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869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用于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容器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从预成形坯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各种各样的容器(包括用于装液体的塑料瓶)是通过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对于一些应用,需要把手用于携带该容器。

把手通常是在通过吹塑成型形成容器的主体之后在单独工艺步骤中连接上。例如,在形成的容器主体从吹塑模具中取出之后,可以将形成的容器主体转移到另一个模具,并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将把手形成在容器主体上。可替选地,单独形成的把手可以卡扣在所形成的容器主体的颈部。

在美国专利No.8,524,143的背景技术部分提出了用于形成具有把手的容器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美国专利No.8,524,143公开了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烘箱中加热具有一体式把手的预成形坯;拉伸所述预成形坯;围绕所述预成形坯闭合具有第一模具凹进的第一模具和具有第二模具凹进的第二模具;以及向所述预成形坯中吹入空气。将把手凹口楔形块插入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内的所述预成形坯的所述一体式把手的把手凹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包括:当拉伸所述预成形坯时,展开所述预成形坯的所述一体式把手的U形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拉伸所述预成形坯是利用插入所述预成形坯的拉伸杆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拉伸所述预成形坯是利用插入所述预成形坯的多级拉伸杆进行的。所述多级拉伸杆包括:延伸第一距离的第一级拉伸杆主体,和从所述第一级拉伸杆主体的末端伸出的、直径比所述第一级拉伸杆主体小的第二级拉伸杆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凹处楔形块包括:当所述把手凹口楔形块被插入所述一体式把手的所述把手凹口时移动所述一体式把手的锥形凸轮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把手凹口楔形块包括:在所述第一模具上设置的第一把手凹口楔形块和在所述第二模具上设置的第二把手凹口楔形块。所述第一把手凹口楔形块在第一方向上被插入所述一体式把手的所述把手凹口的上部,并且,所述第二把手凹口楔形块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被插入所述一体式把手的所述把手凹口的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第一把手凹口楔形块包括:当所述第一把手凹口楔形块被插入所述一体式把手的所述把手凹口的上部时移动所述一体式把手的第一锥形凸轮表面。所述第二把手凹口楔形块包括:当所述第二把手凹口楔形块被插入所述一体式把手的所述把手凹口的下部时移动所述一体式把手的第二锥形凸轮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烘箱中加热所述预成形坯之后,通过对所述一体式把手吹空气而冷却所述一体式把手的至少一部分,和在第二烘箱中加热所述预成形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包括:在围绕所述预成形坯闭合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前,调整所述预成形坯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包括:在拉伸所述预成形坯之前,将所述预成形坯的颈部锁在锁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锁扣包括:包括多个半圆形锁定表面的第一旋转式栅门和第二旋转式栅门,并且,所述预成形坯的所述颈部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式栅门的对置的半圆形锁定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锁扣包括具有第一锁定表面的弹簧加载式第一锁扣主体和具有第二锁定表面的弹簧加载式第二锁扣主体,并且所述预成形坯的所述颈部被固定在所述第一锁定表面和所述第二锁定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包括:将所述预成形坯装载到在输送带上设置的芯轴上。所述预成形坯和所述芯轴中的一个包括槽口,并且所述预成形坯和所述芯轴中的另一个包括凹进,并且所述槽口啮合所述凹进以确保所述预成形坯相对于所述芯轴中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包括:将所述预成形坯的颈部锁在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上的第一模具锁扣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上的第二模具锁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包括:在所述预成形坯的所述一体式把手上设置隔离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第一烘箱包括:包括多个加热元件的第一加热排,并且所述多个加热元件中的每个在与所述预成形坯经过所述第一烘箱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单独可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第一烘箱包括:包括多个加热元件的第一加热排,并且通过第一加热排控制器对所述多个加热元件中的每个的热量输出单独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第二烘箱包括包括多个加热元件的第二加热排,并且所述多个加热元件中的每个都在与所述预成形坯经过所述第二烘箱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单独可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用于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所述第二烘箱包括包括多个加热元件的第二加热排,并且通过第二加热排控制器对所述多个加热元件中的每个的热量输出单独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形成具有把手的容器的方法中,包括:在第一烘箱中加热具有把手连接槽口的预成形坯;拉伸所述预成形坯以移动所述把手连接槽口远离把手连接点或另一个把手连接槽口;围绕所述预成形坯闭合具有第一模具凹进的第一模具和具有第二模具凹进的第二模具;以及向所述预成形坯中吹入空气。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特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中使用的预成形坯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经拉伸的预成形坯的立体图。

图3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示例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预成形坯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生产线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预成形坯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A和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将预成形坯加载到生产线上的装载台的前视图。

