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_2

文档序号:952880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9]支柱鼓出部32沿着左中柱14的长度方向而沿上下方向延伸,从支柱基座31向车室27侧鼓出。
[0050]如图5所示,支柱鼓出部32具有:从前支柱基座31a的后边向车室27侧折曲的前支柱鼓出壁32a ;从后支柱基座31b的前边向车室27侧折曲的后支柱鼓出壁32b ;和设在前支柱鼓出壁32a的内边以及后支柱鼓出壁32b的内边上的支柱鼓出顶部32c。
[0051]支柱鼓出顶部32c配置在从左车顶侧梁16向车室27侧仅以鼓出高度H1分离的位置上。
[0052]在支柱鼓出顶部32c的车身前后方向中央设有支柱加强筋33。通过在支柱鼓出顶部32c上设有支柱加强筋33,而在支柱鼓出顶部32c上形成有前支柱鼓出顶部32d和后支柱鼓出顶部32e。
[0053]前支柱鼓出顶部32d设在前支柱基座31a侧。后支柱鼓出顶部32e设在后支柱基座31b侧。
[0054]前支柱鼓出顶部32d在上端部形成有前安装孔36,在背面上焊接有前螺母37。前螺母37与前安装孔36同轴地配置。
[0055]后支柱鼓出顶部32e与前支柱鼓出顶部32d相同地,在上端部形成有后安装孔38,在背面上焊接有后螺母39。后螺母39与后安装孔38同轴地配置。
[0056]回到图4,支柱加强筋33沿着左中柱14 (具体来说,支柱鼓出部32)的长度方向而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鼓出)。
[0057]特别是,支柱加强筋33的上端部在与角撑板加强筋72沿车室27内外方向重叠的位置上,且沿着角撑板加强筋72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
[0058]如图5所示,支柱加强筋33具有:从前支柱鼓出顶部32d的后边向车室27外侧折曲的前支柱加强筋壁33a ;从后支柱鼓出顶部32e的前边向车室27外侧折曲的后支柱加强筋壁33b ;和设在前支柱加强筋壁33a的外边以及后支柱加强筋壁33b的外边上的支柱加强筋顶部33c。
[0059]支柱加强筋顶部33c与左车顶侧梁16的大致中央16a接触。
[0060]支柱基座31通过在左中柱14上形成有支柱鼓出部32以及支柱加强筋33而在左中柱14上具有第1?第8支柱棱线41?48 (也参照图4)。
[0061]第1?第8支柱棱线41?48沿着左中柱14而沿上下方向延伸。
[0062]第1支柱棱线41是前支柱基座31a以及前支柱鼓出壁32a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第2支柱棱线42是前支柱鼓出壁32a以及前支柱鼓出顶部32d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
[0063]第3支柱棱线43是前支柱鼓出顶部32d以及前支柱加强筋壁33a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第4支柱棱线44是前支柱加强筋壁33a以及支柱加强筋顶部33c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
[0064]第5支柱棱线45是支柱加强筋顶部33c以及后支柱加强筋壁33b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第6支柱棱线46是后支柱加强筋壁33b以及后支柱鼓出顶部32e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
[0065]第7支柱棱线47是后支柱鼓出顶部32e以及后支柱鼓出壁32b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第8支柱棱线48是后支柱鼓出壁32b以及后支柱基座31b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
[0066]如图4所示,第1?第8支柱棱线41?48沿着左中柱14的长度方向而沿上下方向延伸。
[0067]回到图1、图2,左车顶侧梁16在与左中柱14的上端部14a接合的状态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该左车顶侧梁16的前端部16b与前柱24的后端部24b接合,后端部16c与后车轮拱架25的后端部25b接合。
[0068]在左车顶侧梁16以及右车顶侧梁17上架设有车顶拱架18。
