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707阅读:1177来源:国知局
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席生产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竹席编织机其原理是利用机械装置有规律地将细线和竹条组合在一起,使得组合成一张竹席,在进行竹席加工时,需要人工进行竹条上料操作,工人逐根将加工好的 竹条放入竹席编织机内,然后竹席编织机对放入的竹条通过细线进行编织,但是通过人工进行上料操作,既浪费了人工资源,又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竹席编织机的工作时长,另外,目前的竹条为裸露放置在车间内,使得外界的灰尘、油污等污染物可能会沾染腐蚀竹条表面,造成竹条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对放料箱内的竹条进行粉尘隔离,避免了竹条表面的污染的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放料箱、传输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放料箱设置在机架上端,所述传输机构设置在放料箱与机架之间,用于传输放置在放料箱内的竹条,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控制置于传输机构上的竹条进入竹席编织机的上料口内,所述放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竹条卸料的出口,

所述放料箱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风幕隔离装置,所述风幕隔离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风幕机、出风口、吸风口、吸气机,所述风幕机安装在放料箱的开口的一端上,所述吸气机设置在放料箱的开口的另一端,所述风幕机与吸气机呈对称设置,所述出风口和吸风口设置在风幕机与吸气机之间,且出风口安装在风幕机上,吸风口安装在吸气机上,所述出风口和吸风口的截面均呈梯形设置且出风口底边较大的一端与风幕机连接,吸风口底边较小的一端与吸气机连接,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带、第一电机、输送轮和第二电机,所述输送安装在机架上,且输送带的一端位于出口处,另一端位于输送轮处,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输送带运转,所述输送轮安装在机架上,且输送轮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口呈同一位置设置,通过输送轮将竹条输送到竹席编织机的上料口内,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液压踩踏器、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且靠近输送轮的位置,用于检测输送轮上是否放置有竹条,所述液压踩踏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竹席编织机上的控制踏板抵触,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机架上,且控制箱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传感器,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的控制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的控制端,第三输出端连接液压踩踏器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箱的电源端连接竹席编织机的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料箱的外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箱的第四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料箱的底部截面呈漏斗状设置,且放料箱的出口大小与单根竹条的大小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表面设置有与出口相平行的凸条,凸条均匀安装在输送带表面,且两相邻凸条之间的间距与竹条的截面宽度大小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放料箱的设置,能够对竹条进行储存放置,避免了处理后的竹条乱堆乱放,既浪费车间里的空间,又能够避免竹条被外力损坏的情况,通过风幕隔离装置的设置,能够通过强力风幕对放料箱的上端开口进行风切隔离,使得能够隔离放料箱内外,避免了放料箱外部的粉尘、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放料箱内,污染腐蚀竹条的情况,通过风幕机的设置,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幕较为均匀,提高风切隔离放料箱的上端开口的效果,通过吸气机的设置能够对风幕机吹出的气流进行吸收收集,使得提高整个风幕隔离装置形成风幕的效果,通过将出风口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端面大的一端连接进风机构,端面小的一端用于出风,这种设置可有效聚集风力,集中了风力从出风口排出的速度,不会使得风在放料箱的内部分散,通过将吸风口截面也设置为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端面小的一端连接吸气机,端面大的一端用于吸风,这种设置可有效的抽取放料箱的内部从出风口排出的风幕气流,使得风幕机产生的风幕不会逸散到放料箱的内部。

通过传输机构和控制装置的配合设置,能够自动对竹席编织机进行竹条上料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效率底下情况,且能够提高车间生产效率,通过振动电机的设置,能够对放料箱内的竹条进行振动整理,使得放料箱内的竹条能整齐码放到放料箱的出口处,避免了竹条在放料箱出口处卡住无法出料的情况,通过凸条的设置,能够将置于输送带上的竹条固定在输送带上,避免了设备的振动导致竹条脱落或者无法与输送轮平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料箱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风口剖视图。

