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帽、包括其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模块、车辆安全系统以及制造爆破帽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515596阅读:来源:国知局
表面34与底部21的内面29、尤其是内面29的周边边界区域形成。
[0056]换句话说,包括尖端33的折痕32形成在底部21的点火器隔室侧部分40与侧壁22的点火器隔室侧区域50之间。在点火器隔室侧上的底部21的部分40与在点火器隔室侧上的侧壁22的区域50在尖端33中彼此邻近,并且分别地在那里彼此接触。
[0057]从尖端33开始到爆破帽20在外周边侧上的最接近的表面部分形成弱化区域35。根据示出的实施方式,在外周边侧上的最接近的表面部分由底部21的凹槽底部28形成。换句话说,弱化区域35是具有最小的部件厚度或壁厚的爆破帽20的区域。如果在点火器隔室23中产生爆破压力,那么弱化区域35就被破坏并且分别地,弱化区域35爆裂,以使得点火器隔室23与压缩气体罐11的内部12流体联通或者可以与压缩气体罐11的内部12流体联通。因此,由于形成的弱化区域35,底部21被撕离套筒状侧壁22,以使得爆破帽20尤其地沿着弱化区域35被破坏,并且在点火器隔室23与内部12之间建立流体联通。
[0058]爆破帽20还包括用于爆破帽20到点火器载体13的气密连接或者气密焊接的径向突出轴颈36。在操作的情形中,即如果提供用于致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信号,那么点火器14必须产生爆破压力以便从外侧打开爆破帽20。在此上下文中,“外侧”表示点火器侧或者点火器隔室23。由于在空闲模式中的爆破帽20的底部21通过高的内部压力,即通过存在于内部12中的压缩气体的高压来加压,底部21可以支撑在基本上竖直形成的侧壁22上。在此情形中,没有必要使其支撑在点火器14上或者支撑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10的其它元件上。因此,爆破帽20构造为自支撑的。
[0059]在图lb中,与在图la中类似,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爆破帽20的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10的点火器侧部分,其中,在此情形中,爆破帽20通过在其外侧的、SP在压缩气体罐11的内部12的部分上的压缩气体被加压。换句话说,图lb示出了图la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部分,但是如在根据本发明的完整安装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10的情形中在压缩气体罐11中加压。关于相应的附图标记及其含义,参照关于根据图la的解释。
[0060]如已经在前面描述的,在图lb中,爆破帽20的底部21在点火器14的方向中明显地弯曲,这是由压缩气体罐11中的加压造成的。
[0061]在图lb中,压缩气体罐11填充有可以是诸如例如氮气、氩气、氦气或氧气、或者所述气体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的预先压缩气体的压缩气体。压缩气体罐11可以在室温下以580巴的压力加压,其中,所述压力可以在高温的情形中增加到大约800巴,尤其在其中安装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通过高达90°C的阳光加热的车辆中,。在此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90°C的此起作用的最高温度的情形中,由此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空闲模式中实现了 800巴的最大填充压力。
[0062]在图lb中,因为在空闲模式中点火器尚未被致动或点火,所以爆破帽20的外侧,尤其是爆破帽20的底部21在空闲模式中通过存在于内部12中的压缩气体的高压来加压,这造成当点火器隔室23仍未加压或者在那里仅存在大气压力时,底部21朝向点火器隔室23弯曲。
[0063]在此方面,从图lb中清晰可见的是,在折痕32的区域中,底部21的点火器隔室侧部分40可以搁置在侧壁22的点火器隔室侧区域上。此支撑发生在相对于凹槽底部28径向向内地定位、即在爆破盘中心或者爆破帽20的纵轴A的方向中定位的位置或区域处。在底部搁置在点火器14上并且搁置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10的其它元件上的此情形中是不必要的。爆破帽20形成为类似的自支撑的。
[0064]与图la类似,图lb示出了混合式气体发生器10的空闲模式,其中到目前为止未提供用于致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信号。在于此未示出的情形中,可以通过点火器隔室侧爆破压力,即作用在点火器隔室23中的爆破压力破坏爆破帽20。
