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35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行李车。



背景技术:

行李车为供旅客运送行李、包裹的车辆,生活中常用的可以辅助搬运货物和个人行李的手拉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54818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包括:底架;立架,底架的一端与立架连接;主轮,与立架的下端可枢转地连接;辅助轮,通过支架与立架可枢转地连接;扣式结构,包括与立架可枢转连接的第一端和用于扣住支架的第二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底架为一个平台,在实际使用情况中,会在底架上放置不同体积大小的物品,有时候放置的物品随体积小却质量大,此时较小的物件在被拖动过程中,可能会从底架上滑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行李车,通过设置滑动连接于底架的阻挡件以及阻挡件之间的限位件,实现了底架能够对小体积的物品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其从底架上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行李车,包括底架和拉杆,所述底架设有呈相对设置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滑动连接于底架实现对物件的固定限位,所述阻挡件之间连接有用于限位物件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底架上放置体积较小的物件时,能够利用在底架上滑动的阻挡件来对物件进行夹紧固定,并且再结合阻挡件之间的限位件,从而能够对物件的多个方位进行限位固定,使小体积的物件在拖动过程中,不会在底架上随意移动甚至从底架上滑落下来;滑动连接的方式,能够使阻挡件来适应多种小体积的物品,使阻挡件直接抵触到物件来实现限位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架设有与其宽度方向呈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阻挡件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阻挡件铰接于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轨对阻挡件的移动进行了一个导向限位,使两个相对的阻挡件能够相对运动,从而对物件起到固定限位作用;套筒和阻挡件的铰接作用,能够依据物件形状的不同来改变阻挡件的角度,从而可以使不同的物件都能够顺利地放置在底架上,并且可以使阻挡件更好地对物件起到固定作用;铰接的阻挡件,还能在底架上放置较大体积的物件时,可以将物件超出底架的部分进行往上抬升,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物件碰触到地面而发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件与套筒之间设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扭簧提供阻挡件对物件的一个抵触夹紧力,从而提高物件放置在底架上的稳定性,使物件不会在底架上移动或者直接滑落于底架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抵触于套筒实现推动套筒向物件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块在滑轨上的螺纹连接方式,使驱动块能够沿着滑轨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就能对套筒实现一个沿滑轨轴向的推力,从而就能带着阻挡件往物件的方向进行运动,对较小体积的物件起到良好的夹紧固定作用;并且螺纹连接的方式对套筒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套筒在滑轨上随意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为弹性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当相对的阻挡件相向运动或者背离运动时,限位件可以始终保持连接于两个阻挡件之间不断开,从而对物件起到持续的限位作用,不会使物件从底架上滑落,并且能够形变的特性还能适应不同体积物件的放置,不会被限位件所限制了底架能够放置物件的有效表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阻挡件远离底架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待呈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物件的上方也起到一个包紧限位作用,从而就能提高物件在底架上的放置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带设有公插扣,所述第二连接带设有母插扣,所述公插扣与母插扣呈嵌设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为弹性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行李时,能够先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断开,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放置物件,之后,再利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弹性形变作用,对行李起到包裹作用,使第一、第二连接带端部的公插扣和母插扣进行插接,从而完成两个加长件两端的连接,使行李的包裹固定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底架上可以相对或者背离滑动的阻挡件和连接于阻挡件之间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限位件,还有两个阻挡件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在使物件放置到底架上时,能够对物件的多个方位都进行限位固定作用,从而避免物件会从底架表面发生滑落,使体积较小的物件可以被稳定地固定在底架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架;11、支撑条;2、拉杆;3、阻挡件;4、限位件;5、滑轨;51、螺纹段;6、套筒;7、扭簧;8、驱动块;9、第一连接带;91、公插扣;10、第二连接带;101、母插扣;12、滑轮;1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新型行李车,包括一个呈“门”字形的底架1,底架1的中间横跨有若干互相呈平行设置的支撑条11;在底架1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有滑轮12,并且底架1向上延伸有一个可折叠的拉杆2;底架1在背离拉杆2的一侧铰接有一个支撑架13。

为了更加稳定地在底架1表面放置较小体积的物件,在底架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两根呈平行设置的滑轨5,且滑轨5与底架1的宽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在滑轨5轴向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段51,在螺纹段51上均穿设且螺纹连接有一个圆形驱动块8;与驱动块8呈抵触设置有一个穿设于导轨的套筒6,在驱动块8的驱动推动下,套筒6能够沿着滑轨5的轴向进行移动;在套筒6上连接有扭簧7,扭簧7的另一端里连接有呈“门”字形的阻挡件3,在底架1宽度方向两端的阻挡件3呈相对设置;阻挡件3能够和套筒6呈铰接效果,并且利用扭簧7的作用而可以使两个阻挡件3往相向的方向进行翻转;在两个阻挡件3背离底架1一侧边分别向上延伸有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均优选为具有形变能力的弹性带,且第一连接带9远离阻挡件3的一端设有公插扣91,第二连接带10远离阻挡件3的一端设有母插扣101,公插扣91和母插扣101呈嵌设设置。

在两个相对的阻挡件3之间且位于阻挡件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限位件4,限位件4优选为具有形变能力的弹性带,从而对物件沿着底架1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固定限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放置较小体积的物件时,先使公插扣91和母插扣101相互分离,两个阻挡件3克服扭簧7的回复力实现相互分离;先将物件置于底架1的表面,再将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对物件的上表面进行固定包紧,从而再凭借公插扣91和母插扣101实现两根连接带的可拆卸连接;接着旋转驱动块8,使其抵触到套筒6的端面,从而带动两个阻挡件3相向运动,并且对物件起到一个良好的抵触夹紧力,再凭借阻挡件3之间的限位件4,对物件的另外两个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其从底架1上滑落或者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