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3861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各种车辆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进气和排气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大型客车大多采用发动机后置,催化消声器采用四点悬置方式,该悬置方式具有结构强度低、耐久性差,易出现疲劳损坏等缺陷。此外,现有的客车催化消声器悬挂装置不具备隔热功能,易使悬置装置的缓冲结构因过热而受损,影响客车发动机及整车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该排气悬置装置具有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不易疲劳损坏等特点,且具有隔热功能,能够避免悬置装置的缓冲结构受热损坏,保证客车发动机及整车的正常工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催化消声器的单支撑点卡箍、用于固定催化消声器的双支撑点卡箍、用于将单支撑点卡箍固定在客车底架上的第一悬置托架和用于将双支撑点卡箍固定在客车底架上的第二悬置托架及第三悬置托架。
[0006]所述的单支撑点卡箍包括第一卡箍和设置在第一卡箍底部的第一托架。所述的第一托架与第一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的第一托架上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一隔热板。
[0007]所述的双支撑点卡箍包括第二卡箍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卡箍底部两侧的第二托架与第三托架。所述的第二托架与第二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的第三托架与第三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三橡胶垫。
[0008]所述的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结构相同,二者上方均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二隔热板。
[0009]所述的第一托架及第一橡胶垫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悬置托架上;所述的第二托架及第二橡胶垫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悬置托架上;所述的第三托架及第三橡胶垫通过第三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三悬置托架上。
[0010]所述的第一托架、第一悬置托架、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均为U型件。
[0011]所述的第一托架和第一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前后安装位置的第一腰孔。所述的第二托架、第三托架、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左右安装位置的第二腰孔。
[0012]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I)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具有第一托架单个支撑点的单支撑点卡箍和具有第二托架和第三托架两个支撑点的双支撑点卡箍,实现催化消声器在客车底架上的三点一面的固定,能够更好的固定催化消声器,避免出现过定位,对催化消声器的损坏,以及欠定位的晃动。三点确定了一个平面,能够将催化消声器进行完好的固定。如果是4点表示存在多定位,容易导致卡箍或者催化消声器变形,如果两点定位的表示欠定位,消声器会晃动。
[00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托架与第一悬置托架、第二托架与第二悬置托架、第三托架与第三悬置托架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和第三橡胶垫,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和缓冲的作用,防止客车震动对发动机及催化消声器造成损伤。
[0015](3)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件制作第一托架、第一悬置托架、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并在第一托架上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一隔热板,在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方均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二隔热板,能够通过各个U型件的两个侧板、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对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第三橡胶垫进行隔热,防止各个橡胶垫因受热而损坏,保证客车发动机及整车的正常运行。
[0016](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托架和第一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前后安装位置的第一腰孔,在第二托架、第三托架、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左右安装位置的第二腰孔,能够在催化消声器的悬置过程中,对催化消声器在客车底架上的位置进行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调节,保证催化消声器在客车底架安装位置的精确性,避免装置制备过程中因焊接误差带来的装配问题。
[0017]综上所述,该排气悬置装置具有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不易疲劳损坏等特点,且具有隔热功能,能够避免悬置装置的缓冲结构受热损坏,保证客车发动机及整车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0]图3是单支撑点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单支撑点卡箍的俯视图;
[0022]图5是双支撑点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双支撑点卡箍的俯视图;
[0024]图7是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的俯视图。
[0026]其中:
[0027]1、排气管,2、催化消声器,3、单支撑点卡箍,4、双支撑点卡箍,5、第一悬置托架,6、第二悬置托架,7、第二橡胶垫,8、客车底架,9、排气尾管,31、第一卡箍,32、第一托架,33、第一隔热板,34、第一腰孔,41、第二卡箍,42、第二托架,43、第二托架上的第二腰孔,61、第二悬置托架的U型件,62、第二隔热板,63、第二悬置托架上的第二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催化消声器的单支撑点卡箍3、用于固定催化消声器的双支撑点卡箍4、用于将单支撑点卡箍3固定在客车底架8上的第一悬置托架5和用于将双支撑点卡箍固定在客车底架上的第二悬置托架6及第三悬置托架7。
