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509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纵梁、转向器、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与随动转向臂,还包括两套均由U型固定支板、多个设于U型固定支板两侧的多个螺栓安装套筒,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两端的前固定支板和后固定支板组成的固定支架总成,两套固定支架总成设于两条车架纵梁的车架纵梁外板和车架纵梁前内板之间,所述螺栓安装套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焊接相连,所述前固定支板两端和后固定支板两端分别与车架纵梁外板和车架纵梁前内板的内壁焊接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安装螺栓强度要求、避免车架纵梁变形而导致车架疲劳断裂,可以广泛应用于皮卡汽车【技术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转向器总成与车架的连接和安装方式对于转向系统的性能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循环球式转向器是皮卡汽车常用的一种转向结构形式,使用安装螺栓将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固定是皮卡汽车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形式。当直接将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车架上时,安装螺栓需要承受转向器自身重力和转向器以及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工作时的剪切力,这样就对安装螺栓的抗剪切力要求提高。同时在固定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时对螺母的拧紧力矩要求较高,会导致车架挤压变形,由于汽车的行驶路况复杂,长期这样会出现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安装螺栓处车架疲劳断裂的现象,这样会对汽车的转向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甚至会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安装螺栓强度要求、避免车架纵梁变形而导致出现车架疲劳断裂现象的带有转向器、随动转向臂和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两条平行的车架纵梁、通过安装螺栓分别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上的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以及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相连的随动转向臂,所述两条车架纵梁均包括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的车架纵梁外板和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的车架纵梁前内板,还包括两套均由U型固定支板、多个分别设于U型固定支板两侧的多个螺栓安装套筒,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两端的前固定支板和后固定支板组成的固定支架总成,所述两套固定支架总成分别设于两条车架纵梁的车架纵梁外板与车架纵梁前内板之间,所述螺栓安装套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焊接相连,所述安装螺栓穿过螺栓安装套筒分别将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所述前固定支板和后固定支板两端分别与车架纵梁外板和车架纵梁前内板的内壁焊接相连。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固定支板和后固定支板的同一端分别为与车架纵梁前内板内侧相贴合的前支架弯折板和后支架弯折板,所述前支架弯折板和后支架弯折板均与车架纵梁前内板焊接相连。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与转向器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套筒,所述四个螺栓安装套筒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支板两侧的两端;所述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设有三个螺栓安装套筒,所述三个螺栓安装套筒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支板两侧的端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固定支板、前固定支板和后固定支板上分别设有减重孔。
[0008]本实用新型带有转向器、随动转向臂和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由固定支架总成和安装螺栓一起承载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安装和工作时的剪切力和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力矩,降低了安装螺栓的强度要求,同时避免了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时,由于安装螺栓的力矩原因而出现的车架纵梁变形以及长时间在汽车复杂工况条件下工作出现的车架疲劳断裂等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从一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从另一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中车架纵梁与其中一个固定支架总成连接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与转向器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图4所示的固定支架总成与车架纵梁外板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中车架纵梁与另一个固定支架总成连接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纵梁1、转向器2、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随动转向臂4、固定支架总成5和安装螺栓6。
[0017]所述车架纵梁I为平行的两条,所述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通过安装螺栓6分别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I上,所述随动转向臂4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相连。所述两条车架纵梁I均包括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a的车架纵梁外板1.1和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a的车架纵梁前内板1.2,所述两套固定支架总成5均由U型固定支板5.1、多个分别设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螺栓安装套筒5.2,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5.1两端的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组成。所述两套固定支架总成5分别设于两条车架纵梁I的车架纵梁外板1.1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之间,所述螺栓安装套筒5.2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并分别与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焊接相连,所述安装螺栓6分别穿过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将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1,所述前固定支板5.3两端和后固定支板5.4两端分别与车架纵梁外板1.1和车架纵梁前内板1.2的内壁焊接相连。
[0018]所述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的同一端分别为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内侧相贴合的前支架弯折板5.3.1和后支架弯折板5.4.1,所述前支架弯折板5.3.1和后支架弯折板5.4.1均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焊接相连。
[0019]所述与转向器2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5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套筒5.2,所述四个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两端。所述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5设有三个螺栓安装套筒5.2,所述三个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端部。
[0020]所述U型固定支板5.1、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上分别设有减重孔5.5。
[0021]所述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的四个角中三个角为三角倒角,一个角为圆倒角。安装与转向器2相连的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在焊接时,圆倒角在顶部。安装在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 —侧的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在焊接时,圆倒角在底部。
[0022]前固定支板5.3、U型固定支板5.1、后固定支板5.4不仅对螺栓安装套筒5.2的水平和垂直四个受力方向提供支撑,而且对车架纵梁I也起到了加强作用。固定支架总成5降低了对安装螺栓6的抗剪切强度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安装螺栓6直接固定在车架纵梁I上而出现的车架纵梁I变形以及长时间在汽车复杂工况条件下工作时出现的车架疲劳断裂现象。
[002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002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两条平行的车架纵梁(I)、通过安装螺栓(6)分别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I)上的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以及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相连的随动转向臂(4),所述两条车架纵梁(I)均包括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a)的车架纵梁外板(1.1)和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a)的车架纵梁前内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套均由U型固定支板(5.1)、多个分别设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螺栓安装套筒(5.2),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5.1)两端的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组成的固定支架总成(5),所述两套固定支架总成(5)分别设于两条车架纵梁(I)的车架纵梁外板(1.1)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之间,所述螺栓安装套筒(5.2)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并分别与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焊接相连,所述安装螺栓(6)穿过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将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I),所述前固定支板(5.3)两端和后固定支板(5.4)两端分别与车架纵梁外板(1.1)和车架纵梁前内板(1.2)的内壁焊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的同一端分别为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内侧相贴合的前支架弯折板(5.3.1)和后支架弯折板(5.4.1),所述前支架弯折板(5.3.1)和后支架弯折板(5.4.1)均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焊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转向器(2)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5)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套筒(5.2),所述四个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两端;所述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相连的固定支架总成(5)设有三个螺栓安装套筒(5.2),所述三个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支板(5.1)、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上分别设有减重孔(5.5)。
【文档编号】B62D7/20GK203793406SQ201420201418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骆顺志, 常浩, 郭昕, 叶子, 张一驰, 张军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