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952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驱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的电动驱动系统中,通常情况下,由于电机集成了驱动系统,因此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电机的散热也较为困难,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振动和降低噪声。在常用的电机中,定子与壳体相互接触,或者仅仅采用绝缘材料对进行定子与壳体进行隔开,即使有的电机中的定子与壳体不接触,定子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也很小,从而造成了较强的振动传递,并引起较大噪声,另一方面,定子与壳体之间的狭小空间也十分不利于散热。与此同时,对驱动系统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的传统方法是另外设置泵,由此增加了驱动系统的制造成本,降低了驱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电动驱动系统,能减少振动和降低噪声,增加电机的散热效果,并提高传动效率,同时还能满足润滑和冷却要求,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和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电动驱动系统,包括壳体和电机,电机经由传动装置耦合至差速器并输出动力,电机的定子包围转子,转子固定在转子轴上,转子轴经由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在壳体内,定子与壳体互不接触,定子外部设有冷却套,冷却套固定在壳体上。由此,充分利用定子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在定子外部设置冷却套,可以有效地促进电机散热,并且由于定子与壳体互不接触,可以有效地降低了电动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0005]较优地,冷却套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套筒和第二接触套筒,用于将所述冷却套固定在壳体上。由于采用了轴向两端设置的第一接触套筒和第二接触套筒的形式,使得冷却套可以通过其轴向两端的切向的第一接触套筒和第二接触套筒固定在壳体上,既能可靠地对冷却套实现固定,又能使冷却套和壳体壁之间保持间隙,由此降低了电动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0006]较优地,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的行星齿轮组和一个圆柱齿轮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相连接以传递扭矩,行星齿轮架分别与传动装置的中间轴和圆柱齿轮组相连接;圆柱齿轮组的输出端的圆柱齿轮与差速器耦合,差速器设置两个半轴作为输出端以驱动车辆。由于采用了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都能在本发明的车辆电动驱动系统中得到体现,尤其是有助于减少振动和降低噪音,并且同时保持较大的输出扭矩和功率。
[0007]较优地,行星齿轮组和圆柱齿轮组的齿轮为螺旋齿轮。螺旋齿轮具有振动小,噪音低,节能高,可靠耐用,承受过载能力高的优点,从而有助于减少振动和降低噪音。
[0008]较优地,转子轴上设置有齿形轮,用于和速度传感器配合以确定转子速度。由此,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转子速度,保证电动传动系统的平稳工作,从而有助于减少振动和降低噪音。
[0009]较优地,齿形轮沿转子轴的轴向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之间。采用轴承能够减少摩擦,有助于减少振动和降低噪音。较优地,行星齿轮组的中空齿轮通过连接部件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更优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倒凹和孔槽。上述改进都能更好地减少振动和降低噪音。
[0010]进一步地,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壳体中设置有油路用于润滑和/或冷却车辆电动驱动系统各零部件;壳体的两侧由第一壳体侧盖和与其相对的第二壳体侧盖形成密封;在壳体内部设置有油底壳,用于油路储油,并与圆柱齿轮组中的圆柱齿轮配合,用于将油从油底壳供至壳体的上部空间。由此,油底壳与所述圆柱齿轮组中设置的圆柱齿轮配合,当圆柱齿轮旋转时,便能使油底壳中储存的油液产生飞溅,从而将油从油底壳供至壳体的上部空间,实现对壳体内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飞溅润滑中,油底壳中的油液面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运动中圆柱齿轮的能量损失。
[0011]较优地,在第一壳体侧盖上设置有中空的储油器;中间轴和电机的转子轴均为空心轴,中间轴和转子轴同轴依次相接,构成一条从第一壳体侧盖至第二壳体侧盖的轴向油路与储油器相对应。油液从该油路通过也对相应部件进行了润滑和冷却。
[0012]较优地,储油器和中间轴之间以及中间轴和转子轴之间分别设置有衬套式的第一送油装置和/或第二送油装置。更优地,可以在第二壳体侧盖内侧或转子轴上设置有引导元件,以使油经由电机旁设置的回流通道返回至油底壳。由此,使油能够更好地形成回路,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引导元件可以为金属板式,有足够的强度又能耐受高温。
[0013]较优地,油路相应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和/或第二孔,用于向行星齿轮组和/或第一轴承和/或第二轴承供油。由此可以更好地供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a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侧向剖视图。
[0017]图2b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正向剖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正视图。
[0019]具体附图标记说明:
[0020]I车辆电动驱动系统
[0021]2 壳体
[0022]3 电机
[0023]4传动装置
[0024]5差动器
[0025]6 定子
[0026]7 转子
[0027]8第一轴承
[0028]9第二轴承
[0029]10转子轴
[0030]11行星齿轮组
[0031]12圆柱齿轮组
[0032]13太阳齿轮
[0033]14中空齿轮
[0034]15行星齿轮架
[0035]16中间轴
[0036]17圆柱齿轮
[0037]18油底壳
[0038]19第一壳体侧盖
[0039]20第二壳体侧盖
[0040]21倒凹
[0041]22储油器
[0042]23油路
[0043]24第一送油装置
[0044]25第二送油装置
[0045]26第一孔
[0046]27第二孔
[0047]28第一接触套筒
[0048]29第二接触套筒
[0049]30连接部件
[0050]31冷却套
[0051]32齿形轮
[0052]33速度传感器
[0053]34回流通道
[0054]35引导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电动驱动系统,采用以下具体方式实现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和增加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传动效率。根据图1、图2a和图2b,车辆电动驱动系统I包括外壳2和电机3,其中电机3位于壳体2内,电机3经由传动装置4親合至差速器5并输出动力。电机包括定子6和转子7,其中定子6包围转子7,转子7固定在转子轴10上,转子轴10经由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安装在壳体2内。定子6与壳体2相互不接触,同时环绕定子6的外部,设有冷却套31,用于促进电机3散热。冷却套31的轴向两端可以设置第一接触套筒28和第二接触套筒29,用于将冷却套31固定在壳体2上,冷却套31和壳体壁之间保持间隙。由于充分利用定子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即在定子外部设置冷却套,可以有效地促进电机散热。同时,由于采用了轴向两端设置的第一接触套筒28和第二接触套筒29的形式,使得冷却套31可以通过其轴向两端的切向的第一接触套筒28和第二接触套筒29固定在壳体2上,既能可靠地对冷却套31实现固定,又能使冷却套31和壳体壁之间保持间隙,由此降低了电动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0056]作为优选,在车辆电动驱动系统的传动装置4中,包括安装在行星齿轮架15上的行星齿轮组11和圆柱齿轮组12。行星齿轮组11的太阳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