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型动力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03707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齿轮壳体2与所述阀壳体4而贯穿设置的连通路20相连接。
[0035]如图2所示,该第I阀18由如下构件构成:第I阀容纳孔21,其贯穿设置于所述阀壳体4,且一端侧(图1,2中下侧)连通于所述第I压力室Pl ;密封栓22,其封堵该第I阀容纳孔21的另一端侧;第I阀体23,其在该第I阀容纳孔21内以能够与该第I阀容纳孔21的内周面滑动的方式配置;第I阀座构件24(第I阀座部),其隔着该第I阀体23固定于第I阀容纳孔21的一端部;第I螺旋弹簧25,其隔着第I阀体23配置于第I阀容纳孔21的另一端侧,并作为将第I阀体23向第I阀座构件24侧施力的第I施力构件;以及第I销26 (第I销部),其一端侧固定于第I阀体23,并且另一端部面向所述第I压力室Pl内。
[0036]所述第I阀容纳孔21由第I大径部27 (大径部)和第I小径部28 (小径部)构成,该第I大径部27容纳所述第I阀体23及所述第I阀座构件24,该第I小径部28从该第I大径部27朝向第I压力室Pl侧缩径而形成,并供所述第I销26插通,以抵靠形成于第I大径部27与第I小径部28之间的台阶部21a的形式配置有第I阀座构件24。另外,该第I阀容纳孔21的轴线被设定为大致与所述转向轴5的轴线平行。此外,所述第I阀容纳孔21通过使用了例如钻头等的机械加工从所述第I大径部27侧形成,能够容易地形成所述台阶部21a。
[0037]所述第I阀体23由小径筒部23a和大径筒部23b构成,该小径筒部23a设于成为所述第I阀座构件24侧的一端侧,且被设定为比所述第I大径部27的内径小一些,该大径筒部23b设于另一端侧,且其外周面构成为与所述第I大径部27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在它们的内周侧沿轴向形成有一连串的通孔29。由此,所述第I阀体23利用所述大径筒部23b实现了所述第I大径部27内的姿势的稳定化,并且在所述小径筒部23a与第I大径部27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供工作油通过的通路Cl。
[0038]另外,关于所述通孔29,所述小径筒部23a的内周侧构成为内径设定得比所述第I销26的外径小的小径孔29a,并形成压入固定有第I销26的一端侧的构造。另一方面,所述大径筒部23b的内周侧构成为具有比所述小径孔29a大的内径的大径孔29b。而且,在所述大径孔29b的内端部形成有供第I螺旋弹簧25落座的弹簧落座部29c。
[0039]根据该结构,所述第I螺旋弹簧25的第I压力室Pl侧的一端部落座于弹簧落座部29c,并且另一端部落座于所述密封栓22的内端面,从而将该第I螺旋弹簧25容纳保持于所述第I阀容纳孔21。
[0040]所述密封栓22具有面向壳体外部的大径部22a、以及外径比该大径部22a小的小径部22b,形成于该小径部22b的外周的外螺纹部旋装于形成于所述第I大径部27的内周的内螺纹部。这样,所述密封栓22兼具密封功能与作为所述第I螺旋弹簧25的落座面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减少部件数量。
[0041]另外,在所述大径部22a的外端面的大致中央位置凹设有供用于装卸所述密封栓22的工具(具体而言是六角扳手)卡合的卡合部22c。此外,在小径部22b的基端部外周嵌装有密封圈30,利用该密封圈30液密地密封所述第I阀容纳孔21的内外。
[0042]如图3所不,所述第I阀座构件24由圆筒状的第I座构件31和圆筒状的第I引导构件33构成,该第I座构件31供所述第I阀体23落座,该第I引导构件33安装于该第I座构件31的内周面,并具有沿内部轴向贯穿形成的引导孔32(第I销插通孔)。
[0043]所述第I座构件31形成为外径比所述小径筒部23a大、并且内径比大径筒部23b小一些,并被压入到所述第I大径部27的内端部。另外,该第I座构件31以其两端的径向的大致中央部变凸的方式在外内周部形成有内周锥部31a以及外周锥部31b,该两锥部31a,31b中的与所述第I阀体23相对的内周锥部31a作为与所述小径筒部23a的顶端抵接的座面发挥功能。另一方面,该第I座构件31的所述第I压力室Pl侧抵接于所述台阶部21a,并且其外周锥部31b有助于提高将第I阀座构件24插入到第I阀容纳孔21时的插入性。
[0044]所述第I引导构件33在轴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所述第I座构件31小,沿内部轴向与所述引导孔32 —起在该引导孔32的外周侧沿周向大致均等地设有多个导入孔34。由此,在所述第I阀18开阀时,工作油经由这些导入孔34而流通。
