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桥总成转运防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4057发布日期:2018-07-11 00:1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桥总成转运防晃装置。



背景技术:

轿车的后桥总成一般由横梁、纵臂、衬套和弹簧座等部件构成,在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纵臂,该纵臂由圆管制成,纵臂的一端焊接衬套,另一端焊接弹簧座。目前,后桥总成焊接成型后,还需要经过钻孔去毛刺、热处理、电镀等工序,这些工序通常在不同的车间进行,因此必须借助转运车来进行周转。现有的转运车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对后桥总成定位的可靠性差,在转运过程中后桥总成容易发生晃动,极易造成表面碰伤。特别是在不平整的地面转运时,因颠簸较大后桥总成有可能从转运车上跌落,既影响转运的效率,又有返工重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转运防晃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后桥总成转运防晃装置,在底架底部的四个角处安装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侧架,该侧架的底部与底架相固定,在右边一个侧架下部的左侧设有悬臂,所述悬臂的左侧从前往后设置多个支板,各支板与悬臂相固定,且每个支板上均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为上小下大的两段式圆柱,在所述底架的左部和右部各设置一个支撑梁,这两个支撑梁相对称,各支撑梁上从前往后固定多个立柱,每个立柱的顶部均设有定位盒,该定位盒中嵌装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由橡胶制成,并在定位块上开有“U”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个内侧壁为竖直平面,另一个内侧壁为斜面,且定位槽的两个内侧壁之间具有30-35度的夹角;

在两个侧架上端的内侧均设有摆臂,左右两边的摆臂相对称,所述摆臂前后端的根部通过销子与侧架上对应设置的支耳铰接,各摆臂的前后侧均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上端与摆臂悬空端侧面上设置的第一小柱挂接,拉簧的下端与侧架上对应设置的第二小柱铰接,在两个摆臂悬空端的相对面从前往后设有多个压块,所述压块为圆弧形,压块的弧顶与摆臂固定连接,在压块内设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橡胶垫。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梁通过立柱支撑的两列定位盒配对使用,右边一列定位盒与其右下方的定位柱一一对应,组成后桥总成的定位装置。每组配对的左右两个定位盒通过定位块共同支撑轿车后桥总成的横梁,使横梁卡入定位块上开设的定位槽中,该定位槽的形状与横梁的截面相适配,能够确保横梁与定位块结合紧密,定位块采用橡胶制成,不会损伤横梁的表面;横梁一端的纵臂的端口正好套入定位柱,这样在两个定位块及定位柱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确保了后桥总成在转运车上定位的可靠性。

摆臂、拉簧和压块等组成压紧装置,当后桥总成由定位装置支撑好以后,用手扳动左右两边的摆臂,使两边的摆臂朝着相对的方向翻转,直至压块压迫在后桥总成对应端的衬套上。压块为圆弧形,与衬套相适配,这样压块与衬套接触的面积大,对衬套施加的压力均匀、可靠。压块通过橡胶垫与衬套接触,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以防止衬套表面发生损伤。拉簧在摆臂处于初始位置以及处于翻转压紧位置时均呈拉伸状态,这样在摆臂翻转或复位的过程中,一旦绕过拉簧的平衡点,拉簧即可起到助力的作用,使摆臂运动更快捷,并且压块压住衬套以后,在拉簧弹力的作用下,压块对衬套施加的压紧力持续而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装置和压紧装置的配合,能有效防止后桥总成发生晃动,更不会发生后桥总成从转运车上跌落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转运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及装配,生产成本较低,操作便捷,并且一次转运后桥总成的数目能提高1-2个。

为了便于选材,确保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所述底架为框架结构,并由矩管焊接而成。

所述侧架由前后两根相互平行的立管和连接在两根立管中部之间的纵管构成,侧架为“H”形,并在两个侧架后端的上部之间连接有横管。以上结构一方面侧架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另一方面,两边的侧架通过后边上部的横管连为一体,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从前方上下料。

为了便于选材,确保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所述支撑梁为平顶的“∩”形,并由方管制成,支撑梁前后端的底部与底架相焊接。

