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399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物流仓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是一种连续搬运货物的机械,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出入库输送系统作为立体仓库存储区与外界(出入库站台)交接的关键设备。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立体仓库系统的合理性和货物流通的顺畅性。随着行业的发展,现有技术很多时候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而且企业对生产安全越来越关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入出库时货物堵在输送机上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导致一个库或者一个巷道停产。此时需要人工介入,大大影响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介入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生产,能满足不同场所的使用,方便人工调节生产的承载式便捷输送机。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包括机架,机架下方设有升降机构,机架上方设有输送系统,机架一侧安装有电机箱,电机箱内安装有电机;

输送系统包括若干组平行排列的输送机构,每组输送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轴和一个第二输送轴,两个第一输送轴分别位于机架的两侧,第二输送轴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轴之间;

每个第一输送轴的外侧均套接有链轮,链轮上匹配有链罩,每个第一输送轴的内侧均套接有第一辊筒;第二输送轴上均套接有第二辊筒,第二辊筒与第一辊筒的高度相同;第一输送轴和第二输送轴均与电机相连,第一输送轴和第二输送轴同步转动;

两个第一输送轴与第二输送轴之间的机架上填充有平台。

进一步的,平台的高度低于第一辊筒。

进一步的,平台的数量为两个,平台为钢结构平台。

进一步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上置有输送托盘。

进一步的,每一输送机构的第一辊筒上间隔设有限位环。

进一步的,每相邻两组输送机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32mm-138mm。

进一步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外径均为87mm-92mm。

进一步的,平台的宽度为200mm-250mm。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为液压或气压升降平台。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设计点在于原本输送机仅仅是一个输送面,不管是辊式还是链式的,本发明在原来的输送面上加了两个钢结构平台,方便叉车在上面行走,遇到输送机货物堆积的情况,可以人工或者机械叉车上去取货,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人工介入的时候是在钢结构平台上行走,可以极大的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减少由于在输送机上行走滑落等导致的意外事故。升降机构里升降平台的设计,使得输送机使用的范围更广,能适应的场所更多。在遇到货架高低的时候可以直接调节高度,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快速便捷,方便现场调试。遇到货物堆积的时候也可以调节高度方便人工介入取货,便捷效率高,方案多样。至于升降机构的设计有多种方案可选,液压,气压,手动等都可以根据现场要求的不同或者客户需求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同样的输送系统也是如此,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链式或辊式。本发明承载式的设计,利于叉车直接在输送机上行走,人工介入的便捷,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安全生产,可升降的设计,使用方便灵活,满足不同工作高度、不同场所的使用需求,方便人工调节生产,输送系统结构形式多样,可满足多种工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机架,2、升降机构,3、输送系统,4、电机箱,5、电机,6、输送机构,61、第一输送轴,62、第二输送轴,63、链轮,64、链罩,65、第一辊筒,66、第二辊筒,7、平台,8、输送托盘,9、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下方设有升降机构2,机架1上方设有输送系统3,机架1一侧安装有电机箱4,电机箱4内安装有电机5。

输送系统3包括若干组平行排列的输送机构6,每组输送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轴61和一个第二输送轴62,两个第一输送轴61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第二输送轴62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轴61之间。

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外侧均套接有链轮63,链轮63上匹配有链罩64,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内侧均套接有第一辊筒65。第二输送轴62上均套接有第二辊筒66,第二辊筒66与第一辊筒65的高度相同。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均与电机5相连,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同步转动。

两个第一输送轴61与第二输送轴62之间的机架1上填充有平台7。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平台7的高度低于第一辊筒65。平台7的数量为两个,平台为钢结构平台。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上置有输送托盘8。每一输送机构6的第一辊筒65上间隔设有限位环9。每相邻两组输送机构6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32mm-138mm。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的外径均为87mm-92mm。平台7的宽度为200mm-250mm。升降机构2为液压或气压升降平台。

