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779发布日期:2018-10-13 01: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传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Steel pipe)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

而钢管在出厂前,会对钢管进行打包成捆,而现有的方法为钢管生产完成后,一般成堆堆放,但成堆堆放的钢管离打包机距离较远,造成工人搬运钢管至打包机速度较慢,造成打包效率较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从而克服通过人工搬运待包装钢管至打包机效率较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包括:

第一传送带;

第一振动筛,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衔接;

第二传送带,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另一端衔接,该第二传送带的表面沿所述该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设有波浪形的凹槽;以及

第二振动筛,其一端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衔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以倾斜的方式设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动筛的另一端连接,该弹性片以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一振动筛、第二传送带、第二振动筛的水平位置依次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连接于成堆钢管与打包机之间,可直接将钢管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经过第一振动筛的振动整理后推送至第二传送带的波浪形凹槽进行运送,最后通过第二振动筛二次整理后进入打包机的入口,该方式的两个振动筛能够两次对钢管进行整理,传输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3-第一振动筛,4-第二传送带,5-凹槽,6-第二振动筛,7-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包括:设于支架1上的第一传送带2、第一振动筛3、第二传送带4及第二振动筛6;第一振动筛3的一端与第一传送带2的一端衔接;第二传送带4的一端与第一振动筛2的另一端衔接,第二传送带4的表面沿该第二传送带4的传动方向设有波浪形的凹槽5;第二振动筛6的一端与第二传送带4的另一端衔接。其中,第一传送带2、第一振动筛3、第二传送带4、第二振动筛6的水平位置依次降低。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6优选以倾斜的方式设置。第二振动筛6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弹性片7,弹性片7优选以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弹性片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

使用时,将用于钢管的上料装置连接于成堆钢管与打包机的入口之间,可直接将钢管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经过第一振动筛的振动整理后推送至第二传送带的波浪形凹槽进行运送,最后通过第二振动筛二次整理后进入打包机的入口,该方式的两个振动筛能够两次对钢管进行整理,传输快,效率高。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