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211发布日期:2018-12-18 21:03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在对船舶进行常规检修过程中,必须使用相应的支撑工装以支撑船舶。现有各大船厂所使用的支撑工装都是根据不同船型和搁墩的高度而制造不同尺寸的支撑工装。例如:散货轮所需的支撑高度在2800mm~3700mm,而油轮甲板总组所需的支撑高度为4200mm,集装箱船底部分段总组和搭载需要用到多个5600mm的支撑,而矿砂船的甲板总组需要多个6200mm的支撑。因此,为满足不同的支撑高度要求需要准备大量不同长度的支撑管。大量的支撑管位于作业场地,就影响了作业场地的整洁度,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在现有的支撑管的长度不能满足支撑要求,则需将支撑管接长,这一操作既降低了支撑管的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支撑管的长度无法满足不同支撑高度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式支撑工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可调式支撑工装,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固定有多根套管,每一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多根所述套管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套管之间设有间隙;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支撑管的长度大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套管的高度,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设有一法兰盘;

活络头,所述活络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法兰盘;

插板,所述插板能够插设于每一所述间隙内,所述插板的顶面用于抵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

较佳地,所述插板的底面固定有至少一块加强板,除最上方的所述套管外的其余所述套管的上端面开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加强板相匹配。

在本方案中,加强板能够增强插板的结构强度,插槽能够对插板起到导向和部分限位作用。

较佳地,所述插槽沿垂直于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套管的上端部,所述插槽的底面用于与所述加强板的底面相抵接。

在本方案中,插槽对加强板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增强插板的支撑强度。

较佳地,所述加强板上固定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插槽相匹配,所述限位板的底面至所述插板的顶面的距离小于每一所述插槽的底面至相邻的所述间隙的顶面的距离。

在本方案中,限位板能够防止加强板意外从间隙内脱落。

较佳地,沿垂直于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上,所述限位板的两端用于抵接于所述套管的内壁。

在本方案中,插板通过限位板固定于套管。

较佳地,所述支撑管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孔,所述可调式支撑工装还包括一插销;

所述插销插设于两个所述限位孔时,所述插销的两端位于所述套管的外周面的外侧。

在本方案中,插销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在支撑柱意外倾倒时,插销能够卡在间隙内,避免支撑管从套管内滑出造成安全事故。

较佳地,两个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径向上。

较佳地,所述支撑座包括:

底板;

多块肋板,每一所述肋板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底板,每一所述肋板的侧面固定于多根所述套管,多块所述肋板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分布。

在本方案中,支撑座的结构稳定,结构强度高。

较佳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环形顶板,所述环形顶板的内周面固定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套管的外周面,所述环形顶板的底面固定于每一所述肋板的顶面。

在本方案中,环形顶板用于加强支撑座的结构强度。

较佳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套管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排污槽,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套管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排污槽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排污槽能够将套管内的污垢和水渍排出,避免支撑座发生锈蚀。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当插板不插入间隙时,支撑管的底部与支撑座的底部相接触,此时支撑工装的支撑高度为最低高度;当插板插入间隙内,支撑管的底部与插板的顶面相接触,增加了支撑管伸出套管外的长度,从而使支撑工装具有调整支撑高度的功能。同时,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当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管时,仅需将活络头从原支撑管上拆卸下来并安装至新的支撑管上即可,提高了活络头的利用率,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可调式支撑工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可调式支撑工装在一种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管的底部与底板相抵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可调式支撑工装在另一种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管的底部与插板相抵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可调式支撑工装的插板、加强板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撑座10

套管11

间隙12

插槽13

底板14

肋板15

环形顶板16

排污槽17

支撑管20

法兰盘21

限位孔22

活络头30

插板40

加强板50

限位板60

插销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3示出了一种可调式支撑工装,其包括:支撑座10,支撑管20,活络头30和插板40。支撑座10内固定有多根套管11,每一套管11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多根套管11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套管11之间设有间隙12。支撑管20可拆卸地嵌设于套管11内,支撑管20的长度大于位于最上方的套管11的高度。支撑管20的上端设有一法兰盘21,活络头30可拆卸地连接于法兰盘21。插板40能够插设于每一间隙12内,插板40的顶面用于抵接支撑管20的下端。

