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车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95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车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车辆,特别是小型可伸缩折合手提式行李车的改进结构。
一般可伸缩折合式的行李车如附


图1所示,主要包括可伸缩的上节车杆(A)、底节车杆(B)、可折合的载物架(C)、车轮(D)、活动压把(E)、把手(F)及管头(G)等元件。其中上节车杆(A)可溃收缩入或拉提伸出于底节车杆(B)中,其拉出后可由活动压把(E)二端内部一受弹簧顶推的卡销(图中未示)卡持定位,使伸出的上节车杆(A)定位于底节车杆(B)上端,以便利使用者籍由把手(F)推拉行李车,不使用时则可向下按压活动压把(E)使顶推卡销缩入,再以把手(F)压动上节车杆(A),使上节车杆(A)可缩入于底节车杆(B)中,以使车杆缩短;底节车杆(B)的下端以一管头(G)连接载物架(C)及车轮(D)。载物架(C)不使用时可折合与底节车杆(B)并拢便利于携带。
上述的传统行李车结构的缺点是,当欲将上节车杆(A)缩入底节车杆(B)中时,必须一手按压活动压把(E)使卡销缩入,另一手同时向下压动把手(F),才可使上节车杆(A)顺利缩入于底节车杆(B)中,如此操作必须双手同时进行,易造成操作的不便;另一缺点是,由于活动压把(E)设计上要顾及其上下按动的顺利,故与底节车杆(B)上端的配合需留有较大的余隙,如此,活动压把(E)与底节车杆(B)则无法彼此紧密嵌固,容易造成活动压把(E)摇晃不稳,使用者感觉上极不牢固。再一个缺点是金属制成的管头(G)与载物架(C)构成的连接结构于空车展开未装载行李时,常容易有车杆向前倾倒的现象发生,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于上述行李车的改进结构方案,可以实现用单手拉伸或缩合车杆,且车杆结构稳固,空载放置时不会前倾。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有上节车杆、底节车杆、载物架、车轮,固定压把、把手、管头及卡固件等元件,其中的把手固定于二上节车杆上端,上节车杆可伸出或缩入于底节车杆中,底节车杆下端以一管头联接载物架及车轮,固定压把二侧为空心圆柱状的套管,以此套管固定嵌套于二底节车杆上端,二套管前方呈一凸起纵向的座体,座体下半部开设一纵向的槽,槽向上延伸至座体中间处与一横向圆孔状的槽相交;卡固件是一呈凵形状体,其二侧板上端是呈一圆柱状与固定压把的座体上横向的槽相对应的连接端头,二端头可横向卡入固定压把横向槽中,卡固件二侧板下端设有珠状的卡销,二卡销可与设于底节车杆上的圆孔相对,上节车杆下端亦设有对应的圆孔,卡固件横板与固定压把横板之间连接有弹簧,当上节车杆处于拉伸完成位置时因弹簧拉动卡固件而使卡销卡入贯穿于底节车杆上端及上节车杆下端的圆孔中,使车杆实现定位连接。管头外径外侧设有一凸点,该凸点高低位置介于贯穿管头的载物架定位杆上方,凸点与定位杆之间的间距洽可容置载物架框。管头上的凸点可以是直接冲压成形的,也可以是以铆钉或类似的连接钉类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且单手卡固行李伸缩车杆的改进结构,由一嵌固于底节车杆上端的固定压把及一连接于固定压把上带有卡销的卡固件,使上节车杆与底节车杆间的伸缩能稳固的定位,实现单手操作,且使整体结构更牢固。此外,在管头上设凸点可防止空载时车身前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附图的简单说明附