[0069]车顶拱架18以在左车顶侧梁16上支承有左接合部18a,且在右车顶侧梁17上支承有右端部(未图示)的方式向着车宽方向以梁状延伸。
[0070]左接合部18a是从车顶拱架18的左端部18b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片。
[0071]如图3所示,车顶拱架18的左接合部18a从上方与左车顶侧梁16的中央上缘部16d接合。在车顶拱架18的上表面18c上接合有车顶19 (也参照图4),车顶19由车顶拱架18支承。
[0072]如图4、图6所示,车顶拱架18具有:与车顶19以及左车顶侧梁16的中央上缘部16d接合的车顶基座51 ;设在车顶基座51上的车顶鼓出部52 ;和设在车顶鼓出部52上的车顶加强筋53。
[0073]车顶基座51具有:设在车身前方侧的前车顶基座51a ;和隔开规定间隔地设在前车顶基座51a的车身后方侧的后车顶基座51b。
[0074]前后的车顶基座51a、51b的左端部(S卩,左车顶侧梁16的左接合部18a)从上方与左车顶侧梁16的中央上缘部16d接合。
[0075]前后的车顶基座51a、51b与车顶19的背面接合。
[0076]车顶鼓出部52沿着车顶基座51的长度方向而沿车宽方向延伸,且从车顶基座51向车室27侧鼓出。
[0077]车顶鼓出部52具有:从前车顶基座51a的后边向车室27侧折曲的前车顶鼓出壁52a ;从后车顶基座51b的前边向车室27侧折曲的后车顶鼓出壁52b ;和设在前车顶鼓出壁52a的内边以及后车顶鼓出壁52b的内边上的车顶鼓出顶部52c。
[0078]车顶鼓出顶部52c配置在从车顶19向车室27侧仅以鼓出高度H2分离的位置上。
[0079]在车顶鼓出顶部52c的车身前后方向中央设有车顶加强筋53。在车顶鼓出顶部52c上设有车顶加强筋53,由此车顶鼓出顶部52c具有设在前车顶基座51a侧的前车顶鼓出顶部52d ;和设在后车顶基座51b侧的后车顶鼓出顶部52e。
[0080]前车顶鼓出顶部52d在左端部形成有前安装孔56,且在背面上焊接有前螺母57。前螺母57与前安装孔56同轴地配置。
[0081]后车顶鼓出顶部52e与前车顶鼓出顶部52d相同地,在左端部形成有后安装孔58,且在背面上焊接有后螺母59。后螺母59与后安装孔58同轴地配置。
[0082]车顶加强筋53沿着车顶拱架18 (具体来说为车顶鼓出部52)的长度方向而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鼓出)。
[0083]特别是,车顶加强筋53的左端部在与角撑板加强筋72沿车室27内外方向重叠的位置上,且沿着角撑板加强筋72而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
[0084]该车顶加强筋53具有:从前车顶鼓出顶部52d的后边向车室27外侧折曲的前车顶加强筋壁53a ;从后车顶鼓出顶部52e的前边向车室27外侧折曲的后车顶加强筋壁53b ;和设在前车顶加强筋壁53a的外边以及后车顶加强筋壁53b的外边上的车顶加强筋顶部53c0
[0085]通过在车顶拱架18上形成车顶基座51、车顶鼓出部52以及车顶加强筋53,而在车顶拱架18上具有第1?第8车顶棱线61?68。
[0086]第1?第8车顶棱线61?68沿着车顶拱架18而沿车宽方向延伸。
[0087]第1车顶棱线61是前车顶基座51a以及前车顶鼓出壁52a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第2车顶棱线62是前车顶鼓出壁52a以及前车顶鼓出顶部52d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
[0088]第3车顶棱线63是前车顶鼓出顶部52d以及前车顶加强筋壁53a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第4车顶棱线64是前车顶加强筋壁53a以及车顶加强筋顶部53c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
[0089]第5车顶棱线65是车顶加强筋顶部53c以及后车顶加强筋壁53b的折曲部向车室27外侧突出的部位。第6车顶棱线66是后车顶加强筋壁53b以及后车顶鼓出顶部52e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
[0090]第7车顶棱线67是后车顶鼓出顶部52e以及后车顶鼓出壁52b的折曲部向车室27侧突出的部位。第8车顶棱线68是后车顶鼓出壁5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