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78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旋翼式无人机的桨臂一般由两段可分拆的部分组成,靠近无人机机身的第一段通常与机身一体成型,而远离无人机机身的第二段桨臂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第一段桨臂上,或者第二段桨臂与第一段桨臂铰接,由此在包装运输的过程可减小无人机所占用的空间。然而,现有的桨臂可折叠结构或可拆卸结构复杂,因此桨臂在组装过程操作繁杂、便利性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桨臂组件,旨在提高无人机桨臂的展开和折叠的操作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桨臂组件包括一端与无人机的机身相连的第一桨臂、与所述第一桨臂的另一端枢接的第二桨臂,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桨臂的锁紧件;通过转动所述锁紧件实现第一桨臂和第二桨臂的折叠或展开。优选地,所述锁紧件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桨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的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桨臂与所述第二桨臂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锁紧件的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优选地,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桨臂沿径向远离枢接处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件上的第一凸起;与第一卡接部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桨臂的侧壁上的第二凸起;当所述第一桨臂与所述第二桨臂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转动所述锁紧件以使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互卡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呈间隔设置;当所述锁紧件转动至所述第二凸起时,所述第二凸起卡合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缝隙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分布在所述锁紧件的转动点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桨臂在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弧形滑道;所述第二凸起卡合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缝隙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弧形滑道中。优选地,所述弧形滑道沿其长度方向道宽逐渐变窄,以使所述第一凸起可与所述弧形滑道楔紧。优选地,所述锁紧件背向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一端面上设有旋钮。优选地,所述第一桨臂与所述第二桨臂之间设有密封环。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该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包括一端与无人机的机身相连的第一桨臂、与所述第一桨臂另一端枢接的第二桨臂,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桨臂的锁紧件;通过转动所述锁紧件实现第一桨臂和第二桨臂的折叠或展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桨臂与第二桨臂枢接的另一侧壁转动安装锁紧件,使第一桨臂可通过锁紧件对第二桨臂卡合和脱离,从而控制桨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用户直接实施两个步骤即可实现无人机桨臂的展开或折叠,该折叠桨臂组件结构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无人机桨臂的操作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第一桨臂与锁紧件组装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第一桨臂与锁紧件组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第一桨臂200第二桨臂210第二卡接部300锁紧件310第一卡接部311第一凸起312第三凸起313第四凸起211第二凸起220第一凹槽230弧形滑道320旋钮321第二凹槽3211通孔240密封环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用于控制无人机的折叠桨臂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参照图1至7,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第一桨臂与锁紧件组装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的第一桨臂与锁紧件组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图5,该无人机的折叠桨臂组件包括一端与无人机的机身相连的第一桨臂100、与第一桨臂100另一端枢接的第二桨臂200,以及转动安装在第一桨臂100的锁紧件300;通过转动锁紧件300实现第一桨臂100和第二桨臂200的折叠或展开。具体地,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采用枢接方式连接,可增加第二桨臂200的转动范围,一方面有利于缩小无人机折叠后的体积,另一方面有效保证了无人机桨臂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且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可枢接于两者相抵的端面边缘的任意一位置上,只要符合实际的应用需求即可。