图1是传统行李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杆卡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杆卡固结构部份的剖面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管头结构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管头结构部份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是10.上节车杆,101.圆孔,11.底节车杆,111、112.圆孔,12.载物架,13.车轮,131.轴孔,14.固定压把,141.套管,142.座体,143.纵向槽,144.圆孔状槽,145.后壁板,146.小孔,15.把手,16.连接管头,161.圆孔,162、163.横支架,164.轴,165.凸点,17.卡固件,171.端头,172.侧板,173.卡销,174.方型槽,175.小孔,176.前侧板,18.弹簧,19.定位横杆,191.槽,20.C型扣环,21.端盖,22.拉钉,23.套体(内塞)。
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具体说明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行李车主要包括有上节车杆(10)、底节节杆(11)、载物架(12)、车轮(13)、固定压把(14)、把手(15)、管头(16)及卡固件(17)等元件组成。其中的把手(15)是固定于二上节车杆(10)上端,上节车杆(10)可伸出或缩入于底节车杆(11)中,其伸出时则由一嵌固于底节车杆(11)上端固定压把(14)上的一卡固件(17)控制卡固定位,底节车杆(11)下端则以一金属(或其它材质)制成的管头(16)与载物架(12)及车轮(13)联结。
附图3及4分别为本实施例伸缩车杆卡固结构部分的立体系统及侧视剖面图。其中的固定压把(14)呈一长方形体,二侧为空心圆柱状的套管(141),该套管(141)下端的内径略等于底节车杆(11)的外径,使套管(141)能套嵌固定于底节车杆(11)上端,并可以螺丝、胶合等方式固定,套管(141)上端的内径,略大于车杆(10)的外径,使上节车杆(10)可伸出或缩入于底节车杆(11)中,套管(141)前方呈一凸起状的纵向座体(142),座体(142)下半部开设一呈∪形状的纵向槽(143),槽(143)向上延伸至座体(142)中间处与一横向呈圆孔状的槽(144)相交;卡固件(17)是呈一凵形状,二侧板(172)上端为一呈圆柱状与槽(144)相对的连接端头(171),二端头(171)可横卡入固定压把(14)的槽(144)中,并使卡固件(17)二侧板(172)容置于槽(143)中,侧板(172)的宽度略小于槽(143)的宽度,使之留有余隙,卡固件(17)二侧板(172)下端部分设有一体成型珠状的卡销(173),二卡销(173)乃与嵌固定压把(14)二侧套管(141)上的底节车杆(11)上端的二圆孔(111)相对,卡销(173)的外径略小于圆孔(111)的内径,以便于卡销(173)顺利卡入圆孔(111),卡固件(17)下侧前面中央凹入一方型槽(174),内部贯穿有一小孔(175)上可钩持一弹簧(18)的一端,弹簧(18)另端则钩持于固定压把(14)的后壁板(145)中央一小孔(146)上,使弹簧(18)得以卡固件(17)的端头(171)为支点,拉动卡固件(17)的卡销(173)卡入底节车杆(11)的圆孔(111)。上节车杆(10)插置于底节车杆(11)中,可活动调整缩入或伸出,上节车杆(10)下端有一与底节车杆(11)的圆孔(111)相对的圆孔(101),当车杆欲伸长时,将上节车杆(10)向上拉提伸出使上节车杆(10)下端的圆孔(101)与底节车杆(11)上端的圆孔(111)正相对时,贯穿圆孔(111)的卡销(173)则可因弹簧(18)拉动由原来顶持于上节车杆(10)的外径瞬间滑进圆孔(101),使卡销(173)同时贯穿于圆孔(111)、(101),如此伸出的上节车杆(10)即可稳固的定位。当车杆欲缩合时,将卡固件(17)的前侧板(176)以端头(171)为支点掀起,使二侧板(172)下端的卡销(173)离开上节车杆(10)的圆孔(101),上节车杆(10)即可因本身重量向下滑移缩入于底节车杆(11)中。由于本例卡固件(17)一掀起,卡销(173)即可完全离开圆孔(101),使上节车杆(10)自动缩入,而不会有传统装置受弹簧顶持的卡销,必须两手操作且用力按压才可缩合的缺点,且本例卡固件(17)活动方式的组合,使装组程序更为简化,同时因固定压把(14)与底节车杆(11)呈一固定式结合,完全不会因有余隙而导致摇晃的现象发生,使整体结构更为牢固。