图6C和图6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图6A和图6B中的装载台的俯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烘箱的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排的右侧侧视图。

图8A和图8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烘箱的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8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排的左侧侧视图。

图9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拉伸杆的前视图。

图9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多级拉伸杆的前视图。

图10A-10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抓住预成形坯的颈部的转合式锁扣的俯视图。

图11A-11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抓住预成形坯的颈部的弹簧加载式锁扣的俯视图。

图1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具有打开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模具台的前视图,并且图12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具有闭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模具台的前视图。

图12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的右侧侧视图,并且图12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的左侧侧视图。

图12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的仰视图。

图13A-1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的上把手凹口楔形块的后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并且图13E-图13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的上把手凹口楔形块的右侧和左侧侧视图。

图14A-14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的下把手凹口楔形块的后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并且图14E-14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的下把手凹口楔形块的右侧和左侧侧视图。

图15A-1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从生产线卸载吹制容器的卸载台的右侧侧视图。

图15C-15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图15A-15B中的卸载台的俯视图。

图16A和图1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烘箱的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排的右侧侧视图。

图16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排接线和第一加热排控制器的右侧侧视图。

图17A和图1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烘箱的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排的左侧侧视图。

图17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排接线和第二加热排控制器的左侧侧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预成形坯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9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制造方法和设备中的预成形坯示例的侧视图,其中,在预成形坯上设置两个把手连接槽口,而不是把手与容器一体形成。

图19B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容器示例的侧视图,其中,将把手连接在容器上设置的两个把手连接槽口上,而不是把手与容器一体形成。

图20A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中的预成形坯示例的侧视图,其中,把手的顶端与容器是一体的,把手的底端具有连接部,并且在预成形坯上设有把手连接槽口。

图20B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具有一体式把手的容器示例的侧视图,其中,把手的顶端与容器是一体的,且在把手的底端形成的连接部与设置在预成形坯上的把手连接槽口啮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从而提供对本发明更全面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未对公知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以避免使本发明不清楚。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中使用的预成形坯710的示例的立体图。在图1中,将预成形坯710定向成使得开口部712在顶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预成形坯710由塑料形成。预成形坯710具有:主体716、螺纹颈部719和在预成形坯710的底部形成的半球形端部718,在它们之间具有末端过渡部717。在颈部719中形成开口部712。在颈部719下方形成螺纹止挡部711,并且锥形部713连接主体716和螺纹止挡部711,在主体716与锥形部713之间具有锥形过渡部7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末端过渡部717的内圆周包括小的环形槽口用于啮合拉伸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预成形坯710形成有一体式把手720。一体式把手720在第一连接点721处连接至锥形部713并在第二连接点722处连接至主体716。第二接触环726在第二连接点722处设置在主体716的内圆周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点721的一部分在锥形过渡部714处。在第一连接点721与第二连接点722之间是设置在主体716上与一体式把手720相对的对立面715。一体式把手720从第一连接点721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曲至直把手部7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直把手部724可以在其中心部附近具有轻微的向内弯曲。从直把手部724的底部开始,一体式把手720在U形部723处向上并向内弯曲,再向内弯曲至第二连接点722。在一体式把手720内形成把手凹口725,以一体式把手720和对立面715为边界。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立体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通过利用拉伸杆来拉伸图1所示预成形坯710而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在图2中,将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10定向成使开口部732在顶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由塑料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具有:主体736、螺纹颈部739和在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底部形成的半球形端部738,在它们之间具有末端过渡部737。开口部732形成于颈部739中。在颈部739下方形成螺纹止挡部731,并且锥形部733连接主体736和螺纹止挡部731,在主体736与锥形部733之间具有锥形过渡部734。如图2所示,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主体736已经拉伸成明显比未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10的主体716更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形成有一体式把手740。一体式把手740在第一连接点741处连接至锥形部733,并在第二连接点742处连接至主体736。第二接触环746在第二连接点742处设置在主体736的内圆周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点741的一部分在锥形过渡部734处。在第一连接点741与第二连接点742之间是设置在主体736上与一体式把手740相对的对立面735。一体式把手740从第一连接点741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曲至直把手部744。

如图2所示,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直把手部744比未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10的直把手部724明显更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当拉伸杆将预成形坯710拉伸时,第二连接点742向下移动,展开U形部723,使得U形部723的大部分变成直把手部744的一部分。此外,因为第二连接点742在拉伸杆将预成形坯710拉伸时向下移动,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在第一连接点741与第二连接点742之间的对立面735变得比未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10的对立面715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直把手部744可以在其中心部附近具有轻微的向内弯曲。一体式把手740从直把手部744的底部向内弯曲至第二连接点742。在一体式把手740内形成把手凹口745,以一体式把手740和对立面735为边界。

