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52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行车后车架。



背景技术:

后架是自行车上会用到的工具,通过后架可以载物或者载人,但是现在用到的后架没有缓冲效果,所以设计一种自行车后车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后车架,装置具有缓冲效果,有助于载人或者载物时不颠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行车后车架,包括本体、斜架、支架、斜支架、外套、盲孔Ⅰ、弹簧Ⅰ、活动件、限位杆、弹簧Ⅱ、限位杆槽、凹槽、限位螺钉、上连杆、下连杆、盲孔Ⅱ和弹簧Ⅲ,装置具有缓冲效果,有助于载人或者载物时不颠簸。

斜架设置在本体的一端,支架安装在本体上,斜支架的一端与本体相连接,斜支架的另一端与支架相连接;活动件的上端与支架相连接,活动件的下端与限位杆相连接,外套套装在支架上,盲孔Ⅰ设置在外套上,弹簧Ⅰ的上端与盲孔Ⅰ相连接,弹簧Ⅰ的下端与活动件相连接,弹簧Ⅱ的上端与活动件相接触,弹簧Ⅱ的下端与盲孔Ⅰ相接触,凹槽设置在活动件上,限位螺钉安装在外套上,并且与凹槽相接触;上连杆与本体活动连接,盲孔Ⅱ安装在下连杆上,上连杆与盲孔Ⅱ活动连接,弹簧Ⅲ的一端与上连杆相接触,弹簧Ⅲ的另一端与盲孔Ⅱ相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所述的支架、外套、盲孔Ⅰ、弹簧Ⅰ、活动件、限位杆、弹簧Ⅱ和限位杆槽共中心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所述的上连杆、下连杆、盲孔Ⅱ和弹簧Ⅲ共中心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所述的本体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后车架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后车架,装置具有缓冲效果,有助于载人或者载物时不颠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斜架2;支架3;斜支架4;外套5;盲孔Ⅰ6;弹簧Ⅰ7;活动件8;限位杆9;弹簧Ⅱ10;限位杆槽11;凹槽12;限位螺钉13;上连杆14;下连杆15;盲孔Ⅱ16;弹簧Ⅲ17。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行车后车架,包括本体1、斜架2、支架3、斜支架4、外套5、盲孔Ⅰ6、弹簧Ⅰ7、活动件8、限位杆9、弹簧Ⅱ10、限位杆槽11、凹槽12、限位螺钉13、上连杆14、下连杆15、盲孔Ⅱ16和弹簧Ⅲ17,装置具有缓冲效果,有助于载人或者载物时不颠簸。

斜架2设置在本体1的一端,支架3安装在本体1上,斜支架4的一端与本体1相连接,斜支架4的另一端与支架3相连接,本体1用于载物或者载人,支架3用于装置的支撑,斜支架4用于加固支架3的支撑。

活动件8的上端与支架3相连接,活动件8的下端与限位杆9相连接,外套5套装在支架3上,盲孔Ⅰ6设置在外套5上,弹簧Ⅰ7的上端与盲孔Ⅰ6相连接,弹簧Ⅰ7的下端与活动件8相连接,弹簧Ⅱ10的上端与活动件8相接触,弹簧Ⅱ10的下端与盲孔Ⅰ6相接触,凹槽12设置在活动件8上,限位螺钉13安装在外套5上,并且与凹槽12相接触,弹簧Ⅰ7的设置一直给活动件8一个向下的力,弹簧Ⅱ10的设置一直给活动件8一个向上的力,即不载人又不载物时,活动件8位于中间位置,当载人或者载物时,弹簧Ⅰ7向上拉活动件8,弹簧Ⅱ10向上推动活动件8,使得本体1在运动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效果好。

上连杆14与本体1活动连接,盲孔Ⅱ16安装在下连杆15上,上连杆14与盲孔Ⅱ16活动连接,弹簧Ⅲ17的一端与上连杆14相接触,弹簧Ⅲ17的另一端与盲孔Ⅱ16相接触,弹簧Ⅲ17的设置使得上连杆14与下连杆15的位置可以变化,起到缓冲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架3、外套5、盲孔Ⅰ6、弹簧Ⅰ7、活动件8、限位杆9、弹簧Ⅱ10和限位杆槽11共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连杆14、下连杆15、盲孔Ⅱ16和弹簧Ⅲ17共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本体1的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的强度大,承力能力强。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