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充电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65564阅读:来源:国知局
端3121滑动的方向滑动,W使得第一连接板 311与第二连接板312于第二方向上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受电组件1向远离汽车200的机壳 201的方向伸出,W与固定设置的供电组件300发生感应现象,从而使得与受电组件1电性 连接的电瓶充电;当充电完毕时,旋转驱动机构2驱动第一推动机构带动第Η端3121沿第 一导轨41向远离第第一端3111的方向滑动,同时,第二端3112沿第Η端3121的滑动方向 滑动,W使得第一连接板311与第二连接板312于第二方向上相互远离,进而使得受电组件 1收缩至靠近汽车200的机壳201的位置,从而避免了充电装置100在闲置时影响汽车200 的正常行驶。
[0038]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7所示,传动机构3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支架31呈对 称设置的第二支架32,W及第二推动机构,第二支架32包括交叉较接的第Η连接板321和 第四连接板322,第Η连接板321平行第一连接板311设置,且第Η连接板321具有与第一 导轨41滑动连接第五端3211,W及与受电组件1转动连接的第六端3212,第四连接板322 平行第二连接板312设置,且第四连接板322具有与固定框4转动连接的第走端3221,W及 与第二导轨11滑动连接的第八端3222,第二推动机构用W推动第五端3211沿第一导轨41 滑动,第八端3222沿第二导轨11向第五端3211的滑动方向滑动。当汽车200的电瓶需要 充电时,第五端3211在第二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向远离第Η端3121的方向滑动,并且第八 端3222向靠近第二端3112设置;当充电完毕时,第五端3211在第二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向 靠近第Η端3121的方向滑动,并且,第八端3222同时向远离第二端3112的方向滑动。如 此,使得受电组件1在向远离汽车200的机壳201伸出时不会于第一方向上产生位移,进而 节省了受电组件1的活动空间。
[0039] 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第五端3211亦可设置成与第Η端3121沿相同方向滑动, 第八端3222设置成与第二端3112沿相同的方向滑动。
[0040]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固定框4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螺杆33,螺杆33与旋转驱动 机构2的转轴连接,螺杆33上套设有第一滑动座34和第二滑动座35,螺杆33与第一滑动 座34螺纹连接,W构成第一推动机构,螺杆33与第二滑动座35螺纹连接,W构成第二推动 机构。第一滑动座34和第二滑动座35与传动杆采用螺纹连接,如此,使得螺杆33与第一 滑动座34和第二滑动座35传动的更稳定,进而使得受电组件1能够更精确的进行位置调 整。
[0041] 进一步的,螺杆33设有第一螺纹段331、W及与第一螺纹段331旋向相反的第二螺 纹段332,第一滑动座34与第一螺纹段331螺纹连接,第二滑动座35与第二螺纹段332螺 纹连接,第一滑动座34和第二滑动座35用W在螺杆33的旋转驱动下相向或者反向滑动。 如此设置,方便了第一滑动座34与第二滑动座35在同一旋转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相向或 者反向滑动,进而简化了传动机构3。
[0042] 优选地,如图4所示,传动机构3还包括与传动杆并行设置的导向杆36,第一滑动 座35和第二滑动座36对应设有第一套筒351、第二套筒361,第一套筒351与第二套筒361 用W与导向杆36滑动连接。如此设置,导向杆36不仅可W起导向的作用,而且还能沿螺杆 33的周向限位第一滑动座34和第二滑动座35,进而使得第一滑动座34和第二滑动座35 滑动更平稳。
[0043] 优选地,充电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包括与旋转驱动机构2电 性连接的电源开关5和换向开关6,电源开关5用W控制旋转驱动机构2的开/关,换向开 关6用W控制旋转驱动机构2的转向。充电装置100的电源开关5和换向开关6均设于汽 车200的驾驶室内,如此,方便了驾驶员通过电源开和换向开关6控制受电组件1的伸缩, 进而方便控制充电装置100进行充电。
[0044] 优选地,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监控器(未图示),监控器分别与汽车200的电瓶、W 及控制器电性连接,监控器用W在电瓶充电时检测电瓶的充电状态,控制器用W根据电平 的充电状态控制转向开关。如此,避免了驾驶员忘记将受电组件1收缩,而影响汽车200的 正常行驶的问题发生。
[004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200 (未图示),该汽车200包括充电装置100,充电装 置100与汽车200的机壳201固定连接。该充电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 于本汽车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 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赏述。
[0046]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 W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 认为送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7] W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 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充电装置,用以安装于汽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受电组件、以及 将所述受电组件与所述汽车的机壳连接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以驱动所述受电组件 向远离和靠近所述汽车的机壳方向伸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以及 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和所述受电组件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以将所述旋转驱动机 构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受电组件的直线运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与所述受电组件沿 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有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导 轨,所述受电组件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框上 的第一推动机构、以及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具有与所述固定框转动连接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第二 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三端,以及与所述受电组件转动连接 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在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推动下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二端沿所 述第二导轨向所述第三端的滑动方向滑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及第 二推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平 行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五端,以及与 所述受电组件转动连接的第六端,所述第四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且所述第四 连接板具有与所述固定框转动连接的第七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的第八端,所 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以推动所述第五端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八端沿所述第二导轨向 所述第五端的滑动方向滑动。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螺 杆,所述螺杆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转轴连接,所述螺杆上套设有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 座,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螺纹连接,以构成所述第一推动机构,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 滑动座螺纹连接,以构成所述第二推动机构。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以及与所述 第一螺纹段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 二滑动座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用以在所述螺杆 的旋转驱动下相向或者反向滑动。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 器包括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电源开关和换向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用以控制所述 旋转驱动机构的开/关,所述换向开关用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转向。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监控器,所述监控 器分别与汽车的电瓶、以及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监控器用以在所述电瓶充电时检测 所述电瓶的充电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电平的充电状态控制所述转向开关。9. 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 装置与所述汽车的机壳固定连接。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汽车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受电组件、以及将所述受电组件与所述汽车的机壳连接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以驱动所述受电组件向远离和靠近所述汽车的机壳方向伸缩。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机构驱动受电组件朝向供电组件移动,以使得受电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保持基本确定的距离,进而提高充电效率,在充电完成后,通过伸缩机构驱动将受电组件收缩后贴合在汽车的壳体,不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IPC分类】B60L11/18
【公开号】CN205075671
【申请号】CN201520697328
【发明人】刘宇晓, 王栋
【申请人】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