当无人机的桨臂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桨臂200与第一桨臂100位于同一平面或基本位于同一平面;无人机的桨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桨臂200向第一桨臂100的端面靠拢;其中第一桨臂100可以是无人机的机身,也可以桨臂的一部分。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可以是圆杆状结构或扁平杆状结构,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从而有利于减轻无人机的重量,也减轻折叠桨臂组件的锁定负担。另外为了简化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之间的组合锁定步骤,在第一桨臂100转动安装有锁紧件300,该锁紧件300可设置在第一桨臂100远离与第二桨臂200枢接位置的任意一侧壁上,例如: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枢接位置的相对侧壁或者邻近侧壁上。锁紧件300可直接转动安装在第一桨臂100的任意位置,也可在第一桨臂100的侧壁上设置一凹槽(图未标),将锁紧件300转动安装在该凹槽,该凹槽设置的深度刚好可让锁紧件300能卡紧在第二桨臂200的侧壁上。锁紧件300转动安装方式可以是:锁紧件300的中心位置通过螺钉枢接在第一桨臂100上或锁紧件300的端部位置通过螺钉枢接在第一桨臂100上。如此设置,第一桨臂100可通过锁紧件300限定第二桨臂200在轴向上的位移。该锁紧件300与第二桨臂200之间的锁紧方式可以是:卡扣卡合、插接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枢接的另一侧壁转动安装锁紧件300,使第一桨臂100可通过锁紧件300对第二桨臂200卡合和脱离,从而控制桨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用户直接实施两个步骤即可实现无人机桨臂的展开或折叠,该折叠桨臂组件结构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无人机桨臂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地,参照图图1至图3、图5,锁紧件300设有第一卡接部310,第二桨臂200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310卡合的第二卡接部210;当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处于展开状态时,锁紧件300的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合。具体地,本实施例该锁紧件300与第二桨臂200之间优选采用卡扣卡合方式,即锁紧件300上设有第一卡接部310,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相对设置且能卡合;如此设置,进一步加快锁紧件300对第二桨臂200的锁定。第一桨臂100从折叠状态变化成展开状态时,第二桨臂200与第一桨臂100相抵形成一限位配合,以使第二桨臂200不能继续转动;再通过转动锁紧件300以使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合,以形成另一限位配合,以使第二桨臂200不能反向转动,因此无人机需要桨臂展开时,第二桨臂200的转动自由度受到限制,从而达到锁紧第二桨臂200的目的。进一步地,参照图1、2、4和5,锁紧件300设置在第一桨臂100沿径向远离枢接处的侧壁上,第一卡接部310包括设置在锁紧件300上的第一凸起311;与第一卡接部310对应设置的第二卡接部210包括设置在第二桨臂200的侧壁上的第二凸起211;当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转动锁紧件300以使第一凸起311与第二凸起211相互卡合。为了提升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通过枢接转动后相抵更紧密,将锁紧件300设置在第一桨臂100沿径向远离枢接处的侧壁上,即与枢接处相对称的侧壁位置。当处于桨臂折叠状态时,锁紧件300会转动至远离第二桨臂200的任一位置,锁紧件300可能会受到邻近的桨臂碰撞而损坏;因此将锁紧件300优选绕其中心位置枢接在第一桨臂100的一侧壁上,即锁紧件300在第一桨臂100的一侧壁平面上自转;锁紧件300以其中心位置为圆心的转动面积比以其端部为圆心的转动面积小,从而减小锁紧件300与其他部件碰撞的机会。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300可通过一贯穿自身的销轴与第一桨臂100的侧壁枢接,也可通过与锁紧件300一体成型的转轴与第一桨臂100的侧壁枢接,并且锁紧件300的转动轴与第二桨臂200的转动轴线垂直。鉴于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通过枢接限定两者在长度方向不能位移;第一卡接部310的第一凸起311与第二卡接部210的第二凸起211设置为适配卡合;当锁紧件300自转至第二卡接部210时,再通过第一凸起311与第二凸起211相互扣合,形成进一步的限位关系,限定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在轴向方向不能位移,从而实现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更紧密地锁定于一体。进一步地,参照图5至图7,第一卡接部310还包括第三凸起312,第三凸起312与第一凸起311呈间隔设置;当锁紧件300转动至第二凸起211时,第二凸起211卡合于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之间的缝隙中。具体地,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之间的缝隙形成可让第二凸起211旋入的滑槽;当锁紧件300转动至第二卡接部210时,第二卡接部210的第二凸起211随着锁紧件300转动,第二凸起211旋入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之间的滑槽;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对第二凸起211的两侧进行限定,从而加强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第一卡接部310还包括第四凸起313,第四凸起313与第一凸起311分布在锁紧件300的转动点两侧。