图3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具有一体式把手770的容器750的示例的立体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容器750是通过在模具内对图2中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吹塑而形成的。在图3中,容器750被定向成开口部752在顶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容器750由塑料形成。容器750具有:主体756、螺纹颈部759和在容器750的底部形成的底端部758,在它们之间具有末端过渡部75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底端部758的底部形成为基本平的,使得容器750能够直立。可替选地,底端部758的底部可以具有环形平面,在该环形平面中形成有凹进部分以向底端部758提供强度。开口部752形成于颈部759中。在颈部759下方形成螺纹止挡部751,并且锥形部753连接主体756和螺纹止挡部751,在主体756与锥形部753之间具有锥形过渡部754。此外,主体756在主体756的圆柱部与锥形部753之间还具有弯曲部76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底端部758的一侧形成有槽口76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容器750形成有一体式把手770。一体式把手770在第一连接点771处连接至锥形部753并在第二连接点772处连接至主体756。在第一连接点771与第二连接点772之间是设置在主体756上与一体式把手770相对的对立面755。如图3所示,由于在吹制工艺期间发生的扩张,容器750的对立面755比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对立面735明显更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对立面755轻微地向内弯曲。在主体756与对立面755之间形成对立面过渡部764。一体式把手770从第一连接点771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曲至直把手部774。如图3所示,由于在吹制工艺期间发生的扩张,在径向方向上,容器750的第二连接点772相比容器750的第一连接点771被设置得更靠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直把手部774的底部在第二连接点742处连接至容器750。可替选地,一体式把手770可以从直把手部774的底部朝向主体756向内弯曲,并在第二连接点772处连接至主体756。在一体式把手770内形成把手凹口775,以一体式把手770和对立面755为边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容器75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标签贴在容器750上的凹进表面761。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预成形坯710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770的容器750的生产线100的俯视图的示意图。生产线100包括:输送带101、在输送带101上设置的多个芯轴150、以及与输送带101啮合用于驱动输送带101的驱动轮110、1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生产线100还包括装载台200、第一烘箱300、校准台130、第二烘箱400、定向台140、模具台500和卸载台60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下面将参考图6A-15D更详细地描述装载台200、第一和第二烘箱300、400、模具台500和卸载台6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输送带101被驱动轮110和120逆时针驱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芯轴150包括与预成形坯710上设置的槽口或凹进啮合的槽口或凹进,使得预成形坯710能够准确并精确地相对于芯轴150定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预成形坯710上设置槽口,并且外部机构在外部定位该预成形坯槽口,使得预成形坯710能够准确并精确地相对于芯轴150定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所述外部机构是弹簧加载棘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校准台130包括风扇131,其选择性地冷却设置在芯轴150上的预成形坯。例如,风扇131可以冷却一体式把手720防止一体式把手720晶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校准台130还可以包括:其他冷却组件如空调设备,气流转向设备(改变来自风扇131和/或空调设备的气流方向),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预成形坯710周围的空气温度、来自风扇131和/或空调单元的空气的温度、和预成形坯710和/或一体式把手730的温度),以及控制器(其可工作连接至传感器用于控制风扇131和/或空调设备的气流速率、来自空调设备的气流温度、以及气流转向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通过准确感测在模具台500之前在芯轴150上的预成形坯710的朝向并通过在需要时转动芯轴150或芯轴150的一部分而纠正所述朝向,定向台140对预成形坯710进行定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定向台140包括用于感测预成形坯710的朝向的朝向传感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朝向传感器包括:捕获预成形坯710的图像的相机,和分析预成形坯710的图像以辨别其朝向的朝向分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定向台140包括用于基于由朝向传感器感测到的朝向而纠正预成形坯710的朝向的朝向纠正设备。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预成形坯710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770的容器75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第一步ST1中,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720的预成形坯710。

在第二步ST2中,将在第一步ST1中形成的预成形坯710在装载台200处装载到生产线100的输送带101上设置的芯轴150上。

在第三步ST3中,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经过第一烘箱300,在第一烘箱300中,选择性加热该预成形坯710和一体式把手720。

在第四步ST4中,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经过校准台130,在校准台130中,选择性冷却预成形坯710和/或一体式把手720。

在第五步ST5中,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经过第二烘箱300,在第二烘箱中,选择性加热预成形坯710和一体式把手720。

在第六步ST6中,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移动至定向台140,在定向台140中,辨别预成形坯710的朝向,并且,如有必要,将所述朝向纠正为期望朝向。

