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7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防护技术,尤其是一种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常用的形式均为曳引式,即采用钢丝绳将电梯轿厢悬挂着,通过钢丝绳与曳引机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轿厢进行移动,类似一个滑轮组。当电梯轿厢位于楼层开门区域时,曳引机停止转动,同时曳引机上的制动器处于闭合状态,类似汽车轮胎刹车的作用,将曳引机上缠绕钢丝绳的曳引轮抱死,使其不再旋转,这时电梯轿厢静止不动,以便上下乘客。当电梯轿厢需移动时曳引机电动机开始工作,同时制动器松开曳引轮,轿厢即可上下移动。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是指原本需要电梯轿厢静止不动的时候,如上、下乘客时,轿厢却由于各种原因仍在移动,此时危险性极高,极易出现人员伤亡危险。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5438911A公开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电梯,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控制电路,但是,其中的电梯轿厢位移信号经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再输入主控芯片U1,由主控芯片U1控制曳引机和制动器以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控制过信号需要经过多个控制器件才能控制制动器的运行,可靠性差,其中某一控制器件故障即可引起制动失效,影响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电梯意外保护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有安全电路板,所述安全电路板设有与用于检测电梯轿厢位置的两个位置传感器相连,所述安全电路板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的提前开门控制电路和再平层校验电路;所述安全电路板还设有两个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所述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的输出信号用于控制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门锁安全回路的工作状态;所述安全电路板还设有意外移动控制电路,所述意外移动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子与24V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意外移动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子与24V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连接有门锁信号开关,所述门锁信号开关闭合时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被短接,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外接电路上还串接有夹绳器/夹轮器通电线圈和限速器上行超速开关;所述安全电路板还设有再平层控制电路,所述再平层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出端子和电源端子之间的第四继电器的通电线圈;所述安全电路板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与第一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子相连有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的通电线圈,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两个接点上还并联有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与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子相连有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继电器的通电线圈,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两个接点上还并联有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之间设有封门锁控制电路,所述封门锁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意外移动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且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提前开门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再平层校验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电路板还设有自锁回路,所述自锁回路包括与输入端子相连的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输入端子与第四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之间还设有由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构成的并联支路,第四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和电源端子之间串联有第三继电器的通电线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安全电路板中设置意外移动控制电路,意外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门锁信号开关,两个端子的外接电路上设有夹绳器/夹轮器通电线圈和限速器上行超速开关;正常情况下,当厅门或轿门关闭时,门锁信号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此时限速器没有上行超速,夹绳器/夹轮器电源一直处于有电状态,电梯可以正常运行;当电梯厅门或者轿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门锁信号开关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如果两个位置传感器有一个脱开门区、脱开隔磁板,那么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处于断开状态,夹绳器/夹轮器通电线圈断电,夹绳器动作使钢丝绳减速停止,或夹轮器使曳引轮减速停止,由此可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主控芯片100,主控芯片100连接有安全电路板200,安全电路板200设有与用于检测电梯轿厢位置的两个位置传感器LS1、LS2相连,安全电路板200设有与主控芯片100相连的提前开门控制电路210和再平层校验电路220;安全电路板200还设有两个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J1-3和J1-4,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J1-3和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J1-4的输出信号用于控制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门锁安全回路的工作状态,具体而言,当这两个输出端子之间的电路导通时,电梯的门锁安全回路被封掉,电梯的门锁安全回路失效;安全电路板200还设有意外移动控制电路230,意外移动控制电路230的第一端子J1-6与24V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意外移动控制电路230的第二端子J1-7与24V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端子J1-6与第二端子J1-7之间连接有门锁信号开关231,门锁信号开关231闭合时使得第一端子J1-6和第二端子J1-7被短接,即第一端子J1-6和第二端子J1-7直接相连并导通;第一端子J1-6或第二端子J1-7的外接电路上还串接有夹绳器/夹轮器通电线圈232和限速器上行超速开关233。该实施例中的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通过在安全电路板中设置意外移动控制电路,意外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门锁信号开关,两个端子的外接电路上设有夹绳器/夹轮器通电线圈和限速器上行超速开关;正常情况下,当厅门或轿门关闭时,门锁信号开关(副门锁)处于闭合状态,此时限速器没有上行超速,夹绳器/夹轮器电源一直处于有电状态,电梯可以正常运行;当电梯厅门或者轿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门锁信号开关(副门锁)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如果位置传感器LS1或LS2有一个一旦脱开门区,脱开隔磁板,那么第一端子J1-6和第二端子J1-7处于断开状态,夹绳器/夹轮器通电线圈断电,夹绳器动作使钢丝绳减速停止,或夹轮器使曳引轮减速停止,由此可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中,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两个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J1-3和J1-4之间设有封门锁控制电路240,封门锁控制电路240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三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第四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具体而言,封门锁信号输出端子J1-3和J1-4分别与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门锁安全回路中的触点139和触点143相连,当封门锁控制电路240导通时,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门锁安全回路中的触点139和触点143被短接,使得门锁安全回路被封掉,电梯控制系统可以输出开门信号。在该实施例中,意外移动控制电路230包括设置在第一端子J1-6和1第二端子J1-7之间且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继电器K0的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K1常开触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前开门控制电路210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三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第四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 第三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与端子J2-7相连,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端子J2-3相连;电梯上行时,当井道上固定的遮光板插入电梯轿厢上的位置传感器LS1、LS2时,第一继电器K0、第二继电器K1的通电线圈通电,第三继电器K2的通电线圈断电,端子J2-6有效,第四继电器K3的通电线圈得电导通,安全电路板200上的封门锁控制电路240导通,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门锁回路被封掉,电梯控制系统可以输出开门信号,主控芯片100接受提前开门控制电路210输出的提前开门信号后,可向门机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提前开门。再平层校验电路220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与端子J2-4相连,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端子J2-5相连,由此可确认电梯轿厢是否处于平层位置,保证电梯轿厢位置检测可靠,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中,安全电路板200还设有自锁回路250,自锁回路250包括与输入端子J2-2相连的第三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三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继电器K0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第一继电器K0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J2-2端子与第四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之间还设有由第一继电器K0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构成的并联支路,第四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和电源端子J2-1之间串联有第三继电器K2的通电线圈。安全电路板200还设有再平层控制电路260,再平层控制电路260包括设置在输出端子J2-6和电源端子J2-1之间的第四继电器的通电线圈;具体而言,电梯处于平层位置时,井道内的遮光板同时插入位置传感器SQU、LS1、LS2、SQD,当轿厢载重增加,钢丝绳伸长导致位置传感器SQD脱开遮光板,由于此时SQU、LS1、LS2都有效第一继电器K0、第二继电器K1继电器吸合,第三继电器K2断开,主板可以输出在平层条件满足信号,使第四继电器K3导通,端子J1-3和端子J1-4导通,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门锁回路被封掉,主控芯片可以打开制动器,输出动力,使轿厢向上移动,实现再平层。安全电路板200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70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80;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70包括与第一位置传感器LS1的信号输入端子J1-2相连有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继电器K0的通电线圈,第一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的两个接点上还并联有第三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80包括与第二位置传感器LS2的信号输入端子J1-1相连有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继电器K1的通电线圈,第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的两个接点上还并联有第三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具体而言,电源端子J2-1通过触点601与24V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端子J2-4和端子J2-5通过触点600与24V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由此安全电路板可根据位置传感器LS1、LS2的检测信号,通过多个继电器的逻辑运算,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再平层控制、提前开门、防止意外移动等功能,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