具体地,当锁紧件300自转至第二卡接部210时,第二卡接部210的第二凸起211卡合于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三者的相互卡合可限定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的轴向方位移,而锁紧件300沿其中心位置枢接在第一桨臂100上;锁紧件300的中心位置与一端端部位置都具有部件支撑,而另一端端部位置没有部件支撑,这样会使锁紧件300在与第二卡接部210卡合时出现失衡情况,从而导致锁紧件300不能与第二卡接部210紧密卡合。因此在锁紧件300设置第一凸起311的一面上设置第四凸起313,且第四凸起313与第一凸起311分布在锁紧件300的转动点两侧,即在锁紧件300远离设置第一凸起311的一端端部位置设置第四凸起313;如此设置,第四凸起313可与第一凸起311在锁紧件300的一面上能达到平衡,进一步强化锁紧件300的锁紧力。优选地,该第四凸起31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凸起311和第三凸起312,如此第四凸起部313能提供与第一凸起311和第三凸起312更多或相同的抵推力,防止锁紧件300翘起或转动过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卡合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参照图5至图7,第二桨臂200在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220,第二凸起211设置在第一凹槽220中,且第二凸起211与第一凹槽220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弧形滑道230;第二凸起211卡合于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之间的缝隙时,第一凸起311位于弧形滑道230中。具体地,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转动的轨迹处于弧形滑道230中,即第一凸起311与第三凸起312组成一限位块,而第二凸起211与第一凹槽220的侧壁组成另一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在卡合时,各自的两部件与对方的两部件呈错位卡合;即在锁紧件300转动至第二凸起211和第一凹槽220的位置过程中,第二凸起211旋入锁紧件300上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三凸起312的缝隙中,而第一凸起311则旋入第二凸起211与第一凹槽220的侧壁形成的弧形滑道230中。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进一步地形成更紧密的卡合关系,另一方面整个折叠桨臂组件结构更紧凑。优选地,第一凸起311、第三凸起312及第二凸起211的边角均为圆滑边角,如此设置加大了锁紧件300的转动滑入的顺畅度。进一步地,参照图5,弧形滑道230沿其长度方向道宽逐渐变窄,以使第一凸起311可与弧形滑道230楔紧。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凸起311、第二凸起211及弧形滑道230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具体地,第二凸起211与第一凹槽220的侧壁之间的弧形滑道沿着第一凸起311的旋入方向逐渐变窄,即第二凸起211与第一凹槽200的侧壁逐渐紧靠,第三凸起312与第二凸起211和第一凹槽220的侧壁紧紧贴合,以使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二卡接部210楔紧,防止锁紧件300产生转动而与第二桨臂200脱开。进一步地,参照图7,锁紧件300背向第二卡接部310的一端面上设有旋钮320。具体地,欲将锁紧件300转动至第二卡接部210时,用户需要自己动手拨动锁紧件300,而本实施例中的锁紧件300为一板块,且面向用户使用的一端为光滑面,没有可供用户方便拨动的部件。因此,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拨动锁紧件300转动至第二卡接部210进行锁定动作,在锁紧件300面向用户使用的一板面上设置旋钮320,该旋钮320为在该板面上凸设的凸块,如此设置可供用户直接借助该旋钮320,即可驱动锁紧件300转动。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能更容易拨动锁紧件300,将旋钮设置呈长圆状或长条状,如此增加用户与旋钮32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7,为了方便锁紧件300的后期维修工作,在旋钮320上设有第二凹槽321,第二凹槽321的底壁上设有通孔3211;锁紧件300通过通孔3211可拆卸枢接于第一桨臂100的侧壁上。当锁紧件300在其与第二卡接部210出现尺寸误差或不配对的情况下,就可以将锁紧件300从第一桨臂100上拆离出来,并将合适的锁紧件300的安装上。另外为了方便从旋钮320上安装或拆卸锁紧件300,在旋钮320上设置第二凹槽321和位于第二凹槽321中的通孔3211,第二凹槽321主要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安装工具(小扳手)置于其中实行安装或拆卸动作,而通孔3211为了让安装工具能更快地对准螺钉进行拆卸或安装。进一步地,参照图7,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之间设有密封环。具体地,为了便于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能形成更紧密的抵接,第二桨臂200端面中间位置有按压面(图未标),该按压面环绕其边缘设置条状凹槽(图未标),并在条状凹槽中设置形状与条状凹槽适配的密封环240,该密封环240可采用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以达到增大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之间的抵接摩擦力,从而使第一桨臂100与第二桨臂200抵接更紧密。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桨臂组件和其他必备且为现有已知的部件,例如控制器、动力装置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该折叠桨臂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无人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