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433发布日期:2018-06-28 01:2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折叠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的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尤其是折叠电动车,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轻便、小巧的折叠电动车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当前的折叠电动车折叠后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折叠操作复杂,使用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折叠电动车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的折叠电动车。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折叠电动车,该折叠电动车包括把手总成、前叉总成、前轮、车身、下支臂、后轮总成、座垫支撑臂组与座垫总成,其中,把手总成连接在前叉总成的上部,前轮与前叉总成的下部连接在一起;前叉总成上设有连接座和折叠定位机构,折叠定位机构包括滑套和磁吸式定位结构,滑套设在前叉总成外侧,滑套与车身铰链连接,滑套沿着前叉总成运动,带动车身的折叠与打开,磁吸式定位结构设在所述前叉总成的立管与滑套之间,当滑套处于立管上止点或下止点处时,滑套与立管之间通过磁吸作用而被定位在一起;下支臂的一端与连接座铰链连接,下支臂的另一端与车身中部铰链连接并与座垫支撑臂组固定在一起,座垫支撑臂组与座垫总成连接,车身的尾部与后轮总成相连。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座垫支撑臂组与下支臂采用花键联接方式连接。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座垫支撑臂组包括左座垫支撑臂与右座垫支撑臂,下支臂的一端设有花键轴,花键轴设在车身内且两端露出,花键轴的两端通过花键套分别与左座垫支撑臂与右座垫支撑臂相固定。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车身呈海豚型,包括壳体、后撑臂、弯管和后尾板,壳体内设有空腔,电池置于空腔内;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上设有孔A,右壳体上设有孔B,孔A与孔B连通,下支臂上的花键轴设在孔A与孔B内,花键轴的外侧设有轴承,花键轴通过轴承与壳体实现铰链配合;后撑臂固定在壳体的尾部,弯管的一端与后撑臂固定在一起,弯管的另一端与后尾板相互固定。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弯管有两根,所述的后撑臂包括左后撑臂和右后撑臂,左后撑臂的内侧设有左内盖,左后撑臂与左内盖的尾部与一根弯管固定在一起,右后撑臂的内侧设有右内盖,右后撑臂与右内盖的尾部与另一根弯管固定在一起。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壳体还包括上盖和后盖,上盖上设有插口,插口采用USB插口结构,插口上设有插口盖,插口可用于外部设备的充电。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前叉总成包括立管和前叉,立管为中空结构,前叉设在立管内,立管与前叉之间通过前叉轴承相配合,前叉的顶部与把手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定位机构设在立管的外侧,滑套可在立管外侧自由滑动,滑套滑动带动车身运动;所述的磁吸式定位结构包括磁环A、磁环B、磁环C和磁环D,其中磁环A设在滑套的顶部,磁环B设在滑套的尾部,磁环C设在立管的上部,磁环D设在立管的下部,滑套滑动至立管上部,磁环A与磁环C磁性相吸,此时电动车处于折叠状态,滑套滑动至立管的下部,磁环B与磁环D磁性相吸,此时电动车处于打开状态。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前叉的顶部与把手总成相固定连接,连接座设在立管底部的外侧,连接座的两侧设有铰链连接的脚踏,脚踏可以转动实现折叠与打开。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立管外侧设有前减震结构,所述的前减震结构包括压套、减震弹簧和弹簧保护套,减震弹簧套装在立管的外侧,弹簧保护套设在减震弹簧的外侧起保护作用,压套设在减震弹簧上方,磁环D设在压套的内侧,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颠簸时,压套下压减震弹簧,利用减震弹簧的弹性收缩能力实现减震效果。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座垫总成包括座垫、固定座和定位销,座垫与固定座固定在一起,固定座与座垫支撑臂组铰链连接在一起,座垫支撑臂组上设有孔C,固定座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定位销与孔C、限位孔配合实现定位。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孔C设在左座垫支撑臂上,所述的定位销上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左座垫支撑臂的内侧壁上,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定位9的尾部,定位销的尾部与固定座上的限位孔相配合,往外拉动定位销,弹簧被压缩,定位销与固定座分离,此时固定座可以转动,调整固定座至适当位置,定位销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弹出并与限位孔配合定位。

在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后轮总成包括后轮、后轮架和后挡泥板,其中,后轮架与车身的后尾板固定在一起,后轮架上设有轴,轴的两端与后轮相连接,后挡泥板设在后轮的上方。

本发明一种折叠电动车中,下支臂与座垫支撑臂组固定,与车身铰链连接形成X形状,连接处为铰链转动的支点;下支臂与连接座铰链连接,车身与立管上的滑套铰链连接,滑套在立管上滑动,带动车身的折叠与打开;本发明中采用折叠定位机构作为车辆折叠与打开状态下的定位,巧妙利用磁性相吸的作用力,实现定位,折叠或打开状态的改变需克服磁性吸力,定位稳定,避免外力误操作;后轮总成固定在后尾板上,后尾板通过弯管与后撑臂相连接,对后轮总成进行维修更换时只需将后尾板拆下即可,简便快捷。

本发明与现有的折叠电动车相比,具有折叠后体积小、定位稳定、维修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车身的结构分解图。