在第七步ST7中,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移动至在生产线100上设置的锁扣160和170,其中,锁扣160和170抓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锁扣160和170设置在模具台500处。可替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锁扣160和170可以设置在生产线100上,在模具台500之前的位置处。

在第八步ST8中,当颈部719被锁扣160和170固定时,拉伸杆180拉伸预成形坯710以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如果锁扣160和170被设置在模具台500之前的位置,则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移动至模具台500,使得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被设置在最初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一模具510与第二模具520之间。

在第九步ST9中,第一和第二模具510、520合在一起到达闭合位置,将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颈部739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模具510、520的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540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省略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540,并且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520合在一起到达闭合位置时,锁扣160和170可以保持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被固定,第一和第二模具将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插入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把手凹口745。由此,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将一体式把手740移至扩张位置。

在第十步ST10中,向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吹入空气以形成吹制容器750。可替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520正移动至闭合位置时,开始向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50吹入空气,使得在吹制工艺期间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扩张的同时,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一体式把手740向扩张位置移动。

一旦完成第十步ST10的吹制工艺,在第十一步ST11中,第一和第二模具510、520分开移至打开位置。然后,通过驱动轮110和120转动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和吹制容器750移动至卸载台600。

在第十二步ST12中,吹制容器750从卸载台600卸下。

在下面图6A-15D的描述中,相对于图4中从校准台130向卸载台600的方向描述视图。也就是说,对于图6A-17D,“前视图”处于图4中标有“前”的方向上,“后视图”处于图4中标有“后”的方向上,“右侧侧视图”处于图4中标有“从右侧”的方向上,并且“左侧侧视图”处于图4中标有“从左侧”的方向上。此外,在图7A-9B、12A-12B和15A-17D中,示出芯轴150,其上没有设置预成形坯710、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或吹制容器750,以便不扰乱附图。但是,在生产线100运转期间,预成形坯710可以设置在芯轴150上。此外,在图6A-6B中,预成形坯710被示为不带一体式把手720,以便不扰乱附图。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预成形坯710上可以具有一体式把手720。

图6A和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将预成形坯710装载到生产线100的芯轴150上的装载台200的前视图,并且图6C和图6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将预成形坯710装载到生产线100的芯轴150上的装载台200的俯视图。芯轴150包括:基座155,布置在基座155上的高台,以及在高台153上设置的环形圆柱凸起151。装载台200包括装载块210和冲压件220。

装载块210具有:主体211、具有半圆形第一装载夹持表面217a的第一装载夹持臂215a和具有半圆形第二装载夹持表面217b的第二装载夹持臂215b。第一装载夹持臂215a和第二装载夹持臂215b可操作以向对方移动,使得第一装载夹持表面217a和第二装载夹持表面217b围绕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将其夹住从而抓起预成形坯710。装载块210还是绕旋转轴213可旋转的,从而将预成形坯710置于芯轴150与冲压件220之间。装载块210还可操作以在旋转之后垂直下移使得将预成形坯710放置在芯轴150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芯轴150包括与在预成形坯710上设置的槽口或凹进啮合的槽口或凹进,使得预成形坯710能够准确并精确地相对于芯轴150定向。

冲压件220包括:竖杆225、设置在竖杆225的底端的连接器223和设置在连接器223下方的圆柱冲压头2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圆柱冲压头221的底面包括与半球形端部718的形状相对应的弯曲的凹进。冲压件220可操作以垂直向下移动。

现在将参考图6A-6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装载台200的操作。最初处于图6C所示打开位置的装载块210被如图6A中所示安置,使得第一装载夹持臂215a的第一装载夹持表面217a和第二装载夹持臂215b的第二装载夹持表面217b环绕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的相对两侧。然后,第一装载夹持臂215a和第二装载夹持臂215b如图6D所示合在一起,使得第一装载夹持表面217a和第二装载夹持表面217b夹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然后,装载块210绕旋转轴213旋转至图6B所示的旋转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装载块210还可以在旋转之后垂直向下移动,这将凸起151插入预成形坯710的口部712中。

一旦预成形坯710被设置在芯轴150上,冲压件220从图6A示出的位置垂直下移至图6B示出的位置,使得冲压头221将预成形坯710的半球形端部718往下压以使预成形坯210完全安在芯轴150上。冲压件220可操作以证实预成形坯710完全安在芯轴150上,原因在于如果预成形坯710没有完全安在芯轴150上,则预成形坯可能碰撞第一加热排310的加热元件之一。