[003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单支撑点卡箍3包括第一卡箍31和设置在第一卡箍31底部的第一托架32。所述的第一托架32与第一悬置托架5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的第一托架32上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一隔热板33。所述的第一托架、第一悬置托架均为U型件。所述的第一托架32和第一悬置托架5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前后安装位置的第一腰孔34。
[0031]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双支撑点卡箍4包括第二卡箍41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卡箍底部两侧的第二托架42与第三托架。所述的第二托架42与第二悬置托架6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7 ;所述的第三托架与第三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三橡胶垫。
[0032]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第二悬置托架6和第三悬置托架结构相同,二者上方均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二隔热板62。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均为如图8所示的U型件61。所述的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左右安装位置的第二腰孔63。在第二托架42和第三托架上也设有和第二悬置托架及第三悬置托架上的第二腰孔63相互配合的第二腰孔43。
[003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装配过程为: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催化消声器2的进气端通过排气管I与发动机相连,出气端与排气尾管9相连。第一悬置托架5、第二悬置托架6、第三悬置托架分别焊接在客车底架8上。首先,采用第一卡箍31和第二卡箍41沿催化消声器2的外周将催化消声器2抱箍。其次,将第一橡胶垫放置在第一托架32与第一悬置托架5之间,将第二橡胶垫7放置在第二托架42与第二悬置托架6之间,将第三橡胶垫放置在第三托架与第三悬置托架之间,使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42和第三橡胶垫分别位于各个U型件与各个隔热板之间。再次,通过第一托架32、第一悬置托架6上的第一腰孔调节催化消声器2在客车底架8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通过第二托架42、第二悬置托架6、第三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的第二腰孔调节催化消声器2在客车底架8左右方向的上的安装位置。最后,用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托架32、第一橡胶垫和第一悬置托架5,将催化消声器2通过单支撑点卡箍3及第一悬置托架5安装在客车底架8上;用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托架42、第二橡胶垫7和第二悬置托架6,用第三螺栓依次穿过第三托架、第三橡胶垫和第三悬置托架,将催化消声器2通过双支撑点卡箍4及第二、第三悬置托架安装在客车底架8上。
[003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催化消声器的单支撑点卡箍、用于固定催化消声器的双支撑点卡箍、用于将单支撑点卡箍固定在客车底架上的第一悬置托架和用于将双支撑点卡箍固定在客车底架上的第二悬置托架及第三悬置托架; 所述的单支撑点卡箍包括第一卡箍和设置在第一卡箍底部的第一托架;所述的第一托架与第一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的第一托架上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一隔热板; 所述的双支撑点卡箍包括第二卡箍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卡箍底部两侧的第二托架与第三托架;所述的第二托架与第二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的第三托架与第三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三橡胶垫; 所述的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结构相同,二者上方均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二隔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架及第一橡胶垫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悬置托架上;所述的第二托架及第二橡胶垫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悬置托架上;所述的第三托架及第三橡胶垫通过第三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三悬置托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架、第一悬置托架、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均为U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架和第一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前后安装位置的第一腰孔;所述的第二托架、第三托架、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催化器左右安装位置的第二腰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排气悬置装置,包括单支撑点卡箍、双支撑点卡箍、第一悬置托架和第二悬置托架及第三悬置托架。单支撑点卡箍包括第一卡箍和设置在第一卡箍底部的第一托架。第一托架与第一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第一托架上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一隔热板。双支撑点卡箍包括第二卡箍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卡箍底部两侧的第二托架与第三托架。第二托架与第二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的第三托架与第三悬置托架之间设有第三橡胶垫。第二悬置托架和第三悬置托架上方均设有用于橡胶垫隔热的第二隔热板。该排气悬置装置具有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不易疲劳损坏等特点。
【IPC分类】B60K13-04
【公开号】CN204547753
【申请号】CN201520159868
【发明人】黄叶明, 张芹, 付朋, 王黎明, 倪良春, 孟龙灿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