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背门装配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425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背门装配辅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装配线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后背门装配辅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高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应用日益趋于成熟,汽车生产线节拍在向每分钟一台车迈进。如此快的生产节拍对白车身在调整线的装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较快的生产节拍会导致调整线的工位数的增加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第二,在调整线上,生产节拍越快,可以用来人工调整的时间越少,闭合件装配后与车身的匹配质量也就越难控制。对于闭合件在车身上的匹配而言,后背门因重量较大、匹配特征多等原因,导致后背门一直是调整线中的问题中的难点,因此急需一种减少人工调整量同时保证匹配质量的后背门装配机构。

以SUV车型后背门装配通常采用的装配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不借用任何辅助定位机构的人工装配方式;第二种是采用吊具加铰链装具的定位装配机构。

第一种装配方式是较为原始的调整线装配方式,主要存在缺陷:一是人工调整工作量较大,操作费劲,工作效率低;二是装配时间较长,不利于产能和节拍的提升;三是装配质量难以保证,且一致性无法控制。

第二种装配方式是适应现代化而产生的定位装配方式,虽然解决了人工劳动量的问题,但仍然存在缺陷:一是铰链装具结构复杂,灵活性较差,员工操作不方便,二是吊具加铰链装具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吊具的使用需在调整线铺设钢构,费用较高,三是铰链装具的调试周期较长,受车身精度及分总成精度的影响较大,一旦车身或分总成发生波动则装具需要花较长时间重新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背门装配辅具,以克服现有后背门装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灵活、成本低、占据空间小,又能保证后背门装配后与车身的匹配质量,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在车身或分总成出现精度波动时,可以快速做出调整的辅助装配机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后背门装配辅具,包括两个第一辅助装配模块和两个第二辅助装配模块;

两个所述第一辅助装配模块以车辆的轴向中线左右对称使用;两个所述第二辅助装配模块以所述车辆的轴向中线左右对称使用;

所述第一辅助装配模块包括手持手柄、侧围外板仿形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及第一磁铁;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内表面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外表面贴合,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内表面的形状由所述侧围的造型确定;

所述手持手柄与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固定于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及所述第三卡块均固定于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上;

所述第二辅助装配模块包括顶盖仿形块、第四卡块及第二磁铁;所述第四卡块固定于所述顶盖仿形块的端部;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顶盖仿形块的内表面上;所述顶盖仿形块的内表面与所述车辆的顶盖贴合,所述顶盖仿形块的内表面的形状由所述车辆的顶盖形状确定。

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三卡块及所述第四卡块均为L型,且均包括横向固定部及竖向作用部;

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及所述第三卡块的横向固定部均用于同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卡块的横向固定部用于同所述顶盖仿形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及所述第三卡块的所述竖向作用部的厚度均为所述车辆的侧围与后背门的分缝间隙的设计值;所述第四卡块的竖向作用部的厚度为所述顶盖与所述后背门的分缝间隙的设计值。

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及所述第三卡块的横向固定部均通过第一销钉及第一卡块固定螺栓与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卡块的横向固定部通过第二销钉及第二卡块固定螺栓与所述顶盖仿形块固定连接。

在所述顶盖仿形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纵向贯通的半圆槽口。

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所述顶盖仿形块、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三卡块及所述第四卡块的材质均为尼龙块。

在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与所述侧围外板仿形块之间均设置有可调垫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辅助装配模块和第二辅助装配模块的技术方案,操作简便灵活、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提高后背门装配后与车身的匹配质量的稳定性,减少人工调整量,降低劳动强度;在车身或分总成出现精度波动时,可以通过第一辅助装配模块上的可调垫片来调节卡块位置,确保后背门装配对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背门装配辅具使用示意图;

图2为第一辅助装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持手柄与侧围外板仿形块连接示意图;

图4为卡块与侧围外板仿形块连接示意图;

图5为第一辅助装配模块应用示意图;

