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01886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分之外,与上述的图10?12所示的现有构造基本上同样,因此,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图示以及说明,以下以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以及与上述现有构造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0120]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在构成转向柱6b的外柱11a的上表面,以隔着狭缝19a在宽度方向分离的状态设置有构成变位托架21a的1对被夹持板部20a、20a。并且,在两被夹持板部20a、20a的相互相称的位置形成的伸缩调节用长孔25、25、和在构成支承托架22a的左右1对支承板部23a、23a形成的倾角调节用长孔24、24中插通有调节杆26a。并且,通过基于在调节杆26a的前端部设置的调节柄34a的操作,使在调节杆26a的基端部固定的锚固部27a与凸轮装置31a的被驱动侧凸轮30a之间的间隔扩大或缩小,从而能够对支承固定在构成转向轴5b的外轴13a的后端部的方向盘1 (参照图9)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进行调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调节柄34a转动到上方的(使凸轮装置31a的轴向尺寸增大)状态是使用于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保持力起作用的锁定状态,使调节柄34a转动到下方的(使凸轮装置31a的轴向尺寸缩小的)状态是解除了保持力的解除锁定状态。
[01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为了提高保持力,在被驱动侧凸轮30a与一个(图3的左方)支承板部23a之间部分、以及锚固部27a与另一个(图3的右方)支承板部23a之间部分,分别夹持有摩擦板单元44a、44b。两摩擦板单元44a、44b由于是使1片至多片的第一摩擦板与1片至多片的第二摩擦板交替地叠合,具有使摩擦面积增大以提高保持力的作用,其中,第一摩擦板形成有与倾角调节用长孔24(或伸缩调节用长孔25)相称的长孔,第二摩擦板形成有与伸缩调节用长孔25 (或倾角调节用长孔24)相称的长孔(或圆孔)。对于这样的摩擦板单元44a、44b的具体的构造及作用,通过例如专利文献2、3等迄今为止已被公知,省略详细的图示以及说明。
[01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杆26a对于两支承板部23a、23a等被支承为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因此,在锚固部27a与摩擦板单元44b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45,并且,调节柄34a的基端部结合固定在调节杆26a的前端部。
[012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凸轮装置31a的驱动侧凸轮29a和被驱动侧凸轮30a中,被驱动侧凸轮30a对于摩擦板单元44a被卡合且能够仅进行倾角调节用长孔24的长度方向的变位(在阻止旋转的状态下)。与此相对,驱动侧凸轮29a与调节柄34a的基端部一起结合固定在调节杆26a的前端部。因此,在驱动侧凸轮29a的外侧面的中央部设置的大致矩形状的小凸部46对于在调节柄34a的基端部设置的嵌合孔47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非圆形嵌合(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矩形嵌合)。并且,在该状态下,将驱动侧凸轮29a及调节柄34a的基端部夹持固定在设置在调节杆26a的外周面的靠近前端的部分的、面向前端侧的台阶面48、与螺合固定在调节杆26a的前端部的螺母28之间。
[01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调节柄34a的基端部结合固定有与调节柄34a—起转动的副臂49。因此,在设置在副臂49的基端部的嵌合孔50中,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非圆形嵌合(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矩形嵌合)有驱动侧凸轮29a的外侧面中的、设置在小凸部46的周围的大致矩形状的大凸部51。并且,在该状态下,副臂49的基端部被夹持固定在驱动侧凸轮29a与调节柄34a的基端部之间。这样的副臂49是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或纤维强化塑料等合成树脂制的,通过做成为比调节柄34a细,从而刚性比调节柄34a的刚性低。另夕卜,副臂49的前端部58的内侧面在宽度方向突出。
