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018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示的锁定状态起使调节柄34a向下方转动,在使副臂49的弹性变形量增大的同时,副臂49的前端部58从卡合凹部55移上倾斜面部56的后端部,然后,在副臂49弹性复原的同时,副臂49的前端部58沿着倾斜面部56向前方移动到平坦部57后,与缓冲部件54的后端面抵接。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这样的抵接在驱动侧、被驱动侧两凸轮面32、33的台阶部39、40(参照图12)彼此抵接之前发生。因此,能够防止两台阶部39、40彼此抵接、或者即使抵接,也能够防止势头强劲地抵接(碰撞)。因此,能够抑制随着这样的抵接而产生刺耳的异常噪音(金属接触音)。
[0135]另外,为了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如果从图4(B)?图6(B)所示的解除锁定状态起使调节柄34a向上方转动,在副臂49弹性变形的同时,副臂49的前端部58从平坦部57移上倾斜面部56的前端部,然后,在使副臂49的弹性变形量增大的同时,副臂49的前端部58沿着倾斜面部56移动到后方。而且,移动到卡合凹部55后,弹性变形量减少,副臂49的前端部58与卡合凹部55卡合。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能够将伴随着这样的卡合而发生的振动(点击感)传导到调节柄34a的操作者。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确认实现了锁定状态。另外,利用卡合凹部55 (存在于其前端缘的台阶部)与副臂49的前端部58的卡合力,能够抑制调节柄34a不经意地(与操作者的意愿相反地)向下方转动。
[0136][第2实施方式]
[0137]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调节柄34a(例如参照图4、5)转动到下方的解除锁定状态下,副臂49的前端部58以被付与有基于副臂49的弹性变形的预紧压力的状态与承受侧部件52a的平坦部57a抵接。由此,在解除锁定状态下,能够可靠地防止调节柄34a在宽度方向晃动。
[013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由于对于与缓冲部件54抵接的副臂49的平面59a,平坦部57在后方设置有行程s,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倾角调整。
[0139]其他构成及作用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因此,省略重复的图示以及说明。
[0140]工业上的实用性
[0141]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能够调节方向盘的前后位置及上下位置的、倾角伸缩可调转向装置来实施,而且也能够作为仅能调节前后位置的伸缩可调转向装置、或者作为仅能调节上下位置的倾角可调转向装置来实施。
[0142]另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倾角伸缩可调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倾角伸缩可调转向装置的基本构造能够采用包含上述的图10?11所示的现有构造的、各种构造。
[0143]另外,副臂也能够与调节柄一体地制造。而且,副臂对于调节柄的基端部被固定,但是,只要是对于调节柄被固定的构造即可。
[0144]另外,缓冲部件与副臂的前端部抵接,但是,也可以与副臂的任意的部分抵接。
[0145]另外,缓冲部件也能够不对于承受侧部件固定,而是对于副臂固定。
[0146]本申请基于2013年10月1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 — 215599号,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主权项】
1.一种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包括: 筒状的转向柱; 变位托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柱的一部分; 转向轴,其以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所述转向柱的内侧的状态,将方向盘支承固定在从所述转向柱的后端开口关出的后端部; 支承托架,其具有将所述变位托架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的1对支承板部,并被支承在车身侧; 调节杆,其以在宽度方向插通形成在所述支承板部的车身侧贯通孔及形成在所述变位托架的柱侧贯通孔的状态设置; 锚固部,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部; 调节柄,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部;及 凸轮装置,其包括:金属制的驱动侧凸轮,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柄与所述1对支承板部之中的一个支承板部的外侧面之间,与所述调节柄一起转动;及金属制的被驱动侧凸轮,与所述调节柄的转动无关所述被驱动侧凸轮不转动, 所述凸轮装置通过使在所述驱动侧凸轮及所述被驱动侧凸轮的相互相面对的侧面所设置的在圆周方向的凹凸形状的凸轮面彼此卡合而构成,并通过基于所述调节柄的转动使自身的轴向尺寸扩大或缩小,从而使所述被驱动侧凸轮与所述锚固部之间的间隔扩大或缩小, 