图6为第二辅助装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图6的运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第一辅助装配模块,02第二辅助装配模块,1手持手柄,2侧围仿形块,3第一卡块,4第二卡块,5第三卡块,6可调节垫片,7第一卡块固定螺栓,8第一销钉,9磁铁固定螺栓,10第一磁铁,11手柄固定螺栓,12后背门,13侧围,14分缝线,15顶盖仿形块,16半圆槽口,17第四卡块,18圆形磁铁固定螺栓,19第二销钉,20第二卡块固定螺栓,21第二磁铁,22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背门装配辅具,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两个第一辅助装配模块01和两个第二辅助装配模块02两部分。

两个第一辅助装配模块以车辆的轴向中线左右对称使用;两个第二辅助装配模块以车辆的轴向中线左右对称使用;以车身外观特征为定位,延伸相应的卡块到侧围13和后背门12以及顶盖22和后背门12的配合间隙之间,以此来实现后背门装配快速对中,并保证后背门与周边配合单位之间的间隙值。

在本实施例中,内表面是指与车辆侧围或顶盖相接触的表面,与内表面相对的表面为外表面。

第一辅助装配模块01包括手持手柄1、侧围外板仿形块2、第一卡块3、第二卡块4、第三卡块5及第一磁铁10;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内表面与车辆的侧围外表面贴合,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内表面的形状由侧围的造型确定,各卡块的延伸长度根据侧围与后背门的分缝位置而定。

手持手柄与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外表面通过手柄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第一磁铁由磁铁固定螺栓9固定于侧围外板仿形块的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为圆形磁铁;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均固定于侧围外板仿形块上;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的横向固定部均通过第一销钉8及第一卡块固定螺栓7与侧围外板仿形块固定连接。

手持手柄、侧围外板仿形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均用尼龙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在保证第一辅助装配模块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对车身钣金的损伤。

如图5所示的线条为侧围与后背门的分缝线14,使用第一辅助装配模块进行后背门装配时,将侧围仿形块与侧围贴合,第一卡块与侧围的尾灯的分缝边界贴合,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分别与侧围和后背门配合的两段分缝线贴合,圆形第一磁铁与侧围钣金吸附后,可保证第一辅助装配模块不会受重力而掉落,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辅助装配模块的固定。

第二辅助装配模块02包括顶盖仿形块15、第四卡块17及第二磁铁21;第四卡块通过第二卡块固定螺栓20固定于顶盖仿形块的端部;第二磁铁通过圆形磁铁固定螺栓18固定于顶盖仿形块的内表面上;顶盖仿形块的内表面与车辆的顶盖22贴合,顶盖仿形块的内表面的形状由车辆的顶盖形状确定。

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及第四卡块均为L型,且均包括横向固定部及竖向作用部。

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的横向固定部均用于同侧围外板仿形块固定连接;第四卡块的横向固定部用于同顶盖仿形块固定连接。

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的竖向作用部的厚度均为车辆的侧围与后背门的分缝间隙的设计值;第四卡块的竖向作用部的厚度为顶盖与后背门的分缝间隙的设计值。

第四卡块的横向固定部通过第二销钉及第二卡块固定螺栓20与顶盖仿形块固定连接。

在顶盖仿形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纵向贯通的半圆槽口16,便于手提和操作。

侧围外板仿形块、顶盖仿形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及第四卡块的材质均为尼龙块。

在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第三卡块与侧围外板仿形块之间均设置有可调垫片6。使用第二辅助装配模块进行后背门装配时,将顶盖仿形块与顶盖贴合,第四卡块与顶盖和后背门的分缝边界贴合,第二磁铁与顶盖钣金吸附后,可以保证第二辅助装配模块不会在顶盖上随意滑动,这样就实现了第二辅助装配模块的固定。

如图1所示,第一辅助装配模块和第二辅助装配模块各两个,对称使用固定后,就可以进行后背门的装配。首先将铰链用定位螺栓固定在后背门上,人工或运用吊具将后背门放置到后背门门洞区域,再将后背门推至与第一辅助装配模块和第二辅助装配模块上的各个卡块相接触,再将铰链与车身上的安装点用螺栓打紧。可以快速实现后背门装配对中,并保证与顶盖配合的间隙,避免出现后背门装配后左右间隙一边大一边小,以及与顶盖配合间隙平行度差的问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