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车体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259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使车体重量进一步减轻,将端墙2固定在车体车身1的内表面,使车体外形保持圆滑过渡,不存在凸起,以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具体的固定方式不做进一步限制,可以采用粘结度高的胶黏剂粘接,或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等,都在保护范围内。
[002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车体车身1预埋有连接件,车体车身1与承载结构3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固定。采用预埋连接件的方式,可以使连接件稳固固定在车体车身1上,再通过连接件与承载结构3连接,使固定牢固。还可以将车体内部的其他设置也通过连接件连接,如车体内的座椅、行李架等内部其他结构,通过连接件与车体车身1连接固定。
[0026]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车体车身1的内表面固设有承力构件。在车体车身1的内表面固设承力构件,可以进一步增大需要连接内部其他结构的车身墙体的强度。对于承力构件的形状、材质和固定方式不做限制,都在保护范围内,形状优选为环形,可以沿车体车身1轴向布设多个,材质优选为金属材质,方便与其他座椅、行李架等内部结构焊接连接,可以采用胶黏剂粘接的方式固定。
[0027]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车体车身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防水涂料,保护车体车身1防腐防水,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防腐防水涂料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防腐防水材料,如各种防腐树脂等,本发明不做进一步限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承载结构3为镁合金结构,所述镁合金结构表面涂覆有防腐涂料。由于车体重量除车身外,主要在承载结构。镁合金材料是新型高强度工程结构金属材料,质量轻,强度与铝合金相当甚至更高,所以承载结构3采用镁合金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车体重量。采用表面涂覆防腐涂料的方式,保护镁合金材质不受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0029]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轨道车辆车体包括头车车体,所述头车车体包括司机室结构和罩在所述司机室结构外部的车头罩14,车头罩14是由竹篾和树脂缠绕而成。车头罩14也采用竹篾和树脂缠绕而成,可以进一步降低车体重量。
[003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轨道车辆车体的方法,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树脂改性处理:向树脂中添加改性剂和阻燃剂,增大树脂韧性和强度,并使其具有阻燃性;树脂类型本发明不做限制,可以为任意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所添加的改性剂和阻燃剂可以起到增大树脂韧性和强度并使其具有阻燃性的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树脂选用不同的添加剂,属于现有技术常见的改性处理方式;
竹篾预处理:将原竹的竹青、竹黄去掉,剩余部分剖切成竹蔑,将所述竹篾进行脱水防腐处理,之后连接成连续长的竹篾带;竹青部分维管束结构过于致密,树脂不易渗入,不适宜用于与树脂复合,竹黄部分强度太低,所以将这两部分都去掉,选用强度高、树脂能够进入的剩余部分,竹材最好选用3-4年生的青壮年的竹子,竹材的力学强度最好,竹篾脱水防腐处理使竹篾不易腐蚀,寿命长,具体的脱水防腐处理方式不做限制,脱水方式可以采用晒干、烘干等方式去除竹材的水分,使其含水率降至10%以下,防腐处理可以采用不破坏竹材力学性能的任意现有方式;
制作芯模:根据具体车型制作相应芯模;
缠绕车体车身1:将所述竹篾带横向、纵向、螺旋交叉缠绕在芯模上,边缠绕边淋浇改性后的树脂,使所述竹篾带浸润所述改性后的树脂并粘结固化成型,脱模后制成车体车身1 ;采用横向、纵向、螺旋交叉缠绕的组合缠绕方式,使缠绕出的车身表面各个点上的各个方向强度均匀,淋浇树脂的方式使竹篾带浸润树脂,与现有的通过浸胶槽浸胶的方式相比,可以使质地较硬的竹篾浸润更多树脂;
制作端墙2和承载结构3 ;端墙2和承载结构3的材质、制作方式均属于现有常规的结构和制作方式,不做限制;
