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折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62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折叠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自行车,尤其是用于折叠自行车折叠部位的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是利用复数杆体及轮胎所构成,因此传统的自行车的体积相当庞大,停放时必须预留一较大的空间方能予以摆放,然而现今都是的寸土寸金,人们居住的空间已逐渐被压缩,因此空间上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传统的自行车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许多厂商便投入折叠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而为适应折叠自行车的崛起,与其配套的折叠接头也得到快速发展。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1245210的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器,自行车折叠器由前盖、后盖、销钉轴、手柄、前手柄转动轴、后手柄转动轴和六方调节螺杆组成;前盖和后盖下端通过销钉轴铰接;前盖和后盖中心区域上均设有安装车杆的安装孔;前盖和后盖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凹凸齿轮;后盖上方设有安装前柄转动轴的转轴孔; 手柄下方设有安装后柄转动轴的转轴孔;调节手柄位置的六方调节螺杆一端安装在前手柄转动轴的第一牙纹孔中,另一端安装在后手柄转动轴的第二牙纹孔中。该折叠器虽然也能起到折叠接头的作用,但是其锁紧力度不够,容易出现松脱,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盒,其结构合理,锁紧力度强,不容易发生松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折叠盒,包括前盖板、与前盖板配合的后盖板、手柄和扣合部,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下端交接,所述前盖板上端设有卡扣,所述手柄前端铰接在所述后盖板上端,所述手柄前端呈凹陷,手柄上于前端铰接处的后方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设有可活动的第一销轴,所述扣合部前端设有钩扣,后端伸入所述手柄前端凹陷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销轴上;所述扣合部后端还设有螺杆,所述手柄底部于所述扣合部后方设有固定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调节螺母配合。当折叠盒需要锁紧即前盖板与后盖板贴合时,扳动手柄尾部,使其逆时针翻转,由于扣合部一端铰接在手柄上,手柄的翻转带动了扣合部一起向前运动,当扣合部向前移动到前盖板的卡扣处时,可将扣合部前端的钩扣卡在卡扣上,然后顺时针扳动手柄尾部,同理手柄带着扣合部向后运动,由于扣合部的向后运动会受到卡扣的限制,使得扣合部对前盖板有一个向后拉的力,并且手柄翻转的角度越大,扣合部对前盖板的拉力就越大,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的贴合力就越大,当手柄翻转到大概与后盖板垂直位置时,手柄的翻转动作完成,即完成折叠盒的锁紧动作;当折叠盒需要解锁即将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开时,其动作原理与上述折叠盒锁紧一样;另外,利用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可以调整第一销轴在的位置,从而改变扣合部的扣合位置,使扣合部能够适度的扣合在前盖板的卡扣上,既不太紧也不会太松。作为改进,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下端通过第二销轴交接。[0007]作为改进,所述前盖板上端卡扣包括由前盖板延伸的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三销轴。作为改进,所述手柄前端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后盖板上端铰接。作为改进,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的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条。作为改进,所述扣合部呈弧形。作为改进,所述槽孔为条形槽孔。作为改进,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中心区域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车杆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手柄和扣合部巧妙的借用了曲柄滑块机构的原理,同时又是在曲柄摇杆机构上的一个延伸,使得折叠接头的结构变得更简单;利用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可以调整第一销轴在的位置,从而改变扣合部的扣合位置,使扣合部能够适度的扣合在前盖板的卡扣上,既不太紧也不会太松;螺母与螺杆的配合更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松脱。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视图。图3为手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自行车折叠盒,包括前盖板1、与前盖板1配合的后盖板2、手柄4和扣合部3。所述前盖板1与后盖板2下端通过第二销轴交接。所述前盖板1上端中间位置延伸设有两个安装座11,所述两安装座11之间设有第三销轴10,所述安装座11和第三销轴10组成了前盖板1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扣合部3前端钩扣31配合,形成扣合结构。 所述手柄4前端通过第四销轴9铰接在所述后盖板2上端,如图3所示,所述手柄4前端呈凹陷13,手柄4上于前端铰接处的后方设有条形槽孔6,所述槽孔6内设有可活动的第一销轴5,所述扣合部3后端伸入所述手柄4前端凹陷13并套在所述第一销轴5上,使扣合部3 与手柄4形成铰接。所述扣合部3后端向手柄4尾部方向设有螺杆8,所述手柄4底部于所述扣合部3后方设有固定板14,所述螺杆8穿过所述固定板14并与调节螺母7配合。所述前盖板1的贴合面上设有凹槽15,后盖板2贴合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5配合的凸条21,当前盖板1与后盖板2贴合时,凸条21伸入到凹槽15内,使前盖板1与后盖板 2贴合时的位置更精确。所述扣合部3呈弧形,使扣合部3在扣合时的扣合力度更强。所述前盖板1和后盖板2中心区域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车杆的安装孔12。本实用新型折叠盒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折叠盒需要锁紧即前盖板1与后盖板2贴合时,扳动手柄4尾部,使手柄绕着第四销轴9逆时针翻转,由于扣合部3 —端铰接在手柄4上,手柄4的翻转带动了扣合部3 — 起向前运动,当扣合部3向前移动到前盖板1的卡扣处时,可将扣合部3前端的钩扣31卡在第三销轴10上,然后顺时针扳动手柄4尾部,同理手柄4带着扣合部3向后运动,由于扣合部3的向后运动会受到第三销轴10的限制,使得扣合部3对前盖板1有一个向后拉的力, 并且手柄4翻转的角度越大,扣合部3对前盖板1的拉力就越大,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贴合力就越大,当手柄4翻转到大概与后盖板2垂直位置时,手柄4的翻转动作完成,即完成折叠盒的锁紧动作。当折叠盒需要解锁即将前盖板1与后盖板2分开时,扳动手柄4尾部。使手柄前端绕着第四销轴9逆时针翻转,手柄4的翻转带动了扣合部3 —起向前运动,直到扣合部3 前端钩扣31脱离第三销轴10的约束即可将前盖板1与后盖板2分开,完成折叠盒的解锁。另外,利用螺杆8与螺母的配合可以调整第一销轴5在条形槽孔6中的位置,从而改变扣合部3的扣合位置,使扣合部3能够适度的扣合在前盖板1的卡扣上,既不太紧也不会太松。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折叠盒,包括前盖板、与前盖板配合的后盖板、手柄和扣合部,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下端交接,所述前盖板上端设有卡扣,所述手柄前端铰接在所述后盖板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前端呈凹陷,手柄上于前端铰接处的后方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设有可活动的第一销轴,所述扣合部前端设有钩扣,后端伸入所述手柄前端凹陷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销轴上;所述扣合部后端还设有螺杆,所述手柄底部于所述扣合部后方设有固定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调节螺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下端通过第二销轴交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上端卡扣包括由前盖板延伸的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三销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前端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后盖板上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的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为条形槽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中心区域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车杆的安装孔。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折叠盒,包括前盖板、与前盖板配合的后盖板、手柄和扣合部,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下端交接,所述前盖板上端设有卡扣,所述手柄前端铰接在所述后盖板上端,所述手柄前端呈凹陷,手柄上于前端铰接处的后方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设有可活动的第一销轴,所述扣合部前端设有钩扣,后端伸入所述手柄前端凹陷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销轴上;所述扣合部后端还设有螺杆,所述手柄底部于所述扣合部后方设有固定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调节螺母配合。利用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可以调整第一销轴在的位置,从而改变扣合部的扣合位置,使扣合部能够适度的扣合在前盖板的卡扣上,既不太紧也不会太松。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951647SQ20112007769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黄可俭 申请人:广州市银三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