为了使压块及橡胶垫安装牢靠,同一边两相邻压块之间的距离相等,该压块与摆臂相焊接,所述橡胶垫与压块粘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省力,通过拉簧提供弹力使压块压迫在后桥总成的衬套上,配合定位装置能够使后桥总成在转运车上定位可靠,有效防止了后桥总成发生晃动及跌落,并且保证了转运过程中后桥总成不会发生碰伤,大大提高了转运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盒及定位块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轿车后桥总成的转运车具有底架1,该底架1为矩形框架结构,并由矩管焊接而成。在底架1底部的四个角处安装滚轮2,以便于转运车移动。在底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侧架3,该侧架3为“H”形,由前后两根相互平行的立管3a和连接在两根立管3a中部之间的纵管3b构成,立管3a垂直于底架1,立管3a的底端与底架1相焊接。纵管3b垂直于立管3a,纵管3b的端头与对应的立管3a相焊接。在两个侧架3后端的上部之间连接有横管3c,横管3c的端部与对应侧架3的后面一根立管3a相焊接。

如图1、图2所示,在右边一个侧架3下部的左侧设有悬臂4,悬臂4从前往后延伸,且悬臂4的前后两端与侧架3对应的立管3a相焊接。在悬臂4的左侧从前往后设置多个支板5,各支板5与悬臂4相固定,支板5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四个,两相邻支板5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每个支板5上均设有定位柱6,该定位柱6为上小下大的两段式圆柱,定位柱6垂直于支板5,两者相焊接固定。

如图1、图2所示,在底架1的左部和右部各设置一个支撑梁7,这两个支撑梁7相对称。支撑梁7为平顶的“∩”形,并由方管制成,支撑梁7前后端的底部与底架1相焊接。在每个支撑梁7上从前往后固定多个立柱8,立柱8的数目本实施例也优选为四个。每个立柱8的顶部均焊接有定位盒9,定位盒9高于定位柱6,该定位盒9中嵌装定位块10,定位块10由橡胶制成,并在定位块10上开有“U”形的定位槽10a。定位槽10a的一个内侧壁为竖直平面,另一个内侧壁为斜面,且定位槽10a的两个内侧壁之间具有30-35度的夹角。

如图1所示,在两个侧架3上端的内侧均设有摆臂11,左右两边的摆臂11相对称。摆臂11前后端的根部通过销子12与侧架3上对应设置的支耳13铰接,支耳13焊接在侧架3的立管3a上。各摆臂11的前后侧均设有拉簧14,拉簧14的上端与摆臂11悬空端侧面上设置的第一小柱15挂接,拉簧14的下端与侧架3上对应设置的第二小柱16铰接。在两个摆臂11悬空端的相对面从前往后设有多个压块17,压块17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四个,同一边两相邻压块17之间的距离相等。压块17为圆弧形,压块17的弧顶与摆臂11相焊接,在压块17内设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橡胶垫,橡胶垫与压块17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两个支撑梁7通过立柱8支撑的两列定位盒9配对使用,右边一列定位盒9与其右下方的定位柱6一一对应。每组配对的左右两个定位盒9通过定位块10共同支撑轿车后桥总成的横梁,使横梁卡入定位块10上开设的定位槽10a中,该定位槽10a的形状与横梁的截面相适配,能够确保横梁与定位块10结合紧密,定位块采用橡胶制成,不会损伤横梁的表面;横梁一端的纵臂的端口正好套入定位柱6,这样在两个定位块10及一个定位柱6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确保了对后桥总成在转运车上支撑的稳固性。

车后桥总成支撑好以后,用手扳动左右两边的摆臂11,使两边的摆臂11朝着相对的方向翻转,直至压块17压迫在后桥总成对应端的衬套上。压块17通过橡胶垫与衬套接触,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以防止衬套表面发生损伤。拉簧14处于拉伸状态,在拉簧14弹力的作用下,压块17对衬套施加的压紧力持续而稳定,能有效防止后桥总成发生晃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