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给料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0832发布日期:2018-10-02 20:1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散装颗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尤其是一种带流化装置的高效给料机,其适用于冶金、有色、化工、电力、农业等行业散装颗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喷吹等。



背景技术:

冶金等行业中对散装物料气力输送过程中,对输送量稳定性、气体能源消耗都有较高要求。当前常在工程中应用的立式给料机气力输送系统中公开的中国专利有:201220205422.9、201020619756.1、201220673793.X、201320480948.2、201620306364.7、201620622572.8等,从现场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旋转给料机气力输送系统与传统流态化输送相比,虽然具有精度高的特点,但在气体能耗方面比普通流态化输送高很多,主要是由于物料进入管道之前的状态不同导致,物料靠重力落入给料机,在叶轮的空腔内堆积密实,呈壅塞状态,为了确保物料在进入管道后能够进行稳定输送,不发生沉降,工程中往往都是靠采用大量气体吹扫,这就浪费了大量气体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料机叶轮空腔内的物料堆积,需要大量气体吹扫,浪费气体能源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给料机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给料机系统,包括喷粉罐、立式壳体、叶轮、变频驱动装置和传动轴,喷粉罐上开设有相对的两个导料管,喷粉罐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给料机顶盖,喷粉罐、给料机顶盖和立式壳体通过紧固件连接,立式壳体内安装有叶轮,叶轮上设有若干个径向叶片,相邻叶片将立式壳体的内腔分割为若干大小均匀的装料空腔,叶轮与变频驱动装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给料机顶盖上设有两个与导料管相通的排料口和开设在排料口之间的装料口,相邻的装料口和排料口呈90°,装料口和排料口下方立式壳体的底板上均安装有流化装置,流化装置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

进一步,装料口下方的流化装置为装料口流化装置,装料口流化装置上的进气口为装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排料口下方的流化装置为排料口流化装置,排料口流化装置上的进气口为排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

进一步,给料机顶盖上的装料口在平面上呈180°,排料口在平面上也呈180°。

进一步,装料口流化装置孔径小于排料口流化装置孔径,装料口流化装置和排料口流化装置的流化气量可独立控制,通过向装料口流化装置和排料口流化装置中通入一定流量的气体以流化物料,确保装料过程物料不会堆积密实。

进一步,给料机顶盖上的排料口呈喇叭口形状,物料经流化装置充分流化后,沿排料口和导料管向上排出。

进一步,叶片的个数为6~12个。

进一步,紧固件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给料机系统,在原有给料机的基础上,在装料口和排料口下方的投影区域,也就是立式壳体的底板上安装流化装置,并在流化装置内通一定流量气体流化的物料,该流化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在装料过程中堆积密实,从而造成排料困难。

2、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给料机系统,装料口和排料口下方的流化装置所通气量可独立控制,既保证了装料口下方物料松散状态,又保证了出料口下方物料能够快速排空,防止了物料在填充过程中因堆积密实导致吹扫过程中消耗大量气体,达到节约气体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给料机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给料机系统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给料机系统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喷粉罐1、给料机顶盖2、立式壳体3、变频驱动装置4、传动轴5、排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6、流化装置7、叶轮8、装料空腔9、导料管10、装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11、装料口流化装置12、排料口流化装置13。

如图1~3所示的高效给料机系统,包括喷粉罐1、立式壳体3、叶轮8、变频驱动装置4和传动轴5,喷粉罐1左侧和右侧开设两个相对的导料管10,喷粉罐1的底部出口处设置给料机顶盖2,喷粉罐1、给料机顶盖2和立式壳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立式壳体3内安装叶轮8,叶轮8上安装n(6~12)个径向叶片,相邻叶片将立式壳体3的内腔分割为n个大小均匀的装料空腔9,叶轮8与变频驱动装置4之间通过传动轴5连接,给料机顶盖2上设有两个与导料管10相通的排料口和开设在排料口之间的装料口,装料口使得装料空腔9与喷粉罐1相通,装料口与装料空腔9的横截面积大小匹配。

给料机顶盖2上的排料口呈喇叭口形状,其上端进口端的孔口大小与导料管10直径相匹配,物料经流化装置充分流态化后,沿排料口和导料管10向上排出。给料机顶盖2上的装料口在平面上呈180°,排料口在平面上也呈180°,相邻的装料口和排料口呈90°。装料口和排料口下方立式壳体3的底板上均安装流化装置7,装料口下方的流化装置7为装料口流化装置12,装料口流化装置12上的进气口为装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11,排料口下方的流化装置7为排料口流化装置13,排料口流化装置13上的进气口为排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6。装料口流化装置12孔径小于排料口流化装置13孔径,装料口流化装置12和排料口流化装置13的流化气量可独立控制,通过向装料口流化装置12和排料口流化装置13中通入一定流量的气体以流化物料,确保装料过程物料不会堆积密实。

喷粉罐1内所装物料在重力作用下经过装料口,填入叶轮8所分隔的装料空腔9内,为了防止物料堆积密实,在立式壳体3的底板分别设置两个装料口流化装置12,一定流量的气体通过装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11对物料不断进行流化,达到松散物料的目的。

叶轮8在变频驱动装置4作用下,按设定转速旋转,物料在叶轮8作用下,推送至排料口下方,经排料口流化装置13内气体流化后,进入导料管10中排出。

该高效给料机系统工作时,通过调整变频驱动装置4的频率来调整立式壳体3内叶轮8的转速,随着叶轮8的转动,喷粉罐1内的固体状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从给料机顶盖2上的装料口落入立式壳体3,同时在叶轮8的作用下分隔在装料空腔9内,通过装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11向装料口下方装料口流化装置12中通入一定流量的气体能够对物料不断流化,达到疏松物料的目的,疏松后的物料在叶轮8的作用下,推送至排料口下方,通过排料口流化装置进气口6向排料口流化装置13内通入一定量气体,使得二次疏松后的物料进入导料管10中排出。

为防止物料经给料机进入管道后发生沉降,实际工程中采用大量气体吹扫,造成很大程度的气体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在给料机内安装流化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物料在给料机的叶轮8空腔内堆积密实,降低了输送气体能耗,创造很高的经济价值。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