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石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795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石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石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因原有系统的设计问题,小矿石的定量输送皮带容易磨损,需经常更换,影响干磨车间的运行效率。定量输送皮带上来的下料口是垂直下来,重力直接作用在皮带上,皮带变形后,部分碎石头卡在下料口与皮带之间,造成输送皮带的磨损,且下料口太大,会造成部分小矿石一直在下料口与皮带中间滚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石输送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石输送装置,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包括上部开口面积大于下部开口面积的锥形的矿石斗、设于所述的矿石斗下侧的下料部,所述的下料部的底部为下料口,所述的下料部的侧壁包括一用于接料的斜坡,所述的斜坡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

优选地,所述的下料部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的矿石斗的下部开口相对接,所述的下料部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的下料部的下料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下料部的下料口下侧的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下料部的下料口处的两侧的挡板,所述的挡板设置于所述的下料部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的挡板的截面呈一三角形,所述的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与所述的下料部的侧壁、传送带相接触,所述的三角形的另一条边从上至下逐渐向下料部的内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的挡板的截面呈一直角三角形,所述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所述的下料部的侧壁、传送带相接触。挡板的改进,减少皮带的受力,减小皮带受力而产生的变形,从而避免石头卡在皮带与挡板之间,造成皮带的磨损,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原先皮带3个月更换一次,改进后皮带已经使用1年,皮带基本无磨损。

优选地,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的传送带的变频输送电机。可以通过调节传送带的变频输送电机转速来调节传送带的输送量。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下料部的下料口的面积减小,并且矿石下落后落在斜坡上,不会直接砸在传送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减少皮带的受力;下料口改进后,皮带基本不磨损,可以避免因更换皮带而造成的停机,提高运行率;同时节约定量传送带备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矿石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矿石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矿石斗;2、下料部;21、斜坡;3、挡板;4、传送带;5、变频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矿石输送装置,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包括上部开口面积大于下部开口面积的锥形的矿石斗1、设于所述的矿石斗1下侧的下料部2,所述的下料部2的底部为下料口,所述的下料部2的侧壁包括一用于接料的斜坡21,所述的斜坡21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的下料部2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的矿石斗1的下部开口相对接,所述的下料部2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的下料部的下料口面积。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下料部2的下料口下侧的传送带4。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下料部2的下料口处的两侧的挡板3,所述的挡板3设置于所述的下料部2的内侧。所述的挡板3的截面呈一三角形,所述的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与所述的下料部2的侧壁、传送带4相接触,所述的三角形的另一条边从上至下逐渐向下料部2的内侧倾斜。所述的挡板3的截面呈一直角三角形,所述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所述的下料部2的侧壁、传送带4相接触。挡板3的改进,减少皮带的受力,减小皮带受力而产生的变形,从而避免石头卡在皮带与挡板3之间,造成皮带的磨损,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原先皮带3个月更换一次,改进后皮带已经使用1年,皮带基本无磨损。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的传送带4的变频输送电机5。可以通过调节传送带4的变频输送电机5转速来调节传送带4的输送量。

本实用新型下料部2的下料口的面积减小,并且矿石下落后落在斜坡21上,不会直接砸在传送带4上,起到了缓冲作用。减少皮带的受力;下料口改进后,皮带基本不磨损,可以避免因更换皮带而造成的停机,提高运行率;同时节约定量传送带4备品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