[0065]图2示出了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爆破帽2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关于一致的附图标记及其含义,参照关于根据图la和图lb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66]首先,在图2中的爆破帽20也包括底部21与套筒状侧壁22。同样示出点火器隔室23。同样地根据此实施方式,过渡部分24从爆破帽20的侧壁22朝向底部21构造。
[0067]在底部21的外面25上形成具有凹槽底部28的凹槽状凹陷26,凹槽状凹陷26在底部21的边界区域27中具有圆形形状。凹槽底部28是最接近底部21的内面29的表面部分。过渡部分24包括折痕32,此折痕形成为使得在空闲模式中,底部21搁置在在基本上竖直地形成的侧壁22上,并且爆破帽20和分别地底部21是自支撑的。在点火器隔室侧上的爆破帽20的过渡部分24中,在点火器隔室侧上的侧壁22的表面34包括具有尖端33的折痕32。折痕32朝向尖端33成锥形。折痕32通过在点火器隔室侧上的侧壁22的表面34的弯曲路径、尤其是凸起路径形成。
[0068]在底部的边界区域27中,爆破帽20具有转换成珠状向内成型37的珠状向外成型31。由于底部21竖直地搁置在套筒状侧壁22上,因此由于过渡部分24的此双重珠状构造,底部21可以经受作用在外周边侧上的非常高的压缩气体的压力,并且由于珠状向外成型31与珠状向内成型37,形成可以被强烈压紧的双重珠状过渡部分。因此,这还示出了爆破帽20是自支撑的。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从尖端33开始到爆破帽20在外周边侧上的最接近的表面部分,即底部21的凹槽底部28,同样地形成弱化区域35。当爆破压力施加到点火器隔室23并且相应地到底部21的内面29时,在尖端33与凹槽底部28之间的弱化区域35由此被破坏。
[0069]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爆破帽20的第三可能实施方式。关于一致的附图标记及其含义,参照关于根据图la、图lb和图2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70]侧壁22的点火器隔室内侧表面34朝向底部21具有弯曲形状,即凸起形状。侧壁22的壁厚在与侧壁22的点火器隔室内侧表面34的路径相应的过渡部分24中朝向底部21减小。因此,侧壁22在尖端33的区域中包括最小的壁厚。从尖端33开始朝向爆破帽20在外周边侧上的的最接近的表面部分形成弱化区域35。在外周边侧上的最接近的表面部分是侧壁22在外周边侧上的面38。当点火器隔室23以及分别地底部21的内面29被加压时,由于侧壁22在尖端33的水平延伸部中断裂或者破裂并且然后底部21可以与侧壁22分呙,因此底部21与侧壁22分呙。
[0071]联系根据图3a的实施方式,放弃了珠状向外成型31或者向内成型37的构造。然而,在过渡部分24中,底部21搁置在垂直于底部21形成的套筒状侧壁22上,使得当压缩气体的压力施加在外周边侧上时,底部21仅略微地弯曲,并且抵靠混合式气体发生器10和/或点火器14的部件的另外支撑件是不必要的。
[0072]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爆破帽20的第四可能实施方式。关于一致的附图标记及其含义,参照根据图la、图lb、图2和图3a的说明。
[0073]图3b的第四实施方式与图3a的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应,然而,图3b的实施方式基本区别是包括具有凹槽底部28的凹槽状凹陷26。过渡部分24包括其中凹槽状凹陷26基本上垂直于爆破帽20的纵轴A地径向地布置的珠状向外成型31。凹槽状凹陷26以及尤其地其凹槽底部28优选地定位为使得它们关于爆破帽20的纵轴A与折痕32的尖端33基本上平齐地设置。
[0074]在图3b的实施方式中,还形成从尖端33开始延伸到通过凹槽底部28表示的珠状成型31的最接近表面部分的弱化区域35。
[0075]换句话说,图3b的实施方式还可以理解为是图la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以便根据图3b,在图la中的凹槽状凹陷26布置为相对所示的位置向外偏移大约90°,尤其是沿着珠状向外成型径向地向外。换句话说,朝着如图3b中示出的基本上垂直于爆破帽20的纵轴A的排列改变图la中示出的凹槽状凹陷26的排列,即基本上平行于爆破帽20的纵轴A的排列。
[0076]当给点火器隔室内23以及分别地底部21的内面29加压时,由于侧壁22在尖端33的水平延伸部中断裂或者破裂并且然后底部21可以与侧壁22分离,因此底部21与侧壁22分离。
[0077]图4示出了包括用于根据现有技术与根据本发明的爆破帽的在压缩气体罐侧上的坍塌压力的曲线以及此外用于压缩气体罐11中的填充压力PF的曲线的图表。
[0078]在图表的水平轴处,标记了与气体发生器或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应用的通常功能范围相应的从-40°C到+90°C的温度刻度。在竖直轴处,标记从0巴到1800巴的压力刻度。
[0079]在图4中的下曲线表示依赖于温度产生的压缩气体罐中的填充压力PF。在当前情形中,压缩气体罐填充有在580巴的压力下并且在23°C (室温)的温度下的97%氩气与3%氦气的气体混合物,从而形成示出的曲线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