[0045]如图2所示,所述第I销26形成为棒状,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I引导构件33。而且,该第I销26的顶端面26a被设定为在所述活塞7的行程容许极限(第I规定位置)、其中心点与图1所示的所述活塞7的一端侧的活塞头抵接这样的突出量。
[0046]此外,对于所述第I销26,除了图4的(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将顶端面26a构成为平面状之外,也考虑(B)所示的将顶端部整体构成为半球面状、(B)所示的仅将顶端面26a构成为球面状等。
[0047]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所述第2阀19由如下构件构成:第2阀容纳部2e,其贯穿设置于底部2c ;筒状的阀壳35,其旋装于该第2阀容纳部2e ;第2阀容纳孔36,其形成于该阀壳35的底部一侧内周;第2阀体37,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容纳于该第2阀容纳孔36内;第2阀座构件38,其隔着该第2阀体37压入固定于第2阀容纳孔36的开口端侧;第2螺旋弹簧39,其隔着该第2阀体37配置于第2阀容纳孔36的底部一侧,并作为将第2阀体37向第2阀座构件侧38施力的第2施力构件;以及第2销40,其一端侧固定于第2阀体37,并且另一端侧的顶端部面向所述第2压力室P2内。
[0048]所述阀壳35由中空状的小径轴部35a和实心状的大径部35b构成,该小径轴部35a形成有所述第2阀容纳孔36,该大径部35b构成为比该小径轴部35a大径。而且,通过将形成于小径轴部35a的基端部外周的外螺纹部与形成于所述第2阀容纳部2e的外端侧内周的内螺纹部螺合,从而将所述阀壳35安装固定于齿轮壳体2。
[0049]在所述小径轴部35a的轴向中间位置,沿径向贯穿形成有将内外周连通的通孔41,在所述第2阀19开阀时,工作油通过该通孔41而流通。此外,在小径轴部35a的基端部外周与大致中央外周嵌装有密封圈42、43,利用该各密封圈42、43液密地密封所述第2阀容纳部2e的内外。
[0050]在所述第2阀容纳孔36的开口端侧内周扩径形成有比容纳所述第2阀体37的一侧大径的阀座容纳部36a,该阀座容纳部36a经由贯穿形成于阀容纳部2e内端壁的小径孔44而连通于所述第2压力室P2。
[0051]所述第2阀体37由小径筒部37a和大径筒部37b构成,该小径筒部37a设于成为所述第2阀座构件38侧的一端侧,且被设定为比所述第2阀容纳孔36的内径小一些,该大径筒部37b设于另一端侧,且其外周面构成为与所述第2阀容纳孔36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在它们的内周侧沿轴向形成有一连串的通孔45。由此,所述第2阀体37利用所述大径筒部37b实现了所述第2阀容纳孔36内的姿势的稳定化,并且在所述小径筒部37a与第2阀容纳孔36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供工作油通过的通路C2。
[0052]另外,关于所述通孔45,所述小径筒部37a的内周侧构成为内径设定得比所述第2销40的外径小的小径孔45a,并形成压入固定有第2销40的一端侧的构造。另一方面,所述大径筒部37b的内周侧构成为具有比所述小径孔45a大的内径的大径孔45b。而且,在所述大径孔45b的内端部形成有供第2螺旋弹簧39落座的弹簧落座部45c。
[0053]根据该结构,所述第2螺旋弹簧39的第2压力室P2侧的一端部落座于弹簧落座部45c,并且另一端部落座于阀壳35的内周侧端壁,从而将该第2螺旋弹簧39容纳保持于所述第2阀容纳孔36。
[0054]所述第2阀座构件38由圆筒状的第2座构件46和圆筒状的第2引导构件47构成,该第2座构件46供所述第2阀体37落座,该第2引导构件47安装于该第2座构件46的内周面,并具有沿内部轴向贯穿形成的引导孔48。
[0055]所述第2座构件46形成为外径比所述小径筒部37a大、并且内径比大径筒部37b小一些,并容纳于所述第2阀容纳孔36。另外,该第2座构件46以其两端的径向的大致中央部变凸的方式在外内周部形成有内周锥部46a以及外周锥部46b,该两锥部46a、46b中的与所述第2阀体37相对的内周锥部46a作为与所述小径筒部37a的顶端37c抵接的座面发挥功能。另外,该第2座构件46的所述第2压力室P2侧的端部铆接固定于所述阀壳35的第2压力室P2侧的端部。
[0056]所述第2引导构件47在轴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所述第2座构件46小,沿内部轴向与所述引导孔48 —起在该引导孔48的外周侧沿周向大致均等地设有多个导入孔49。由此,在所述第2阀19开阀时,工作油经由这些的导入孔49而流通。
[0057]所述第2销40形成为棒状,并被所述第2引导构件47支承为滑动自如。而且,该第2销40的顶端面40a被设定为在所述活塞7的行程容许极限(第2规定位置)、其中心点与图1所示的所述活塞7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