实施例一

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下方设有液压型升降机构2,机架1上方设有输送系统3,机架1一侧安装有电机箱4,电机箱4内安装有电机5。

输送系统3包括若干组平行排列的输送机构6,每组输送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轴61和一个第二输送轴62,两个第一输送轴61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第二输送轴62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轴61之间。

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外侧均套接有链轮63,链轮63上匹配有链罩64,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内侧均套接有第一辊筒65。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上置有输送托盘8。第二输送轴62上均套接有第二辊筒66,第二辊筒66与第一辊筒65的高度相同。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均与电机5相连,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同步转动。

两个第一输送轴61与第二输送轴62之间的机架1上填充有两个高度低于第一辊筒65平钢结构平台7。每一输送机构6的第一辊筒65上间隔设有限位环9。每相邻两组输送机构6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32mm。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的外径均为87mm。平台7的宽度为200mm。

实施例二

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下方设有液压型升降机构2,机架1上方设有输送系统3,机架1一侧安装有电机箱4,电机箱4内安装有电机5。

输送系统3包括若干组平行排列的输送机构6,每组输送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轴61和一个第二输送轴62,两个第一输送轴61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第二输送轴62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轴61之间。

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外侧均套接有链轮63,链轮63上匹配有链罩64,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内侧均套接有第一辊筒65。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上置有输送托盘8。第二输送轴62上均套接有第二辊筒66,第二辊筒66与第一辊筒65的高度相同。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均与电机5相连,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同步转动。

两个第一输送轴61与第二输送轴62之间的机架1上填充有两个高度低于第一辊筒65平钢结构平台7。每一输送机构6的第一辊筒65上间隔设有限位环9。每相邻两组输送机构6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35mm。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的外径均为89mm。平台7的宽度为225mm。

实施例三

一种承载式便捷输送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下方设有液压型升降机构2,机架1上方设有输送系统3,机架1一侧安装有电机箱4,电机箱4内安装有电机5。

输送系统3包括若干组平行排列的输送机构6,每组输送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轴61和一个第二输送轴62,两个第一输送轴61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第二输送轴62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轴61之间。

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外侧均套接有链轮63,链轮63上匹配有链罩64,每个第一输送轴61的内侧均套接有第一辊筒65。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上置有输送托盘8。第二输送轴62上均套接有第二辊筒66,第二辊筒66与第一辊筒65的高度相同。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均与电机5相连,第一输送轴61和第二输送轴62同步转动。

两个第一输送轴61与第二输送轴62之间的机架1上填充有两个高度低于第一辊筒65平钢结构平台7。每一输送机构6的第一辊筒65上间隔设有限位环9。每相邻两组输送机构6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38mm。第一辊筒65和第二辊筒66的外径均为92mm。平台7的宽度为250mm。

由以上实施例得出,实施例二为最优化的技术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设计点在于原本输送机仅仅是一个输送面,不管是辊式还是链式的,本发明在原来的输送面上加了两个钢结构平台7,方便叉车在上面行走,遇到输送机货物堆积的情况,可以人工或者机械叉车上去取货,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人工介入的时候是在钢结构平台7上行走,可以极大的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减少由于在输送机上行走滑落等导致的意外事故。

升降机构2里升降平台的设计,使得输送机使用的范围更广,能适应的场所更多。在遇到货架高低的时候可以直接调节高度,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快速便捷,方便现场调试。遇到货物堆积的时候也可以调节高度方便人工介入取货,便捷效率高,方案多样。至于升降机构2的设计有多种方案可选,液压,气压,手动等都可以根据现场要求的不同或者客户需求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同样的输送系统也是如此,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链式或辊式。

本发明承载式的设计,利于叉车直接在输送机上的钢结构平台7上行走,人工介入的便捷,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安全生产,可升降的设计,使用方便灵活,满足不同工作高度、不同场所的使用需求,方便人工调节生产,输送系统结构形式多样,可满足多种工况需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