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骨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747发布日期:2018-09-21 23:4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骨架及具有该车身骨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及碰撞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对车身骨架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优异、碰撞性能好的车身骨架,以提升车辆整车性能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骨架,该车身骨架能提升车辆刚度及碰撞性能,且能够阻挡异物进入车内,减少车辆噪音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骨架,包括两个A柱、前围板、前围上盖板和两个补板,所述前围板的上边缘连接于所述前围上盖板,所述前围上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A柱,所述前围板的侧边缘与对应的A柱、以及所述前围上盖板围成开口,所述补板的边缘分别与对应的A柱、所述前围上盖板和所述前围板相连以封闭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补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补板一体冲压成型。

可选地,所述补板包括主板和形成在该主板一侧边缘的翻边,所述翻边连接到所述A柱上。

可选地,所述翻边与所述主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形成有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布在所述主板上。

可选地,所述补板与对应的A柱、所述前围板的侧边缘和所述前围上盖板均为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骨架还包括地板横梁和两个门槛梁,所述地板横梁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所述门槛梁,所述前围板的下边缘连接于所述地板横梁,所述A柱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门槛梁。

通过设置补板封闭住对应的A柱、前围上盖板和前围板的侧边缘形成的开口,将上述零部件连接为整体,从而提升了车身骨架前部的刚度及结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车辆整体的碰撞性能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可防止风沙、雨雪等异物通过该开口进入到车内;再一方面可以减少车辆噪音污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骨架。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骨架中,补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骨架中,补板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A柱 2 门槛梁

3 地板横梁 4 前围板

5 补板 51 主板

52 翻边 53 加强肋板

54 加强筋 6 前围上盖板

7 风挡边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身骨架,包括两个A柱1、前围板4、前围上盖板6和两个补板5,前围板4的上边缘连接于前围上盖板6,前围上盖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A柱1,前围板4的侧边缘与对应的A柱1、以及前围上盖板6围成开口,补板5的边缘分别与对应的A柱1、前围上盖板6和前围板4相连以封闭该开口。

具体地,前围上盖板6的左端部连接于车身左侧的A柱1,右端部连接于车身右侧的A柱1,前围上盖板6、车身左侧的A柱1与前围板4的左侧边缘围成一个开口;前围上盖板6、车身右侧的A柱1与前围板4的右侧边缘也围成一个开口;两个补板5分别用于封闭上述两个开口。

这样,通过设置补板5封闭住对应的A柱1、前围上盖板6和前围板4的侧边缘形成的开口,将上述零部件连接为整体,从而提升了车身骨架前部的刚度及结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车辆整体的碰撞性能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可防止风沙、雨雪等异物通过该开口进入到车内;再一方面可以减少车辆噪音污染。

其中,补板5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补板5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以保证补板5在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下,还具有较轻的重量,从而更加有利于车身骨架轻量化的设计。

可选地,补板5可采用加工性能好、焊接性优良且便于冲压的5182铝合金板。进一步地,基于强度和简化加工工序的考虑,可采用市场上容易找到的,厚度为3mm的5182铝合金板并一体冲压成型,以节约成本。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补板5可包括主板51和形成在该主板51一侧边缘的翻边52,翻边52用于连接到A柱1上,以进一步增强A柱1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可在主板51与翻边52之间设置加强肋板53以保证补板5的连接刚度,从而保证补板5与A柱1的稳固连接,其中,加强肋板53与主板51和翻边52之间均可采用连接可靠性较好的焊接连接。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主板51上还形成有加强筋54以提升补板5的强度和连接刚度。其中,加强筋54可在主板5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54的上端和下端可分别离主板51的边缘一定距离,以预留出安装位置与前围板4的侧边缘和前围上盖板6连接。具体地,加强筋54可以通过冲压形成。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补板5的强度和连接刚度,如图3和图4所示,加强筋54可设置多个。其中,多个加强筋54间隔均布在主板51上以保证补板5上每个位置的强度和刚度尽可能保持一致。

在本公开中,补板5与对应的A柱1、前围板4的侧边缘和前围上盖板6之间可采用任意适当的连接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补板5的边缘与对应的A柱1、前围板4的侧边缘和前围上盖板6均形成为焊接,以达到可靠连接的目的。其中,翻边52焊接在对应A柱1的侧壁上,既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又可增强A柱1的强度。另外,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补板5与对应的A柱1、前围板4的侧边缘和前围上盖板6之间还可采用螺接或铆接。

在本公开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身骨架还包括地板横梁3和两个门槛梁2,地板横梁3的两端连接于两个门槛梁2,前围板4的下边缘连接于地板横梁3,A柱1的下端连接于门槛梁2。这样,地板横梁3和门槛梁2与车身骨架前部连为一体,形成结构稳定好和机械强度高的框架结构,提升了车身骨架的碰撞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车身骨架还包括两个风挡边梁7,A柱1的上端连接于对应的风挡边梁7,风挡边梁7的后端与车身骨架的后部结构相连。通过风挡边梁7将车身骨架前部和后部连为一体,进一步增强了车身骨架整体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碰撞性能和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骨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