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卷自动安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464发布日期:2019-07-17 05:56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卷自动安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卷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纸卷自动安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

瓦楞纸生产设备用纸量非常庞大,造纸企业为了便于生产和运输,常将生产的纸卷成大卷的纸卷,每个纸卷的重量往往非常重,需要使用叉车等机械设备才可以实现搬运,现有的上纸往往是采用叉车将纸卷搬运至靠近设备上料口的位置,然后人力滚至合适位置进行上料,对于用纸量非常迅速的设备而言,其上料将会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对于工人体力劳动非常大。

并且随着瓦楞纸的层数增加,设备安装越来越紧凑,这样讲无法为叉车提供足够大的活动空间,进一步使得纸卷上料变得困难。

此外,由于客户订单和需求不同,那么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纸品要求跟换纸卷,那么纸卷的上下料又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卷自动安全上料装置,其意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纸卷自动安全上料装置,其位于设备上料口侧,包括轨道、位于轨道上方的托板、带动所述托板沿轨道滑动的驱动机构、位于轨道两侧且水平对称布置的第一翻板机构和第二翻板机构以及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第一翻板机构和第二翻板机构协调动作的控制器;

所述托板可移动到第一翻板机构和第二翻板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翻板机构和第二翻板机构包含第一翻料板和第二翻料板,第一翻料板和第二翻料板二者相远离端可分别依次向上翻转设定角度,使放置在第一翻料板上的纸卷滚至托板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链、与传动链相啮合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所述托板至少包含一个与传动链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轨道、驱动机构、第一翻板机构和第二翻板机构被接纳在地面向下开设的安装沟槽内,所述托板、第一翻料板和第二翻料板上端面均与地面平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防护罩体,所述防护罩体上端面与地面平齐且将轨道、驱动机构、安装沟槽遮蔽,所述托板位于防护罩体上方且底部具有与导轨相应数量且滑动连接的支撑滑块,防护罩体上端面开设有供支撑滑块穿过且可顺畅滑行的导向开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轨道沿托板滑行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有两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罩体宽度略大于所述托板,所述第一翻料板和第二翻料板相向侧分别铰接在防护罩体两侧且二者下方均设置有顶升机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驱动机至少有一个连接有转数传感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翻板机构,其远离设备上料口且位于轨道任意一侧可将放置在其上的纸卷翻至托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本装置可将设备上料口向外部延伸出来,这样就为叉车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叉车将纸卷放至第一翻板机构或第二翻板机构上,托板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到第一翻板机构或第二翻板机构之间,通过第一翻板机构或第二翻板机构的翻转动作将纸卷翻滚至托板上,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将托板以及纸卷带动至设备上料口,实现安全上料;对于小卷的纸卷,采用第三翻板机构是用来辅助人工进行上料,兼顾了多种上料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A-A剖视图;

图4是第一翻板机构或第二翻板机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翻板机构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翻板机构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纸卷自动安全上料装置,其位于设备上料口侧60,包括轨道80、位于轨道上方的托板20、带动托板20沿轨道滑动的驱动机构70、位于轨道80两侧且水平对称布置的第一翻板机构30和第二翻板机构40以及控制驱动机构70、第一翻板机构30和第二翻板机构40协调动作的控制器(附图中未视出),托板20包含上托板21;

轨道80、驱动机构70、第一翻板机构30和第二翻板机构40被接纳在地面向下开设的安装沟槽90内,所述托板20、第一翻料板31和第二翻料板41上端面均与地面92平齐。

还包括防护罩体10,防护罩体10上端面与地面92平齐且将轨道80、驱动机构70、安装沟槽90遮蔽,上托板21位于防护罩体10上方且底部具有与导轨80相应数量且滑动连接的支撑滑块22,防护罩体10上端面开设有供支撑滑块22穿过且可顺畅滑行的导向开口13,导向开口13将防护罩体分隔为侧防护罩板11和中间防护罩板1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罩体10宽度略大于托板20。