当支撑工装内仅有两根套管11时,支撑管20的底部抵接于支撑工装的底部,此时支撑工装具有一最低支撑高度。竖直向上提升支撑管20,并将插板40插入间隙12内,此时支撑管20的下端抵接在插板40的顶面上,从而能够改变支撑管20伸出位于最上方套管11的长度,进而改变支撑工装的支撑高度。

当支撑工装内具有至少三根套管11时,将插板40插入不同的间隙12内,使支撑管20的下端抵接在插板40的顶面上,从而能够改变支撑管20伸出位于最上方的套管11的长度,进而改变支撑工装的支撑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1数量为三根,三根套管11自下而上长度逐渐增加。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确定套管的数量,以及套管的排序。

在实际作业中,当通过调整支撑管20伸出套管11的长度仍不能满足支撑高度要求,需更换其他能够满足需要的支撑管20时,此时只需将活络头30从原支撑管20上拆卸下来并安装至新的支撑管20上即可,提高了活络头30的利用率,节省了成本。

同时,插板40的底面固定有两块加强板50,两块加强板50垂直于插板40。除最上方的套管11外的其余套管11的上端面开有两条插槽13,插槽13沿垂直于套管11的轴线方向贯穿套管11的上端部。插槽13用于与加强板50相匹配,插槽13的底面用于与加强板50的底面相抵接。

当插板40插入间隙12时,两条插槽13与两块加强板50相配合,对插板40运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当插板40完成插入后,插槽13的底面与加强板50的底面相抵接,同时插板40的底面与相对应的套管11的顶面相抵接,使得插板40和加强板50能够同时承受支撑力,增强了插板40的支撑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板的数量可为若干条。当仅满足插板底面与相对应的套管的顶面相抵接或者插槽的底面与加强板的底面相抵接时,加强板亦能够对插板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

插板40插入间隙12后,插板40和间隙12之间缺少固定装置,难免会使插板40出现滑移,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为避免插板40在间隙12内滑移,加强板50上固定有一限位板60(如图4所示),限位板60与插槽13相匹配,沿垂直于套管11的轴线方向上,限位板60的两端用于抵接于套管11的内壁。限位板60的底面至插板40的顶面的距离小于每一插槽13的底面至相邻的间隙12的顶面的距离。

当插板40需插入间隙12时,适当抬高插板40,使限位板60、加强板50与插槽13相配合插入间隙12;当插板40完成插入后,插板40自然下落,此时加强板50的底面落入插槽13的底面,同时限位板60卡入套管11内。在无外力将插板40抬起的状况下,插板40能够与套管11保持相对固定,从而避免插板40意外滑动引起安全隐患。

当支撑座10发生意外倾倒时,支撑管20易从套管11的上端滑出,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避免这种状况发生,支撑管20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孔22,可调式支撑工装还包括一插销70,插销70插设于两个限位孔22时,插销70的两端位于套管11的外周面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插销70与限位孔22之间的配合属于紧密配合,即在无外力作用下插销70很难从限位孔22中掉落。同时,为提高限位孔22与插销70的配合效果,两个限位孔22设置于支撑管20的径向上。

本方案中,支撑座10包括底板14、多块肋板15和环形顶板16。每一肋板15的底面固定于底板14,每一肋板15的侧面固定于所有套管11,所有肋板15沿套管11的周向均匀分布。为保证肋板15的加强效果,肋板15呈直角梯形结构,上部窄下部宽。环形顶板16的内周面固定于位于最上方的套管11的外周面,环形顶板16的底面固定于每一肋板15的顶面。这种结构的支撑座10结构稳定,强度高。

另外,位于最下方的套管11的底面与底板14之间设有排污槽17,位于最下方的套管11的内部空间通过排污槽17与外部空间相连通。排污槽17能够将套管11内的污垢和水渍排出,避免支撑座10发生锈蚀。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