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V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抱死的V刹。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现代人们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具有绿色节能、方便快捷等优点。常用的自行车刹车器包括碟刹和V刹,与碟刹相比,V刹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传统的刹车块为橡胶块结构,刹车时利用闸线带动刹臂两端的刹车块抱紧车轮的钢圈,利用钢圈与刹车块之间的摩擦力使车逐渐停下。当用力过大时会出现抱死情况,即车轮与刹车块相对静止状态,车轮与地面相对运动状态;当车速过快出现抱死情况会导致驾驶者摔倒。此外,由于散热不佳,当长距离制动摩擦时会导致摩擦面过热从而产生制动力衰减或丧失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刹车块的寿命影响很大,也容易使钢圈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抱死的V刹,目的是:解决刹车时用力过大容易使轮胎抱死的问题,以及长距离制动时散热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抱死的V刹,包括两个刹臂、传动复位机构、两个刹车块;所述两个刹臂下端相对的内侧分别安装刹车块,所述刹臂的上端与传动复位机构连接;所述刹车块包括刹盒和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刹盒内,刹盒为盒体结构,开口的一侧设置防止滚珠滑落的凸起,刹盒的盒体内部深度大于滚珠半径小于滚珠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刹盒与开口方向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通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滚珠有3个;
作为优选,所述刹盒和滚珠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将刹车块设计成刹盒和滚珠的机构,刹车时,滚珠与车轮之间为滚动摩擦,当继续用力时滚轮被压紧不能滚动,并相对刹盒滚珠向前滑动,减少了车轮与刹车块相对静止的可能性;即使当车速快时,也不会因为用力过大,出现立即抱死的情况,减少了驾驶者的危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传统的刹车块进行改进,使其在用力刹车时,减少车轮抱死的可能,由于刹盒与滚珠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在刹盒的表面设有通风孔,使刹车块与钢圈摩擦产生的热量尽快疏散,减少因为散热不佳对刹车块及钢圈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刹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刹盒表面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刹臂,2-传动复位机构,3刹车块,31-刹盒,32-滚珠,311-凸起,312-通风孔,4-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防抱死的V刹,包括两个刹臂1、传动复位机构2、两个刹车块3;所述两个刹臂1下端相对的内侧分别安装刹车块3, 所述刹臂1的上端与传动复位机构2连接,所述的传动复位机构2用于控制刹臂1向内收紧,从而使刹车块3与钢圈4接触产生摩擦完成制动,在制动完成后,松开刹车,刹臂1复位,即带动刹车块3逐渐远离钢圈4。
所述刹车块3包括刹盒31和滚珠32,所述滚珠32设置在刹盒31内,滚珠32有3个,刹盒31为盒体结构,开口的一侧设置防止滚珠滑落的凸起311。刹盒的盒体内部深度大于滚珠半径小于滚珠的直径。所述刹盒31和滚珠32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如图3所示的,所述刹盒31与开口方向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通风孔312。通风孔312是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在刹车块3与钢圈4摩擦时,会产生热量,如不尽快将热量散去会影响刹车块及钢圈4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将刹车块3设计成刹盒31和滚珠32的机构,刹车时,滚珠32与车轮钢圈4之间为滚动摩擦,当继续用力时滚轮32被压紧不能滚动,并相对刹盒31,滚珠32向前滑动,减少了车轮钢圈4与刹车块3相对静止的可能性;即使当车速快时,也不会因为用力过大,出现立即抱死的情况,减少了驾驶者的危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