图中:1、机架;2、放料箱;3、传输机构;4、输送带;5、第一电机;6、输送轮;7、第二电机;8、控制装置;9、控制箱;10、液压踩踏器;11、检测传感器;12、振动电机;13、凸条;14、风幕隔离装置;15、风幕机;16、出风口;17、吸风口;18、吸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1、放料箱2、传输机构3和控制装置8,所述放料箱2设置在机架1上端,所述传输机构3设置在放料箱2与机架1之间,用于传输放置在放料箱2内的竹条,所述控制装置8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控制置于传输机构3上的竹条进入竹席编织机的上料口内,所述放料箱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竹条卸料的出口。

所述放料箱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风幕隔离装置14,所述风幕隔离装置14包括依次连通的风幕机15、出风口16、吸风口17、吸气机18,所述风幕机15安装在放料箱2的开口的一端上,所述吸气机18设置在放料箱2的开口的另一端,所述风幕机15与吸气机18呈对称设置,所述出风口16和吸风口17设置在风幕机15与吸气机18之间,且出风口16安装在风幕机15上,吸风口17安装在吸气机18上,所述出风口16和吸风口17的截面均呈梯形设置且出风口16底边较大的一端与风幕机15连接,吸风口17底边较小的一端与吸气机18连接。

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输送带4、第一电机5、输送轮6和第二电机7,所述输送安装在机架1上,且输送带4的一端位于出口处,另一端位于输送轮6处,所述第一电机5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驱动输送带4运转,所述输送轮6安装在机架1上,且输送轮6与竹席编织机的上料口呈同一位置设置,通过输送轮6将竹条输送到竹席编织机的上料口内。

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箱9、液压踩踏器10、检测传感器11,所述检测传感器11安装在机架1上且靠近输送轮6的位置,用于检测输送轮6上是否放置有竹条,所述液压踩踏器10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竹席编织机上的控制踏板抵触,所述控制箱9安装在机架1上,且控制箱9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传感器11,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5的控制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7的控制端,第三输出端连接液压踩踏器10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箱9的电源端连接竹席编织机的电源开关。

所述放料箱2的外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12,所述振动电机1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箱9的第四输出端。

所述放料箱2的底部截面呈漏斗状设置,且放料箱2的出口大小与单根竹条的大小相配合。

所述输送带4表面设置有与出口相平行的凸条13,凸条13均匀安装在输送带4表面,且两相邻凸条13之间的间距与竹条的截面宽度大小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料箱2的设置,能够对竹条进行储存放置,避免了处理后的竹条乱堆乱放,既浪费车间里的空间,又能够避免竹条被外力损坏的情况,通过风幕隔离装置14的设置,能够通过强力风幕对放料箱2的上端开口进行风切隔离,使得能够隔离放料箱2内外,避免了放料箱2外部的粉尘、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放料箱2内,污染腐蚀竹条的情况,通过风幕机15的设置,使得从出风口16吹出的风幕较为均匀,提高风切隔离放料箱2的上端开口的效果,通过吸气机18的设置能够对风幕机15吹出的气流进行吸收收集,使得提高整个风幕隔离装置14形成风幕的效果,通过将出风口16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端面大的一端连接进风机构,端面小的一端用于出风,这种设置可有效聚集风力,集中了风力从出风口16排出的速度,不会使得风在放料箱2的内部分散,通过将吸风口17截面也设置为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端面小的一端连接吸气机18,端面大的一端用于吸风,这种设置可有效的抽取放料箱2的内部从出风口16排出的风幕气流,使得风幕机15产生的风幕不会逸散到放料箱2的内部。

通过传输机构3和控制装置8的配合设置,能够自动对竹席编织机进行竹条上料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效率底下情况,且能够提高车间生产效率,通过振动电机12的设置,能够对放料箱2内的竹条进行振动整理,使得放料箱2内的竹条能整齐码放到放料箱2的出口处,避免了竹条在放料箱2出口处卡住无法出料的情况,通过凸条13的设置,能够将置于输送带4上的竹条固定在输送带4上,避免了设备的振动导致竹条脱落或者无法与输送轮6平行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