图7A和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烘箱300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排310的右侧侧视图。虽然图7A和图7B的芯轴150被示为其上没有设置预成形坯710以不扰乱附图,但是当芯轴150经过第一烘箱300时,在芯轴150上可以设置预成形坯710,使得预成形坯710在经过第一烘箱300时受到择优加热。

第一烘箱300包括第一加热排310和反射板350。芯轴150和设置于其上预成形坯710在第一加热排310与反射板350之间经过第一烘箱3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反射板350是矩形板,其可操作以将来自第一加热排310的热量反射回预成形坯710。反射板350可以具有足够的厚度以包含来自第一加热排310的热量。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包括:在芯轴150的一侧的第一加热排310以及在芯轴150的另一侧的反射板350,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在芯轴150的两侧具有加热排,使得主动从两侧加热预成形坯7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对反射板350进行冷却。

第一加热排310包括加热元件支架320,其托住多对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圆柱形加热元件312a-312L设置在每对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之间。加热元件支架320具有供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插入的多个通孔。如图7C所示,其间具有加热元件312a-312L的所述多对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横向平行设置在加热元件支架320中。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12个加热元件312a-312L,但第一加热排310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加热元件。如图7A和图7B所示,其间具有加热元件312a-312L的所述多对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沿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是单独可移动的。因此,各个加热元件312a-312L能够朝向或远离反射板350移动。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各个加热元件312a-312L与预成形坯710之间的距离,其允许对预成形坯710的不同区域择优加热。第一加热排控制器330设置在第一加热排310后面,并且每个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都具有第一加热排接线313a-313L,其通过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电连接加热元件312a-312L与第一加热排控制器3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加热排控制器330通过第一加热排接线313a-313L和加热元件末端311a-311L既控制加热元件312a-312L又向加热元件312a-312L提供能量。

在图7A和图7B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加热元件312c比其他加热元件更靠近反射板350,并且随着第四和第五加热元件312d-312e,加热元件与反射板35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加热元件312a-312L的前视图轮廓对应于预成形坯710的形状,使得加热元件312a-312L从左侧到顶部环绕预成形坯710。然而,加热元件312a-312L的布置不限于图示的布置,并且各个加热元件312a-312L与反射板350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预成形坯710的形状以及期望的择优加热而不同。此外,各个加热元件312a-312L能够通过第一加热排控制器330被单独控制,使得由各个加热元件312a-312L发出的热量强度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的需要而单独调整。

现在将参考图7A-7C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烘箱300的操作。其上设有预成形坯710的芯轴150通过其上设置该芯轴150的输送带101而在第一加热排310与反射板350之间经过第一烘箱300。在预成形坯710经过第一烘箱300时,预成形坯710被由第一加热排控制器330控制的加热元件312a-312L择优加热。

图8A和图8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烘箱400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图8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排410的左侧侧视图。虽然图8A和8B将芯轴150示为其上没有设置预成形坯710,以不扰乱附图,但是当芯轴150经过第二烘箱400时,芯轴150上可以设置预成形坯710,使得预成形坯710在经过第二烘箱400时受到择优加热。

第二烘箱400包括第二加热排410和反射板450。芯轴150和设置于该芯轴150上的预成形坯710在第二加热排410与反射板450之间经过第二烘箱4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反射板450是矩形板,其可操作以将来自第二加热排410的热量反射回预成形坯710。反射板450可以具有足够的厚度以包含来自第二加热排410的热量。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包括在芯轴150的一侧的第二加热排410以及在芯轴150的另一侧的反射板450,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在芯轴150的两侧具有加热排,使得主动从两侧加热预成形坯7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对反射板450进行冷却。

第二加热排410包括加热元件支架420,其托住多对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加热元件支架420具有供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插入的多个通孔。如图8C所示,其间具有加热元件412a-412L的所述多对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横向平行设置在加热元件支架420中。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12个加热元件412a-412L,但第二加热排410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加热元件。如图8A和图8B所示,其间具有加热元件412a-412L的所述多对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沿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是单独可移动的。因此,各个加热元件412a-412L能够朝向或远离反射板450移动。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各个加热元件412a-412L与预成形坯710之间的距离,其允许对预成形坯710的不同区域择优加热。第二加热排控制器430设置在第二加热排410后面,并且每个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都具有第二加热排接线413a-413L,其通过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电连接加热元件412a-412L与第二加热排控制器4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二加热排控制器430通过第二加热排接线413a-413L和加热元件末端411a-411L既控制加热元件412a-412L又向加热元件412a-412L提供能量。

