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0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长度方向前端或后端的挡板(1)、连接在挡板(1)上的吸能管(2)、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基盖(3)和基座(7)、用于提供弹性力的弹簧(4)、以及控制吸能管(2)及时伸出车体外的伸缩驱动结构,所述吸能管(2)的内径在轴向各处保持一致且其包括与挡板(1)连接的外径较大的大径端(22)以及远离挡板(1)的外径逐步变小的圆台结构(21),所述基座(7)包括轴向设置在车体长度方向上的内通孔,所述内通孔包括轴向上靠近挡板(1)的大孔端(72)以及远离挡板(1)的小孔端(71);吸能管(2)设置在基座(7)的内通孔以及基盖(3)的内通孔中,且径向上在基座(7)和吸能管(2)之间还设置有两块以上限位套(5),所述弹簧用于辅助所述限位套(5)在基座(7)的内通孔中的移动;在吸能管(2)伸出车体外且各块限位套间径向压紧或径向间隙最小后所得的过孔(54)直径最小处比吸能管大径端(22)的外径最大值小2~40mm,使得轨道车辆碰撞后所述吸能管(2)整体向所述过孔处运动且从过孔中挤出以吸收碰撞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的数量与限位套(5)数量一致,且弹簧(4)均平行于吸能管(2)设置,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在限位套(5)和基盖(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块限位套(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环状凹槽(51),且定位环(6)设置在所述环状凹槽(51)中使得多块限位套(5)在轴向上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的内通孔中设置有轴向台阶(73),相应在每块限位套(5)上设置有轴向挡块(52)使得所述限位套(5)在轴向上卡设在基座(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直径最小处比吸能管大径端(22)的外径最大值小6~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2)总长为100~1500mm,大径端(22)外径为30~300mm,且大径端(22)壁厚为2~3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2)总长为500~1000mm,大径端外径为100~200mm,且大径端壁厚为10~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2)为金属管,所述基座(7)为材质强度大于吸能管用金属的金属基座;所述伸缩驱动结构为包含活塞杆的汽缸或液压缸,或所述伸缩驱动结构为电机驱动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碰撞前,轴向上所述吸能管(2)与限位套(5)和基盖(3)形成一处或多处的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且吸能管与限位套(5)和基盖(3)的配合长度为吸能管(2)管长的1/1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5)的数量为3~6块,且多块限位套(5)均匀分布在吸能管(2)径向外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