所图示的球状支承部和支承盖的立体图;
[0034] 图10是图1所图示的锁销板的立体图;
[0035] 图11是图1所图示的第三绝缘体构件的立体图;
[0036] 图12是图1所图示的锁板的立体图;
[0037] 图13是图1所图示的底盖的立体图;
[0038] 图14是图1所图示的头枕运动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立体图;
[0039] 图15是依照在组装状态下的本发明的另一典型实施例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