在图8A和图8B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加热元件312c比其他加热元件更靠近反射板450,并且随着第四和第五加热元件412d-412e,加热元件与反射板45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加热元件412a-412L的前视图轮廓对应于预成形坯710的形状,并且从右侧到顶部环绕预成形坯710。然而,加热元件412a-412L的布置不限于示出的布置,并且各个加热元件412a-412L与反射板450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预成形坯710的形状以及期望的择优加热而不同。此外,各个加热元件412a-412L能够通过第二加热排控制器430被单独控制,使得由各个加热元件412a-412L发出的热量强度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的需要而单独调整。

现在将参考图8A-8C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烘箱400的操作。在校准台130之后,其上设有预成形坯710的芯轴150通过其上设置该芯轴150的输送带101而在第二加热排410与反射板450之间经过第二烘箱400。在预成形坯710经过第二烘箱400时,预成形坯710被由第二加热排控制器430控制的加热元件412a-412L择优加热。

图9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拉伸杆180的前视图。其上设置有预成形坯710的芯轴150通过输送带101被移动到生产线100上设置有锁扣160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锁扣160包括:通过竖轴163而可转动地固定在基座165上的第一旋转式栅门161和通过竖轴164而可转动地固定在基座166上的第二旋转式栅门162。第一和第二旋转式栅门161和162相对于基座165和166绕竖轴163和竖轴164可转动,从而抓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下文中将就图10A-11B更详细地解释图9A-9B中示出的锁扣160以及锁扣170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拉伸杆180包括拉伸杆主体181,其配置成穿过芯轴150的环形凸起151中的孔而向上伸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基座165和166是生产线100的一部分,使得锁扣160被设置在生产线100上。

现在将参考9A描述拉伸杆180的操作。一旦锁扣160固定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拉伸杆主体181穿过环形凸起151中的孔向上伸出。当拉伸杆主体181向上伸出时,拉伸杆主体181的尖端抵住半球形端部718并拉伸预成形坯710(其已在第一和第二烘箱300和400中加热过),从而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此外,当拉伸杆主体181拉伸该预成形坯710时,一体式把手720的第二连接点722移至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第二连接点742的位置,这展开U形部723,形成更长的直把手部744,如图2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拉伸杆180可以是具有台阶部182的台阶式拉伸杆。当拉伸杆主体181伸入预成形坯710中时,在拉伸杆主体181的尖端抵住半球形端部718并拉伸预成形坯710一段距离后,拉伸杆180的台阶部182抓住预成形坯710的第二接触环726并进一步拉伸预成形坯710。因为第二接触环726设置在第二连接点722处,台阶部182能够准确地将第二连接点722移至期望位置。

图9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多级拉伸杆185的前视图。在图9B中的锁扣160与图9A中示出的相同,因此省去对锁扣160的描述。多级拉伸杆185包括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和第二级拉伸杆主体187。

现在将参考图9B描述多级拉伸杆185的操作。一旦锁扣160固定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穿过环形凸起151中的孔向上伸出。当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向上伸出时,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抓住在预成形坯710的第二接触点722处在内圆周上形成的第二接触环726,并且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将已在第一和第二烘箱300和400中加热过的预成形坯710拉伸至第一拉伸位置。因为第二接触环726设置在第二接触点722处,所以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能够准确地将第二接触点722移至期望位置。然后,第二级拉伸杆主体187从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的顶端向上伸出,进一步拉伸预成形坯710从而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对于拉伸杆180,在第一级拉伸杆主体186拉伸预成形坯710时,一体式把手720的第二连接点722移至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第二连接点742的位置,这展开U形部723,形成更长的直把手部744,如图2所示。通过将预成形坯710的拉伸过程分成两个阶段,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第二连接点722的移动。

虽然上述多级拉伸杆185包括两级,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多级拉伸杆185可以多于两级。

图10A-10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抓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的转合式锁扣160的俯视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锁扣160包括:通过竖轴163而可转动地固定在基座165上的第一旋转式栅门161和通过竖轴164而可转动地固定在基座166上的第二旋转式栅门162。第一旋转式栅门161包括三个半圆形锁定表面161a和三个锥形前缘161b,并且第二旋转式栅门162包括三个半圆形锁定表面162a和三个锥形前缘162b。第一和第二旋转式栅门161、162相对于基座165和166绕竖轴163和竖轴164可转动,从而抓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基座165和166是生产线100的一部分,使得锁扣160设置在生产线100上。