具体的,轨道80包含轨道体81和轨道体支撑座8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轨道80沿托板20滑行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有两条,并且轨道体81为圆柱状,支撑滑块22与轨道体81的接触面为圆弧状。

当然,支撑滑块22底部可以设置滚动体或者滚轮,以此来进一步降低滑动阻力。

第二翻板机构40包含第二翻料板41、第二翻料板41靠近轨道80侧与侧防护罩板11通过铰接轴411相铰接且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42,顶升机构输出轴422与第二翻料板41地面铰接,安装沟槽90底部安装有安装支座43,顶升机构非输出端421与安装支座43铰接,第二翻料板41二者相远离端可依次向上翻转设定角度(具体角度以第二翻料板41足够阻挡纸卷,第一翻料板足够使纸卷100翻滚到托板20上)。

优选的,侧防护罩板11与第二翻料板41铰接处为两个,并且侧防护罩板11在铰接处开设有缺口111,该缺口111放置第二翻料板41在翻转过程中与上托板21产生干涉。

同理,第一翻板机构30与第二翻板机构40结构相同。

工作时,先用叉车将纸卷100放置在第一翻板机构30的第一翻料板31上;叉车撤出,开启上料开关,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70带动托板20移动到第一翻板机构30和第二翻板机构40之间,随后顶升机构42开始顶升,使第二翻料板41绕铰接轴411翻转,翻转的角度通过对顶升机构42的行程进行控制,由此形成一个阻挡;然后,第一翻板机构30内的顶升机构开始顶升,使第二翻料板31绕铰接轴翻转,翻转将导致纸卷100向托板20方向滚动,并且通过第二翻料板41的阻挡,使纸卷准确的滚至托板上。

驱动机构70包括传动链71、与传动链71相啮合的主动链轮72和从动链轮73、主动链轮73传动连接有驱动机(附图中未视出);托板20至少包含一个与传动链71的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3。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驱动机可以是伺服电机,还可以使液压马达。

具体的,传动链71由多个链节711组成,链节之间通过销轴712进行连接,连接板23通过销轴712固定连接到其中一个链节711上,这样当传动链71随着主动链轮72、从动链轮73转动而移动的时候就实现了将动力通过连接板23传递给托板20,从而带动托板20移动,连接板23固定连接在支撑滑块22上。

主动链轮72、从动链轮73、驱动机至少有一个连接有转数传感器,用以获取其转动圈数,并通过转动圈数以及主动链轮72或从动链轮73或驱动机至少任一的半径从而计算出传动链71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托板20位移的长度,将这样根据第一翻板机构、第二翻板机构与设备60的上料口的距离就可以设定其转动的圈数,达到设定圈数后停止,那么托板20带动纸卷100必然达到设备上料口的位置。

还包括第三翻板机构50,第三翻板机构50与第一、二翻板机构50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远离设备60上料口且位于轨道80任意一侧可将放置在其上的纸卷翻至托板20,对于小卷的纸卷,采用第三翻板机构是用来辅助人工进行上料,兼顾了多种上料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翻板机构50设置在托板20的行程范围内,且其距离在控制器内事先预设,当需要在第三翻板机构50所在位置放置纸卷时,只需要选择相应的按钮开关控制器即可自动进行控制,使托板20移动到第三翻料板,并且控制第三翻料板进行翻转,将纸卷翻到托板上,此时由于纸卷较小,那么只需要工作人员在对面进行简单的阻挡即可,无需再多增加设备投入;此外,第三翻板机构的设置还可以使其作为备用纸卷放至工位;

具体的,当需要更换不同规格材质的纸卷时,先提前将纸卷放至在第三翻板机构50上,控制托板20移动到设备上下料口将纸卷卸下,然后托盘20带动纸卷移动到第一翻板机构、第二翻板机构处,叉车将其叉离;然后,托盘20自动移动到第三翻板机构所在位置,第三翻板机构50将纸卷翻至托板20后,托板自动将纸卷运送至设备上料口,更换过程总,上下料的方便快速,不需再等待叉车将卸下的纸卷叉离,然后再运送合适的纸卷放到第一翻板机构、第二翻板机构处,大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