将端墙2固定在制作好的车体车身1的端部;具体固定方式不做限制,如,可以将端墙2套装在端部外表面,并用连接紧固件固定,也可以用高粘结度的胶黏剂将其粘接在车体车身1端部的内表面,同时用连接紧固件连接固定,也可以使端墙2焊接在承载结构3上,车体车身1固定在承载结构3上,则端墙2也与车体车身1固定,只要能使端墙2固定在车体车身1端部的任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固定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将制作好的车体车身1固定在承载结构3上。具体固定方式不做限制,如采用高粘结度的胶黏剂粘接,并同时用连接紧固件连接固定,或在缠绕车体车身1的时候,最后将承载结构3上首先与车体车身1接触的两条边梁直接缠绕在车体车身1上,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树脂为氨基树脂。氨基树脂与竹材的结合性最好。
[003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制备方法还包括端墙2的制作:
制作端墙芯模,所述端墙芯模横截面形状为所述端墙2的轮廓形状,所述端墙芯模被所述横截面分为相同的两半;
竹篾和树脂采用车体车身1所使用的经过预处理的竹篾带和经过改性处理的树脂;
将所述竹篾带缠绕在所述端墙芯模上,边缠绕边淋浇所述改性后的树脂,使所述竹篾带浸润所述改性后的树脂并粘结固化成型,之后沿所述端墙芯模横截面将缠绕好的成品切分为2半,脱模后制成2个相同的端墙2。这样制作端墙2,一次可以成型两个端墙2,生产效率高,且这种成型方式适合竹篾缠绕工艺。
[00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包括车顶、端墙、侧墙、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底板和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车顶、底板围成车体车身,所述侧墙与车顶、侧墙与底板之间均通过圆角过渡,所述车体车身是由竹篾和树脂缠绕一体成型,所述端墙固定在所述车体车身的端部,所述车体车身固定在所述承载结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是由竹篾和树脂缠绕而成的曲面,所述端墙的轮廓形状与所述车体车身内表面相适应,使所述端墙恰好能够固定在所述车体车身端部的内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车身预埋有连接件,所述车体车身与所述承载结构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车身的内表面固设有承力构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车身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防水涂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为镁合金结构,所述镁合金结构表面涂覆有防腐涂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包括头车车体,所述头车车体包括司机室结构和罩在所述司机室结构外部的车头罩,所述车头罩是由竹篾和树脂缠绕而成。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树脂改性处理:向树脂中添加改性剂和阻燃剂,增大树脂韧性和强度,并使其具有阻燃性; 竹篾预处理:将原竹的竹青、竹黄去掉,剩余部分剖切成竹蔑,将所述竹篾进行脱水防腐处理,之后连接成连续长的竹篾带; 制作芯模:根据具体车型制作相应芯模; 缠绕车体车身:将所述竹篾带横向、纵向、螺旋交叉缠绕在芯模上,边缠绕边淋浇改性后的树脂,使所述竹篾带浸润所述改性后的树脂并粘结固化成型,脱模后制成车体车身;制作端墙和承载结构; 将端墙固定在制作好的车体车身的端部; 将制作好的车体车身固定在承载结构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氨基树脂。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墙的制作: 制作端墙芯模,所述端墙芯模横截面形状为所述端墙的轮廓形状,所述端墙芯模被所述横截面分为相同的两半; 竹篾和树脂采用车体车身所使用的经过预处理的竹篾带和经过改性处理的树脂; 将所述竹篾带缠绕在所述端墙芯模上,边缠绕边淋浇所述改性后的树脂,使所述竹篾带浸润所述改性后的树脂并粘结固化成型,之后沿所述端墙芯模横截面将缠绕好的成品切分为2半,脱模后制成2个相同的端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量轻、资源可再生、保温降噪的轨道车辆车体,包括车顶、端墙、侧墙、底架,底架包括底板和承载结构,侧墙、车顶、底板围成车体车身,侧墙与车顶、侧墙与底板之间均通过圆角过渡,车体车身是由竹篾和树脂缠绕一体成型,端墙固定在所述车体车身的端部,车体车身固定在承载结构上;还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树脂改性处理:向树脂中添加改性剂和阻燃剂;竹篾预处理:将竹篾进行脱水防腐处理,之后连接成连续长的竹篾带;制作芯模;缠绕车体车身:将所述竹篾带横向、纵向、螺旋交叉缠绕在芯模上,边缠绕边淋浇改性后的树脂;制作端墙和承载结构;将端墙固定在车体车身的端部;将车体车身固定在承载结构上。
【IPC分类】B61D17/04
【公开号】CN105383506
【申请号】CN201510942477
【发明人】叶柃, 朱鑫, 牛琳
【申请人】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叶柃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