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手把管以及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218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手把管以及摩托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手把管以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在人们的出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摩托车一般采用的是手持式车把手,而手持式车把手的主要构成部件就包括手把管。

当前的摩托车的手把管一般是采用橡胶塞头堵住手把管的管口,进一步地,是采用橡胶套将车把手的末端整个一并套住,但是经发明人调研发现,采用橡胶塞头会出现橡胶塞不稳固,出现掉落的现象,从而影响摩托车的美观,而采用橡胶套同样会出现套不稳而掉落的现象,且橡胶套易老化,长期使用亦会出现掉落的现象,影响摩托车的美观。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带有稳定、不会掉落的堵塞装置的手把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手把管,其管口安装有不易掉落的堵塞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稳定,不会掉落从而影响美观。

本实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该摩托车手把管的摩托车,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管的堵塞装置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手把管,包括呈中空管状的管体和堵塞装置,其中管体包括连接部和两个手持部,两个手持部分别设置于连接部的两端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上固定设置有仪表连接块和车架连接块,仪表连接块与一仪表盘连接,车架连接块与一车架连接。而堵塞装置包括堵块和装饰件,堵块与手持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并堵塞住管体的管口,不易掉落,装饰件与堵块连接,装饰件起到装饰作用。

进一步地,堵块上设置有一螺纹通孔,管体的手持部的内腔通过螺纹通孔与外界空间连通,而装饰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饰本体和螺纹轴,螺纹轴与螺纹通孔相配合,装饰件通过螺纹轴与堵块可拆卸连接,起美观的作用。

进一步地,装饰本体与螺纹轴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套,防护套套设于手持部靠近堵块的一端,防止雨水等进入螺纹通孔,从而造成螺纹连接处的锈蚀。

进一步地,两个手持部在与堵块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孔,手持部通过焊接孔与堵块焊接。

进一步地,仪表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仪表盘通过第一连接通孔与仪表连接块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与两个手持部一体成型,管体呈对称结构,同时车架连接块呈对称结构,且手把管的对称面与车架连接块的对称面共面。

进一步地,车架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且第二连接通孔的中心线与车架连接块的对称面共面,车架连接块与车架通过第二连接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手持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手把管的内腔通过第三连接通孔与外界空间连通,且手持部在两个第三连接通孔处均连接有后视装置。

进一步地,两个第三连接通孔均为腰型孔,而后视装置包括连接轴和后视镜,其中连接轴的一端与后视镜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三连接通孔,并与第三连接通孔活动连接,连接轴可在第三连接通孔内活动,从而调节后视镜的可视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和摩托车手把管,其中摩托车手把管包括呈中空管状的管体和堵塞装置,管体包括连接部和两个手持部,两个手持部分别设置于连接部的两端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上固定设置有仪表连接块和车架连接块,仪表连接块与一仪表盘连接,车架连接块与摩托车本体连接。而堵塞装置包括堵块和装饰件,堵块与手持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并堵塞住管体的管口,不易掉落,装饰件与堵块连接,装饰件起到装饰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手把管,安装在摩托车上,管体呈中空管状,使用时双手紧握两个手持部,而两个手持部分别设置于连接部的两端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上固定设置有仪表连接块和车架连接块,仪表连接块与一仪表盘连接,车架连接块与一车架连接。而堵塞装置包括堵块和装饰件,堵块与手持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并堵塞住管体的管口,装饰件与堵块连接,装饰件起到装饰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在手持部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堵塞装置,用以堵塞住管体的管口,且不易掉落,也防止了长期使用造成堵塞装置老化而掉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带有上述摩托车手把管的摩托车,该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摩托车手把管自由端固定设置有堵塞装置,该堵塞装置不易掉落,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摩托车手把管的堵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摩托车手把管的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摩托车手把管与后视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摩托车手把管手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的堵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摩托车手把管;120-管体;122-连接部;1222-仪表连接块;1223-第一连接通孔;1224-车架连接块;1225-第二连接通孔;1226-焊接块;124-手持部;1242-焊接孔;1244-第三连接通孔;1246-手握装置;126-后视装置;1262-连接轴;1264-后视镜;1266-橡胶挡盖;140、240-堵塞装置;142、242-堵块;1422、2422-螺纹通孔;144、244-装饰件;1442、2442-装饰本体;1444、2444-螺纹轴;2446-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100,包括呈中空管状的管体120和堵塞装置140,堵塞装置140与管体120的两端固定连接。

其中管体120呈M型,包括连接部122和两个手持部124,两个手持部124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部122的两端并与连接部122固定连接,连接部122上固定设置有仪表连接块1222和车架连接块1224,仪表连接块1222与车架连接块1224分设与连接部122的两侧,仪表连接块1222与一仪表盘(图未示)连接,车架连接块1224与一车架(图未示)连接。

堵塞装置140包括堵块142和装饰件144,堵块142与手持部124的自由端焊接并堵塞住管体120的管口,不易掉落,装饰件144与堵块142连接,装饰件144起到装饰作用。