现在将参考图10A和图10B描述转合式锁扣160的操作。第一和第二旋转式栅门161、162设置在与预成形坯710(其设置在芯轴150上)的颈部719相同的水平面上。当预成形坯710向锁扣160移动时,颈部719针对第一和第二旋转式栅门161、162中的每个而推动三个锥形前缘161b、162b中的一个。因此,第一旋转式栅门161绕竖轴163逆时针转动并且第二旋转式栅门162绕竖轴164顺时针转动,从图10A示出的打开位置到达图10B示出的固定位置。第一旋转式栅门161的三个半圆形锁定表面161a中的一个和第二旋转式栅门162的三个半圆形锁定表面162a中的一个固定锁扣160内的颈部719。然后,预成形坯710被拉伸杆180和185拉伸以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为了从锁扣160释放预成形坯710,预成形坯710进一步向前移动,这造成颈部719进一步转动第一和第二旋转式栅门161、162,允许预成形坯710脱离锁扣160。

图11A-11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抓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的弹簧加载式锁扣170的俯视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弹簧加载式锁扣170包括:绕竖轴172可转动并通过固定至基座178的弹簧173而被弹簧偏置的第一锁扣主体171,和绕竖轴176可转动并通过固定至基座178的弹簧177而被弹簧偏置的第二锁扣主体175。第一锁扣主体171包括半圆形锁定表面171a和前缘171b,并且第二锁扣主体175包括半圆形锁定表面175a和前缘175b。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锁扣主体171、175的前缘171b和175b是锥形表面。第一和第二锁扣主体171、175绕竖轴172和176可转动,从而抓住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基座178是生产线100的一部分,使得锁扣170设置在生产线100上。

现在将参考图11A和图11B描述弹簧加载式锁扣170的操作。第一和第二锁扣主体171、175设置在与预成形坯710(其设置在芯轴150上)的颈部719相同的水平面上。当预成形坯710向锁扣170移动时,颈部719推动第一和第二锁扣主体171、175的前缘171b和175b。因此,第一锁扣主体171绕竖轴172逆时针转动并且第二锁扣主体175绕竖轴176顺时针转动,从图11A示出的打开位置到达图11B示出的固定位置。第一锁扣主体171的锁定表面171a和第二锁扣主体175的锁定表面175a固定锁扣170内的颈部719。然后,预成形坯710被拉伸杆180和185拉伸以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为了从锁扣170释放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锁扣170远离颈部739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移动,这使得从锁扣170释放颈部739,同时弹簧173和177将第一和第二锁扣主体171和175推回到打开位置。在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9远离输送带101上的锁扣719移动之后,锁扣170垂直向上移动回到最初的水平面。

图1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打开的模具台的前视图,并且图12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闭合的模具台的前视图。图12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510的右侧侧视图,并且图12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520的左侧侧视图。图12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的仰视图。

模具台500包括第一模具510和第二模具5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模具510和第二模具520各自都是完整模具的一半,使得当第一模具510和第二模具520被合在一起时,形成完整模具。第一模具锁扣530设置在第一模具510的底部,并且第二模具锁扣540设置在第二模具520的底部。如图12A所示,第一模具510包括第一模具锁扣弹簧533,并且第而模具520包括第二模具锁扣弹簧534(其将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朝向对方弹簧偏置)。如图12C所示,第一模具具有:具有所期望容器一侧的形状的模具凹进511、下把手凹进512和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如图12D所示,第二模具具有:具有所期望容器另一侧的形状的模具凹进521、上把手凹进522和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下文中参考图13A-13F和14A-14F更详细地描述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第一模具锁扣530包括半圆形第一模具锁定表面531,并且第二模具锁扣540包括半圆形第二模具锁定表面541。

现在将参考图12A-12E描述模具台500的操作。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最初在图12A所示的打开位置。一旦设置在芯轴150上的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被置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之间,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置于图12B示出的闭合位置。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的第一和第二模具锁定表面531和541被合在一起围绕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颈部739,并且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颈部739被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固定。此外,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向后移动,压缩第一模具锁扣弹簧533和第二模具锁扣弹簧543,使得第一模具510和第二模具520彼此紧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省去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并且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置于闭合位置时,锁扣160和170可以保持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固定。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时,从第一模具510突出的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插入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把手凹口745的上部,并插入第二模具520的上把手凹进522中。类似地,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时,从第二模具520突出的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插入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把手凹口745的下部,并插入第一模具510的下把手凹进512中。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的锥形凸轮表面573和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的锥形凸轮表面583对一体式把手740起到凸轮的作用,将一体式把手740推至扩张位置中。

一旦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处于图12B示出的闭合位置,向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中吹入空气以形成吹制容器750。可替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正移向闭合位置时,开始向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50吹入空气,使得在吹制工艺期间,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一体式把手740向扩张位置的移动与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扩张同时发生。一旦完成吹制工艺,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已经扩张成充满第一模具凹进511和第二模具凹进512从而形成吹制容器750,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分开至图12A示出的打开位置。