所述车身侧贯通孔和所述柱侧贯通孔之中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是在为了使所述方向盘的位置能够调节的方向上较长的调节用长孔, 其中, 所述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包括: 副臂,其相对于所述调节柄被固定; 承受侧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一个支承板部被固定;及 弹性材料制的缓冲部件,其固定于所述副臂和所述承受侧部件的一部分之中的任一者上, 在使所述调节柄向使所述凸轮装置的轴向尺寸缩小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副臂和所述承受侧部件的一部之中的任一另一者与所述缓冲部件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装置通过存在于所述两凸轮面的止动部彼此抵接,从而限制向使自身的轴向尺寸缩小的方向的、所述驱动侧凸轮与所述被驱动侧凸轮的相对旋转范围, 在使所述调节柄向使所述凸轮装置的轴向尺寸缩小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在所述两止动部彼此抵接之前,所述副臂的前端部和所述承受侧部件的一部分之中的任一者与所述缓冲部件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在所述副臂的前端部和所述承受侧部件的一部分之中的任一另一者所抵接的所述缓冲部件的抵接面,形成有多个突条,所述多个突条分别沿与所述凸轮装置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凸轮装置的轴向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承受侧部件相对于所述一个支承部件被固定为:在所述调节柄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向使所述凸轮装置的轴向尺寸缩小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副臂的前端部和所述承受侧部件的一部分之中任一另一者与所述缓冲部件抵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副臂的前端部相面对的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外侧面,设置有:卡合凹部,其在所述凸轮装置的轴向尺寸扩大的一侧、即所述副臂的转动方向一侧的端部,被形成在与所述副臂的前端部相面对的部分;及倾斜面部,其相对于该卡合凹部被形成在与所述副臂的转动方向另一侧相邻的部分,在越往所述转动方向另一侧宽度方向的高度越低的方向倾斜, 所述副臂的前端部对于所述倾斜面部及所述卡合凹部,以被付与有基于所述副臂的弹性变形的预紧压力的状态抵接或卡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外侧面相面对的所述副臂的前端部的相对面,在靠近所述副臂的转动方向一侧,形成有具有比所述倾斜面部的倾斜角更大的角度的斜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在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外侧面,在相对于所述倾斜面部与所述卡合凹部相反侧设置有平坦部, 在与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外侧面相面对的所述副臂的前端部的相对面,形成有与该平坦部平行的平面, 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平坦部被形成得较长,使得:在所述副臂的前端部和所述承受侧部件的一部分之中任一另一者与所述缓冲部件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副臂的前端部的平面从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倾斜面部离开间隔。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副臂的前端部对于包含所述倾斜面部及所述卡合凹部的所述承受侧部件的外侧面,始终以被付与有基于所述副臂的弹性变形的预紧压力的状态抵接或卡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在上述调节柄(34a)的基端部固定有与调节柄(34a)一起旋转的副臂(49)。在支承托架(22a)的一个支承板部(23a)的外侧面固定有承受侧部件(52),并且,在承受侧部件(52)上固定有弹性材料制的缓冲部件(54)。并且,在使调节柄(34a)向预定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在驱动侧、被驱动侧两凸轮面(32、33)的台阶部彼此抵接之前,副臂49的前端部与缓冲部件(54)抵接。由此,在为了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而使调节柄(34a)向预定方向(使凸轮装置31a的轴向尺寸缩小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随着存在于驱动侧、被驱动侧两凸轮面(32、33)的台阶部彼此抵接而产生刺耳的异常噪音。
【IPC分类】B62D1/184, B62D1/189
【公开号】CN105358406
【申请号】CN201480035919
【发明人】寺泽大辅, 渡边将司郎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4日
【公告号】EP3000690A1, WO2015056538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