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交通工具的前照灯装置的方法和前照灯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92331阅读:来源:国知局
23在车辆22的附近比第二部分光分布24更宽,所以第一部分光分布23保证了对处于靠近车辆的区域30中的所行驶道路的较宽照明。虽然第一部分光分布23也照射了远离车辆的区域31,但是在那不会变得更宽。第二部分光分布24在远离车辆的区域31中产生明暗边界,其比第一部分光分布23的明暗边界更宽。第二部分光分布24的明暗边界的宽度在此取决于发光二极管13所占据的面积的宽度。
[0051 ]通过第二部分光分布24在远离车辆的区域31中具有更宽的明暗边界,可以保证的是,车辆22的驾驶员可以从较远的距离处就能够认识到道路上或道路附近的危险。由此可以更早地采取可能需要的反应。
[0052]由左侧前照灯1的第二模块4产生的第二部分光分布24还划分成多个部分区域25至29。在此,部分区域25由发光二极管13的列60产生,部分区域26由发光二极管13的列59产生,部分区域27由发光二极管13的列58产生,部分区域28由发光二极管13的列57产生,并且部分区域29由发光二极管13的列56和55产生。为了避免在整体光分布和未照亮的环境之间亮度突然下降,部分区域25至29的亮度从内向外降低。最外的部分区域25因此具有部分区域25至29中最小的亮度。这可以由此实现,即发光二极管13的针对不同的部分区域25至29的列被不同强度地变暗。发光二极管13的产生部分区域27至29的列也可以以相同的照明强度运行,并且仅发光二极管13的产生部分区域25和26的列被变暗。
[0053]由右侧前照灯2的第二模块4产生的第二部分光分布24同样划分成多个部分区域25至28。在此发光二级管13的最内侧的列55和56没有打开。
[0054]此外,第一部分光分布23具有未被第二部分光分布24照亮的区域33。该区域33直接位于车辆22之前。由此可以保证,该区域33也可以被充分地照亮。
[0055]第一部分光分布23和第二部分光分布24的重叠产生远光,其在两个光分布23和24的照明强度叠加的区域中提供更亮的光线,而在只使用两个光分布23或24之一时未被照亮的区域也可以被照亮。第一模块3和第二模块4的组合在总体上形成了具有更宽照明的更亮的整体光分布。
[0056]在图4b中示出的整体光分布显示了在速度例如是V 2 90km/h时的远光功能。
[0057]在此,第一部分光分布23和第二部分光分布24原理上如图4a所示那样地构造。
[0058]在速度较高时通常期望比速度较低时更远的照明距离和/或在其整体性上更聚焦的光分布,以保证在更远距离处的照明和焦点。在图4b所示的整体光分布中,照明距离主要通过第二部分光分布24调节。在此,第一部分光分布23相比图4a所不的第一部分光分布23没有改变。
[0〇59] 发光二极管13的产生图4a的第二部分光分布24的部分区域25和26的列61和62被关闭。由此使车辆22的驾驶员的焦点转移到更远的距离上。
[0060]在图4c中示出在左转弯行驶时的整体光分布。
[0061 ]所述弯道被检测到并且第一部分光分布23通过第一模块向左转动而同样被向左导引。
[0062]第二部分光分布24由此向左“转动或回转”,即左侧前照灯2的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更多地被打开。在此,左侧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的外部的列61和62被打开,它们此时产生了第二部分光分布24的由左侧前照灯1的第二模块4产生的部分的最外的部分区域25和26。左侧第二模块4的最内部的列55和56被关闭。
[0063]第二部分光分布24的由右侧前照灯2的第二模块4产生的部分总体上在其亮度和宽度方面通过控制发光二极管13的相应列而降低。
[0064]整体上对于驾驶员形成这样的印象,即第二部分光分布24好像同第一部分光分布一样向左转动。
[0065]举例式地描述了左转弯。对于右转弯则形成对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13的镜像相反的控制并且第一模块3向右转动。
[0066]参照图5a、5c和5e出于直观性原因显示由第一模块3产生的遮蔽式持续远光。图5b、5d和5f■不出第一部分光分布36和第二部分光分布37叠加成整体光分布,其可以借助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产生:
[0067 ]在此,初始点是如图4a所示的整体光分布。
[0068]首先由相机18检测到前面行驶的交通参与者34。如何检测对向行驶的交通参与者的方式方法例如在DE 10 2009 054 227 A1中描述,其相关的内容通过援引包含在本申请中。