参阅附图5,是本实例连接管头结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因本例左右二组管头与其配合元件均相同,故仅以一组详述。其中的管头(16)为一空心圆管状,可供底节车杆(11)下端插置。并以一定位横杆(19)贯穿管头(16)上的圆孔(161)与底节车杆(11)的圆孔(112),使底节车杆(11)与管头(16)结合,并以一拉钉(22)结合固定出后再以一C型扣环(20)扣持于管头(16)内侧横杆(19)的槽(191)上,横杆(19)外端于管头(16)外,侧部则冲压变形,使横杆(19)无法左右滑移,以提供横杆(19)定位作用,管头(16)后侧焊接有二横支架(162)、(163)并有一向外伸凸出的轴(164),该轴(164)可贯穿载物架(12)后端的连接环(121)及车轮(13)圆心的轴孔(131)而后以一端盖(21)嵌固于轴(164)端,使载物架(12)及车轮(13)定位于管头(16)外侧,管头(16)底端塞置一套体(23)作为内塞,以封密管头底端;上述装置因为传统装置非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畴,故不再予以赘述。本例主要是在于管头(16)外径的外侧设有一凸点(165),该凸点(165)是从内壁直接冲压凸出,或以铆钉方式设置一凸点。其高低位置是位于圆孔(161)的上方,若行李车的底节车杆(111)与载物架(12)欲展开呈垂直状组立时,载物架(12)于接近水平前会为凸点(165)阻挡,此时需略加施力向下按压,载物架(12)即可通过凸点(165)滑移至凸点(165)下方,因载物架(12)及管头(16)、凸点(165)等元件皆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质制成,只需稍加施力即可顺利通过。载物架(12)滑移至凸点(165)及横杆(19)间,完成一定位的作用,如附图6所示。借此凸点(165)的卡持,可使车杆及载物架展开时,直立状态的车杆不会有向前倾倒的现象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车改进结构,包括有上节车杆、底节车杆、载物架、车轮,固定压把、把手、管头及卡固件等元件,其中的把手固定于二上节车杆上端,上节车杆可伸出或缩入于底节车杆中,底节车杆下端以一管头联接载物架及车轮,其特征在于固定压把二侧为空心圆柱状的套管,以此套管固定嵌套于二底节车杆上端,二套管前方呈一凸起纵向的座体,座体下半部开设一纵向的槽,槽向上延伸至座体中间处与一横向圆孔状的槽相交;卡固件是一呈形状体,其二侧板上端是呈一圆柱状与固定压把的座体上横向的槽相对应的连接端头,二端头可横向卡入固定压把横向槽中,卡固件二侧板下端设有珠状的卡销,二卡销可与设于底节车杆上的圆孔相对,上节车杆下端亦设有对应的圆孔,卡固件横板与固定压把横板之间连接有弹簧,当上节车杆处在拉伸完成位置时因弹簧拉动卡固件而使卡销卡入贯穿于底节车杆上端及上节车杆下端的圆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车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管头外径外侧设有一凸点,该凸点高低位置介于贯穿管头的载物架定位杆上方,凸点与定位杆之间的间距洽可容置载物架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车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管头上的凸点是以铆钉或类似的连接钉类形成的。
专利摘要行李车改进结构有一伸缩车杆,车杆上有固定压把,压把上有可掀动的车杆卡固件,卡固件上有卡销可贯穿上节及底节车杆的定位圆孔使车杆定位,实现单手操作。连接管头外壁上有凸点,可使载物架展开时与车杆保持定位,不发生倾倒。
文档编号B62B1/00GK2139544SQ9223051
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8日
发明者杨士贤 申请人:杨士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