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料-包装一体化数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5203发布日期:2018-06-30 03:2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料-包装一体化数控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料-包装一体化数控工装,属于模具制造及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化、模拟化、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特别是为了适应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以及在注塑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的背景下,挤塑和注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从生产的时效性,还是品质都到的质的飞跃。尤其在中国大陆这样一个依靠制造为主的国家,产品的分选和包装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自动化生产这个理念在国内得到的快速的传播,自动化设备生产型企业也不断的涌现。

据申请人了解,在目前的生产技术中,产品的数量繁多、种类复杂,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分料和包装,但由于产品的尺寸和数量的要求不同,对包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传统人工的分料和包装进度缓慢,且时长不稳定,进而很难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运行稳定、操作灵活的分料-包装一体化数控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料-包装一体化数控工装,包括底座框架、固定在底座框架上由导杆和导套支撑的操作平台、固定在操作平台上方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底座框架下方的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框架操作平台上的储料输送单元、包膜机构以及塑封机构;

所述储料输送单元包括储料分层机构和设置在储料分层机构下方的输送机构;所述储料分层机构包括储料盒、第一可移动滑板以及气缸,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板设置在储料盒内并将储料盒划分为上层缓冲区和下层待包装区;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板与气缸动力连接,且所述第一可 移动滑板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以检测滑板是否移动到位的光电传感器,以防上下层产品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为:所述包膜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的末端;所述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裁切机构和滑轨;所述滑轨末端与塑封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包膜机构上的喷码机。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盒的下层待包装区底部安装有通过气缸控制的第二可移动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盒为四个且分别设有可观测窗口,且四个储料盒是分上下两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为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导向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设有四个脚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分料数量和包装速度,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尺寸和要求的数量;采用伺服控制包装袋的长度,可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多段速度的控制;能够将分料和包装整合在一台工装上完成,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盒结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料-包装一体化数控工装,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框架、固定在底座框架上由导杆和导套支撑的操作平台、固定在操作平台上方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底座框架下方的电气控制箱8,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框架操作平台上的储料输送单元、包膜机构4以及塑封机构7;

所述储料输送单元包括储料分层机构和设置在储料分层机构下方的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导向通道。

所述储料分层机构包括储料盒、第一可移动滑板10以及气缸9,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板设置在储料盒内并将储料盒划分为上层缓冲区1和下层待包装区2;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板与气缸动力连接,且所述第一可 移动滑板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以检测滑板是否移动到位的光电传感器,以防上下层产品混合。

所述包膜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的末端;所述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裁切机构和滑轨;所述滑轨末端与塑封机构连接。

还包括安装在包膜机构上的喷码机6。所述储料盒的下层待包装区底部安装有通过气缸控制的第二可移动滑板。所述储料盒为四个且分别设有可观测窗口,且四个储料盒是分上下两层设置。所述底部框架设有四个脚轮。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触摸屏5。

工作前,根据工艺的不同将不同的卷膜固定在传送带末端的横杆上,固定完成后根据产品的材料尺寸设置储料盒的放置数量,设置好机械手后对产品进行放置和分料,传送带会传递产品,并进行自动包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分料数量和包装速度,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尺寸和要求的数量;采用伺服控制包装袋的长度,可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多段速度的控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