[0069]光阑10和11这样在由第一模块3的光源7发出的光线的光路中移动,使得在道路上形成图5a所不的第一部分光分布36。
[0070]在图5a中示出的第一部分光分布36在区域Μ中具有照明距离,其这样调节,使得其至少小于相对检测的交通参与者34的距离。
[0071]在中间区域Μ旁边的至少一侧朝向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34构成侧面区域Si,在所述侧面区域中的照明距离大于第一部分光分布36的区域Μ中的照明距离。因此绕过交通参与者34在其旁边照明,以便为车辆22的驾驶员提供在车辆22之前的交通区域的更好的照明。在侧面区域Si中的照明距离例如相当于在传统远光功能中的照明距离。在整体光分布的另一侧上也形成侧面区域S2,其也可以具有比在中间区域Μ中的照明距离更大的照明距离。侧面区域S2的照明距离也相当于传统远光功能中的照明距离,因此总体光分布相当于传统的远光,其中在光分布中剪切出在检测到交通参与者34时并且沿行驶方向处于交通参与者22之前的区域。
[0072]在图5b中不出由第二模块4产生的第二部分光分布37与第一部分光分布36的叠加。
[0073]第二部分光分布37在此具有两个部分光束46和47,其中光束46由左侧前照灯1的第二模块4产生,并且光束47由右侧前照灯2的第二模块4产生。左侧光束46在左侧并且右侧光束47在右侧在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34旁边照射。第一部分光分布36和第二部分光分布37的亮度在两个侧面区域SdPS2中叠加,而在中间区域Μ中仅第一部分光分布36提供照明。[0〇74] 此外,第二部分光分布37的左侧光束46划分为部分区域42至45。在此,部分区域42由列58和59产生并且部分区域43至45相应地由左侧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13的列60至62产生。
[0075]右侧光束47划分为部分区域42、44和45。对于左侧光束46和右侧光束47的部分区域的相同附图标记在此意味着相同的亮度。部分区域42在此由列59和60产生并且部分区域44和45相应地由右侧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13的列61和62产生。
[0076]左侧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13的内部列55至57和右侧第二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13的内部列55至58被关闭。
[0077]中间区域Μ产生边缘39,其与前照灯装置的距离取决于照明距离和光阑10和11在由第一模块3的光源7发出的光线的光路中的位置。此外,由第二部分光分布37产生的侧面区域SjPS2沿相对于车辆22的纵向LR同样产生两个边缘40和41,它们彼此间沿相对车辆22的横向QR的距离取决于检测到的车辆34的宽度。通过边缘39、40和41构成无光的通道38,被检测到的车辆34位于所述通道中。
[0078]相对于图5a所不的单独的第一部分光分布36(其通常对应在现有技术中描述的遮蔽式持续远光的整体光分布)可以清楚看出,图5b中的由第一部分光分布36和第二部分光分布37构成的整体光分布由于两个部分光分布36和37的叠加不仅更亮了,而且还由于第二部分光分布37具有更远的照明距离,并且无光的通道38可以紧贴着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34在其旁边绕过。
[0079]因此,由两个部分光分布36和37形成的整体光分布总体上具有更大和更远的照射区域并且在一些区域中具有更高的亮度,而不会使在前行驶的交通参与者34眩目。通过发光二极管13的亮度从内向外的下降还可以在照射区域和非照射区域之间形成柔和的过渡。
[0080]在图5c中示出在行驶经过左转弯时的第一部分光分布36。在此清楚的是,侧面区域32的照明距离这样降低,使得其基本上与中间区域Μ的照明距离一致。这由此实现,即光阑10和11在由左侧第一模块3的光源7发出的光线的光路中必须这样移动,使得无光的通道38可以追踪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34。所述移动自光阑10和11的特定位置起导致在第一光分布36中产生侧面区域&的光线被遮住。侧面区域&可以不再由第一部分光分布构成,由此侧面区域&保持完全不被照亮。
[0081]在右侧,在检测到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