[0125]另外,在一个支承板部23a的外侧面中的、与副臂49的前端部58相面对的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下端部),通过螺纹固定等固定有承受侧部件52。承受侧部件52是金属制或纤维强化塑料等合成树脂制的。这样的承受侧部件52在外侧面的前端部具有在宽度方向突出的承受板部53。并且,在承受板部53的后侧面,通过螺纹固定、粘接等支承固定有为弹性材材料的橡胶制或合成树脂制的缓冲部件54。缓冲部件54通过将后端面做成为波形形状,从而通过降低后端部的刚性而提高了该后端部的缓冲功能。具体而言,在副臂49的前端部58所抵接的缓冲部件54的后端面(抵接面),形成有多个突条54a,该多个突条54a分别沿与凸轮装置31a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并沿凸轮装置31a的轴向排列。
[0126]此外,缓冲部件54的特性能够通过改变突条54a的数量、深度来调整。另外,突条54a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三角形断面,也可以是在前端具有弯曲面的形状,另外,也可以是梯形截面形状,即使在松开时与副臂49接触,只要能够顺畅地进行倾角调整即可。
[0127]在使调节柄34a转动到下方的解除锁定状态下,例如如图4 (B)?图6 (B)所示,副臂49的前端部58抵接于这样的缓冲部件54的后端面。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如图7所示,在从将调节柄34a转动到上方的锁定状态,使调节柄34a转动到下方而成为解除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在驱动侧、被驱动侧两凸轮面32、33的台阶部39、40(参照图12)彼此抵接之前,副臂49的前端部58抵接于缓冲部件54的后端面(隔着缓冲部件54抵接于承受板部53)。
[0128]另外,承受侧部件52以在调节柄34a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向使凸轮装置10的轴向尺寸缩小的方向转动时副臂49的前端部58与缓冲部件54抵接的方式,对于一个支承部件23a固定。S卩,即使操作者从解除锁定状态下的调节柄34a放手而调节柄34a在自重的作用下转动,副臂49的前端部58也与缓冲部件54抵接,限制解除锁定状态下的调节柄34a的移动。
[0129]另外,在与副臂49的前端部58相面对的承受侧部件52的外侧面中,在靠近后端的部分设置有卡合凹部55,在与卡合凹部55的前侧相邻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设置有倾斜面部56,在与倾斜面部56的前侧相邻的靠近前端的部分设置有平坦部57。其中的倾斜面部56在越往前端侧宽度方向的高度越低的方向倾斜。另外,平坦部57位于与卡合凹部55的底面相比宽度方向高度低的位置,相对于倾斜面部56平滑地连续。
[0130]在使调节柄34a转动到上方的锁定状态下,例如如图4 (A)?图6 (A)所示,副臂49的前端部58与卡合凹部55卡合。该卡合是付与有基于副臂49的弹性变形(副臂49的前端部58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产生的、使前端部58退避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的弹性变形。以下相同。)的预紧压力的状态下的卡合。另外,在使调节柄34a转动到下方的解除锁定状态下,例如如图4(B)?图6(B)所示,副臂49的前端部58与平坦部57以接近相面对或者未付与预紧压力的状态抵接。另外,在调节柄34a的转动方向中间部,副臂49的前端部58与倾斜面部56以付与有基于副臂49的弹性变形的预紧压力的状态抵接。
[013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缓冲部件54、卡合凹部55、倾斜面部56、及平坦部57分别在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调节方向(以方向盘1的摆动中心轴即横轴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形成得较长,即使在副臂49的上下位置随着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下,副臂49的前端部58对于缓冲部件54的后端面、卡合凹部55、倾斜面部56、及平坦部57分别以上述那样的形态抵接、卡合、接近相面对。
[0132]另外,图6 (C)所示,在与承受侧部件52的外侧面相面对的副臂49的前端部58的相对面59,形成有:平面59a,其与平坦部57平行;及斜面5%,其在副臂49的靠近转动方向的一侧(靠近后端)具有比倾斜面部56的倾斜角α更大的角度β (β > α)。通过这样设定斜面59b的角度,从而与调节柄34a —起副臂49的前端部抵接着承受侧部件52的倾斜面部56且容易向上方转动。
[0133]而且,承受侧部件52的平坦部57被形成得较长,使得在副臂49的前端部58与缓冲部件54抵接的状态下,副臂49的前端部58的平面59a从承受侧部件52的倾斜面部56离开间隔。即,如图6(C)所示,在平坦部57,由于对于与缓冲部件54抵接的副臂49的平面59a在后方设置有行程s,所以,能够防止因零件的误差等而在进行倾角调整时副臂49的位置偏移而挂卡在倾斜面部56上,能够顺畅地进行倾角调整。
[0134]在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为了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如果从图4(A)?图6(A)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