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77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充气部,即沿着右下方顺利进入第二充气部。相比于气体在气体通道中经多次转折后进入充气部,将气体的转折过程限定在引导管的一端的有限空间中,提高了充气速度。
[0026]其中,所述充气机和引导器均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上方,且顺次安装。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14和第二气体通道15,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进口与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充气部,充气机提供的气体依次经过一个引导管和第一气体通道后进入第一充气部中;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口与另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充气部,充气机提供的气体同时依次经过另一个引导管和第二气体通道后进入第二充气部中。所述安全气囊主体设置在每一车座的后部,以减小占用空间,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相对的两个竖直侧壁均由软保护套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满气体后能冲破所述软保护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设置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充满气体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相互抱和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安全空间。由于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在充满气体后,第一充气部与第二充气部有部分重合,以保证安全气囊整体构成一个闭合状,提供足够的缓冲作用。
[0027]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在水平方向上折叠成波纹管状,并以折叠状态沿所述车座的后部存放形成于车座后背主体与车座衬里形成的空间内。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或倾翻时,充气机开始向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充气,在压力作用下,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打开并冲破安全气囊主体的两个侧壁向车座前方展开。
[0028]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两个引导管在所述引导器内部上下排布,且位于上部的一个引导管的长度大于位于下部的另一个引导管的长度I?2cm,以方便对不同位置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同时充气。
[0029]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度,以将两路气体顺利且分别反射入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
[0030]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内部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第一充气部位于所述第二充气部的左侧,以分别与两个引导管对应。
[003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车座的左右两个竖直侧壁上均设置有一限位通道6,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一弯折部61和一竖直部62,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竖直侧壁,所述竖直部垂直所述车座的后背延伸。弯折部设置成与车座侧壁配合的弧形状,以引导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的展开,竖直部进而引导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继续向车座前方延伸。
[0032]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一体成型,以方便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沿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顺利向前展开。
[003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气囊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气体供给口,所述气体供给口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分布在每一车座的前方; 充气机,其通过一引导器将气体供给所述安全气囊主体; 引导器,其一端与所述充气机的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连通,所述引导器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引导管,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充气部,另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成设定的夹角设置,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充气部; 其中,所述充气机和引导器均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上方,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进口与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口与另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充气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设置在每一车座的后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相对的两个竖直侧壁均由软保护套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满气体后能冲破所述软保护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设置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充满气体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相互抱和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安全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在水平方向上折叠成波纹管状,并以折叠状态沿所述车座的后部存放形成于车座后背主体与车座衬里形成的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两个引导管在所述引导器内部上下排布,且位于上部的一个引导管的长度大于位于下部的另一个引导管的长度I?2cm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内部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第一充气部位于所述第二充气部的左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的左右两个竖直侧壁上均设置有一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一弯折部和一竖直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竖直侧壁,所述竖直部垂直所述车座的后背延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沿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向前展开。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气体供给口,气体供给口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充气机,其通过一引导器将气体供给安全气囊主体;引导器,其一端与充气机的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连通,引导器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引导管,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进入第一充气部,另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进入第二充气部。本发明提高了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从而对乘客的安全起到有效的保护。
【IPC分类】B60R21/217
【公开号】CN105539352
【申请号】CN201510919709
【发明人】李金秀
【申请人】李金秀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