参见图2,堵块142上设置有一螺纹通孔1422,管体120的手持部124的内腔通过螺纹通孔1422可与外界空间连通,而装饰件144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饰本体1442和螺纹轴1444,螺纹轴1444与螺纹通孔1422相配合,装饰件144通过螺纹轴1444与堵块142可拆卸连接,将手持部124的管口完全堵住,同时装饰件144起美观的作用。

两个手持部124在与堵块14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孔1242,手持部124通过焊接孔1242与堵块142焊接,在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孔1242进行打磨处理。

参见图3,仪表连接块1222焊接在连接部122的一侧,并向手持部124延伸出一焊接块1226,该焊接块1226与手持部124焊接,以此来增强连接部122与手持部124整体的强度。仪表连接块12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1223,仪表盘通过第一连接通孔1223与仪表连接块1222可拆卸连接。

连接部122与两个手持部124一体成型,管体120呈左右对称结构,对称面位于连接部122的中心。同时车架连接块1224也呈对称结构并位于连接部122的中部,且管体120的对称面与车架连接块1224的对称面共面,保证了摩托车手把管100安装在车架上时的平衡性。

车架连接块1224焊接在连接部122的另一侧,车架连接块122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1225,且第二连接通孔1225的中心线与车架连接块1224的对称面共面,车架连接块1224与车架通过第二连接通孔1225固定连接,保证了车架连接在车架连接块1224上时摩托车手把管100的手握平衡性。

参见图4,两个手持部124在靠近连接部12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1244,手持部124的内腔通过第三连接通孔1244与外界空间连通,且手持部124在两个第三连接通孔1244处均连接有后视装置126。

其中两个第三连接通孔1244均为腰型孔,而后视装置126包括连接轴1262和后视镜1264。其中连接轴1262的一端与后视镜1264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三连接通孔1244,并与第三连接通孔1244活动连接。同时在连接轴1262与第三连接通孔1244连接处设置有一橡胶挡盖1266,遮挡住第三连接通孔1244,防止雨水或其他杂物通过第三连接通孔1244进入手持部124的内腔。连接轴1262可在第三连接通孔1244内活动,从而调节后视镜1264的可视角度。而连接轴1262与后视镜1264连接处为活动连接,后视镜1264可饶连接轴1262转动,增大了后视镜1264的角度调节范围,方便使用者进行适当的调节。

参见图5,在手持部124的外周面设置有手握装置1246,在本实施例中,手握装置1246为套设于手持部124的橡胶套,在手握装置1246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花纹,以增加手握时的摩擦力,防止手握时脱把。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手握装置1246的材料并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橡胶,也可以是塑料或者其他一些高分子材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手把管100,安装在摩托车上,管体120呈中空管状,使用时双手紧握两个手持部124上的手握装置1246,而两个手持部124分别设置于连接部122的两端并与连接部122固定连接,连接部122上固定设置有仪表连接块1222和车架连接块1224,仪表连接块1222与一仪表盘连接,车架连接块1224与一车架连接。而堵块142通过焊接孔1242焊接手持部124的自由端并堵塞住管体120的管口,装饰件144与堵块142连接,装饰件144起到装饰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100,在手持部124的自由端焊接有堵块142,堵块142连接有装饰件144,用以堵塞住管体120的管口,且不易掉落,也防止了长期使用造成堵塞装置140老化而掉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手把管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主要的区别在于堵塞装置240的不同。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手把管100,包括管体120和堵塞装置240,管体120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22与手持部124,其中堵塞装置240包括堵块242和装饰件244,堵块242与手持部124的管口固定连接,装饰件244与堵块242连接。

在手持部124的管口处的内周面处设置有内螺纹,堵块242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堵块242与手持部124的管口配合,堵块242与手持部124通过螺纹连接。在堵块242上设置有螺纹通孔2422,手持部124的内腔通过螺纹通孔2422与外界空间连通,而装饰件244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轴2444与装饰本体2442,其中螺纹轴2444与螺纹通孔2422配合。装饰本体2442上固定设置有一防护套2446,当装饰本体2442安装在堵块242上,而堵块242安装在手持部124的管口上时,防护套2446可套设在手持部124的外周面,有效地防止了雨水或者其他杂物进入螺纹连接处,减少了螺纹连接处出现锈蚀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手把管100,安装在摩托车上,两个手持部124分别设置于连接部122的两端并与连接部122固定连接,而堵块242与手持部124的管口通过螺纹连接,同时装饰件244与堵块242通过螺纹连接,而装饰件244上设置有防护套2446,防护套2446可套设在手持部124靠近自由端的外周面。本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手把管100,在手持部124的自由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块242,堵块242通过螺纹连接有装饰件244,用以堵塞住管体120的管口,且不易掉落,也防止了长期使用造成堵塞装置240老化而掉落,而在装饰件244上设置有防护套2446,当堵塞装置240安装在手持部124上时,防护套2446可套设于手持部124靠近自由端的外周面,有效地防止了雨水或者其他杂物进入螺纹连接处,减少了螺纹连接处出现锈蚀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