在附图1~4中,1表示立管;2表示前叉;2a表示前叉轴承;3表示连接座;4表示前减震架构;4a表示压套;4b表示减震弹簧;4c表示弹簧保护套;5表示折叠定位机构;5a表示滑套;5b表示磁环A;5c表示磁环B;5d表示磁环C;5e表示磁环D;6表示脚踏;7表示前轮;8表示前轮挡泥板;9表示壳体;9a表示左壳体;9b表示右壳体;9c表示上盖;9c1表示插口;9c2表示插口盖;9d表示后盖;9d1表示左后盖;9d2表示右后盖;10表示后撑臂;10a表示左后撑臂;10a1表示左内盖;10b表示右后撑臂;10b1表示右内盖;11表示弯管;12表示后尾板;13表示后轮;14表示后轮架;14a表示轴;15表示后挡泥板;16表示下支臂;16a表示花键轴;16b表示花键套;16c表示轴承;17表示座垫;18表示固定座;18a表示限位孔;19表示定位销;20表示左座垫支撑臂;21表示右座垫支撑臂;22表示把手座;23表示活动把手杆;24表示把手;25表示转把固定件;26表示转把活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4,一种折叠电动车,该折叠电动车包括把手总成、前叉总成、前轮7、车身、下支臂16、后轮总成、座垫支撑臂组与座垫总成,其中,把手总成连接在前叉总成的上部,把手总成包括把手座22、活动把手杆23、把手24、转把固定件25和转把活动件26,活动把手杆23与把手座22铰链连接,活动把手杆23可以折叠收缩;

前叉总成包括立管1和前叉2,立管1为中空结构,前叉2设在立管1内,立管1与前叉2之间通过前叉轴承2a相配合,前叉2的顶部与把手总成中的把手座22固定连接,转动把手总成即可带动前叉2转动,实现方向控制;所述的立管1外侧设有连接座3、前减震结构4和折叠定位机构5,折叠定位机构5包括滑套5a和磁吸式定位结构,滑套5a设在立管1的外侧,滑套5a可在立管1外侧自由滑动,滑套5a与车身铰链连接;磁吸式定位结构设在立管1与滑套2之间,当滑套2处于立管1上止点或下止点处时,滑套2与立管1之间通过磁吸作用而被定位在一起,所述的磁吸式定位结构包括磁环A5b、磁环B5c、磁环C5d和磁环D5e,其中磁环A5b设在滑套5a的顶部,磁环B5c设在滑套5a的尾部,磁环C5d设在立管1的上部,磁环D5e设在立管1的下部,滑套5a滑动至立管1上部,磁环A5b与磁环C5d磁性相吸,此时电动车处于折叠状态,滑套5a滑动至立管1的下部,磁环B5c与磁环D5e磁性相吸,此时电动车处于打开状态;连接座3设在立管1底部的外侧,连接座3的两侧设有铰链连接的脚踏6,脚踏6可以转动实现折叠与打开;所述的前减震结构4设在立管1下部外侧,前减震架构4包括压套4a、减震弹簧4b和弹簧保护套4c,减震弹簧4b套装在立管1的外侧,弹簧保护套4c设在减震弹簧4b的外侧起保护作用,压套4a设在减震弹簧4b上方,磁环D5e设在压套4a的内侧,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颠簸时,压套4a下压减震弹簧4b,利用减震弹簧4b的弹性收缩能力实现减震效果;前轮7与前叉2的底部相连接,前轮7上设有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前进,前挡泥板8设在前轮7上方;

下支臂16的一端与连接座3铰链连接,下支臂16的另一端与车身中部铰链连接并与座垫支撑臂组采用花键联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座垫支撑臂组包括左座垫支撑臂20与右座垫支撑臂21,下支臂16的一端设有花键轴16a,花键轴16a设在车身内且两端露出,花键轴16a的两端通过花键套16b分别与左座垫支撑臂20与右座垫支撑臂21相固定;

所述的座垫总成包括座垫17、固定座18和定位销19,座垫17与固定座18固定在一起,固定座18与座垫支撑臂组铰链连接在一起,座垫支撑臂组上设有孔C,固定座18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8a,定位销19与孔C、限位孔18a配合实现定位;所述的孔C20a设在左座垫支撑臂20上,所述的定位销19上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左座垫支撑臂20的内侧壁上,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定位销19的尾部,定位销3的尾部与固定座18上的限位孔18a相配合,往外拉动定位销19,弹簧被压缩,定位销19与固定座18分离,此时固定座18可以转动,调整固定座18至适当位置,定位销19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弹出并与限位孔18a配合定位;

所述的车身呈海豚型,包括壳体9、后撑臂10、弯管11和后尾板12,壳体9内设有空腔,电池置于空腔内;壳体9包括左壳体9a、右壳体9b、上盖9c和后盖9d,后盖9d包括左后盖9d1和右后盖9d2,左壳体9a上设有孔A,右壳体9b上设有孔B,孔A与孔B连通,下支臂16上的花键轴16a设在孔A与孔B内,花键轴16a的外侧设有轴承16c,花键轴16a通过轴承16c与壳体9实现铰链配合;上盖9c上设有插口9c1,插口9c1采用USB插口结构,插口9c1上设有插口盖9c2,插口9c1可用于外部设备的充电;后撑臂10固定在壳体9的尾部,后撑臂10包括左后撑臂10a和右后撑臂10b,左后撑臂10a的内侧设有左内盖10a1,所述的弯管11有两根,左后撑臂10与左内盖10a1的尾部与一根弯管11固定在一起,右后撑臂10b的内侧设有右内盖10b1,右后撑臂10b与右内盖10b1的尾部与另一个根弯管11固定在一起;弯管11的另一端与后尾板12相互固定;

所述的后轮总成包括后轮13、后轮架14和后挡泥板15,其中,后轮架14与车身的后尾板12固定在一起,后轮架14上设有轴14a,轴14a的两端与后轮13相连接,后挡泥板15设在后轮13的上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