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进、出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059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密封进、出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密封进、出料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尚无的不足。其特征在于:在主轴4上连接有截面为两个交叉“S”形的叶片3。外壳1包裹于叶片3的外面,外壳1上开有材料入口和出口;隔板7横向穿于叶片3之间亦连接于主轴4上,将叶片3分割成进料仓6。端盖5连接于外壳1的两端。在材料入口处设置有一可调角度的限料挡板8,限制同时进入的原材料。其优点是:每个进料仓6之间均有一错位,以实现顺序、梯级、均匀地送料,避免一次性进料太多,避免送入的材料互相拥挤,以致弹出伤人。其无事故隐患,安全、可靠。“S”形叶片3的塑性材料的尖端2弹性和韧性好,摩擦系数小,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供各类机械中进料和出料使用。
【专利说明】密封进、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工程机械上使用的密封进、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进、出料装置,其结构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其目的无非是将物料送入机械中作业,而后再将作业毕的产品输出。它们的问世对环保事业的支持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本发明的密封进、出料装置现有技术中尚无。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填补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空白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进、出料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外壳、主轴、隔板和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轴4上连接有截面为两个交叉“S”形的叶片3,“S”形叶片3的尖端2为塑性材料,以减少摩擦。外壳I包裹于叶片3的外面,外壳I上开有材料入口和材料出口 ;隔板7横向穿于叶片3之间亦连接于主轴4上,将交叉“S”形叶片3分割成进料仓6,每个进料仓6之间均有一错位,以实现顺序、梯级、均匀地送料,避免一次性进料太多。端盖5连接于外壳I的两端。在材料入口处设置有一可调角度的限料挡板8,以根据输入材料的不同,限制同时进入本发明的原材料。
[0004]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所具有的主要优点是:每个进料仓6之间均有一错位,以实现送料时顺序、均匀地进入,避免送入的材料互相拥挤,以致弹出伤人。其无事故隐患,安全、可靠。“S”形叶片3的塑性材料的尖端2弹性和韧性好,摩擦系数小,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立体、爆炸主视示意图。其中的I为外壳,2为“S”形叶片3的尖端,3为“S”形叶片,4为主轴,5为端盖。
[0006]图2为本发明中的两个交叉“S”形的叶片3的组合立体主视示意图。
[0007]图3为隔板7横向穿于叶片3之间并连接于主轴4上的组合立体主视示意图。其中的6为进料仓,7为隔板。从图上可以看出每个进料仓6之间均有一错位
[0008]图4为本发明取掉端盖5后的主视示意图。其中的众箭头表示进、出料的路径,仅用于出料。
[0009]图5亦为本发明取掉端盖5后的主视示意图。其中的众箭头亦表示进、出料的路径,8为限料挡板,6为进料仓,2为“S”形叶片3的尖端,既用于出料,又用于进料。
[0010]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在主轴4上连接有截面为两个交叉“S”形的叶片3,“S”形叶片3的尖端2为塑性材料,以减少摩擦。外壳I包裹于叶片3的外面,外壳I上开有材料入口和材料出口 ;隔板7横向穿于叶片3之间亦连接于主轴4上,将交叉“S”形叶片3分割成进料仓6,每个进料仓6之间均有一错位,以实现顺序、梯级、均匀地送料,避免一次性进料太多。端盖5连接于外壳I的两端。在材料入口处设置有一可调角度的限料挡板8,以根据输入材料的不同,限制同时进入本发明的原材料。
[0011]本发明供各类机械中进料和出料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进、出料装置,由外壳、主轴、隔板和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轴⑷上连接有截面为两个交叉“S”形的叶片(3),外壳(I)包裹于叶片(3)的外面,外壳(I)上开有材料入口和材料出口 ;隔板(7)横向穿于叶片(3)之间亦连接于主轴(4)上,端盖(5)连接于外壳(I)的两端,在材料入口处设置有一可调角度的限料挡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密封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S”形叶片(3)的尖端(2)为塑性材料。
【文档编号】B65G29/00GK104071532SQ20131011876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余星达 申请人:余星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