虽然上文描述了将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放置在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中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预成形坯710可以移至模具台500,然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围绕预成形坯710,将预成形坯的颈部719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模具锁定表面531和541中。然后,可以在闭合的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中将拉伸杆180和185向上延伸以拉伸预成形坯710,从而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然而,为此,可能需要在完成拉伸之后,将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插入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中。

此外,虽然上文描述了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从相对两侧插入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把手凹口745中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中的一个可以具有单个把手凹口楔形块,其占据整个把手凹口并以其自身使把手凹口745扩张。

图13A-1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510的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的后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并且图13E-图13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510的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的右侧和左侧侧视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包括前缘571、锥形凸轮表面573和插销孔575。第一模具510上的对应的销被插入插销孔575中以将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固定至第一模具510。可替选地,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可以与第一模具510一体形成。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时,前缘571插入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把手凹口745的上部,并且锥形凸轮表面573向外推动一体式把手740。因为锥形凸轮表面573直径向后增加,所以当上把手凹口楔形块570进一步插入把手凹口745时,锥形凸轮表面573使一体式把手740的上部扩张成吹制容器750的一体式把手770。

图14A-14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520的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的后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并且图13E-图13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520的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的右侧和左侧侧视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包括前缘581、锥形凸轮表面583和两个插销孔585和586。第二模具520上的对应的销被插入插销孔585和586中以将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固定至第二模具520。可替选地,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可以与第二模具520一体形成。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时,前缘581插入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的把手凹口745的下部,并且锥形凸轮表面583向外推动一体式把手740。因为锥形凸轮表面583直径向后增加,所以当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80进一步插入把手凹口745时,锥形凸轮表面583使一体式把手740的下部扩张成吹制容器750的一体式把手770。

图15A-1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从生产线100卸载吹制容器750的卸载台600的右侧侧视图,并且图15C-15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生产线100卸载吹制容器750的卸载台600的俯视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卸载台600包括卸载块610。

卸载块610具有:主体611、具有半圆形第一卸载夹持表面617a的第一卸载夹持臂615a和具有半圆形第二卸载夹持表面617b的第二装载夹持臂615b。第一卸载夹持臂615a和第二卸载夹持臂615b可操作以彼此移向对方,使得第一卸载夹持表面617a和第二卸载夹持表面617b围绕吹制容器750的颈部759夹住从而抓起吹制容器750。卸载块610可操作以垂直向上移动使得吹制容器750从置于芯轴150上的芯轴150的凸起151中取出。卸载块610还绕旋转轴613可旋转以将吹制容器750移动离开生产线100。

现在将参考图15A-15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卸载台600的操作。最初处于图15C中所示打开位置的卸载块610如图15A所示安置,使得第一卸载夹持臂615a的第一卸载夹持表面617a和第二卸载夹持臂615b的第二卸载夹持表面617b环绕吹制容器750的颈部759的两个相对侧。然后,第一卸载夹持臂615a和第二卸载夹持臂615b如图15D所示被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卸载夹持表面617a和第二卸载夹持表面617b夹住吹制容器750的颈部759。然后,卸载块610垂直向上移动以使芯轴的凸起151从吹制容器750的口部752中脱离,并绕旋转轴613旋转至图15B所示的旋转位置。

一旦卸载块610处于图15B所示的位置,第一卸载夹持臂615a和第二卸载夹持臂615b缩回,从卸载块610释放吹制容器750,从而从生产线100卸载吹制容器。

现在将参考16A-17D描述第一和第二烘箱的可交替的实施方式。

图16A和图1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烘箱800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图1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排810的右侧侧视图。图16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排接线813a1-813q12和第一加热排控制器830的右侧侧视图。虽然图16A和图16B将芯轴150示为其上没有设置预成形坯710以不扰乱附图,但是当芯轴150经过第一烘箱800时,芯轴150上可以设置预成形坯710,使得预成形坯710在经过第一烘箱800时受到择优加热。

第一烘箱800包括第一加热排810和反射板850。芯轴150和设置于该芯轴150上的预成形坯710在第一加热排810与反射板850之间经过第一烘箱8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反射板850是矩形板,其可操作以将来自第一加热排810的热量反射回预成形坯710。反射板850可以具有足够的厚度以包含来自第一加热排810的热量。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包括在芯轴150的一侧的第一加热排810以及在芯轴150的另一侧的反射板850,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在芯轴150的两侧具有加热排,使得主动从两侧加热预成形坯7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对反射板850进行冷却。

第一加热排810包括托住多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的加热元件支架820。加热元件支架820具有供加热元件811a1-811q12插入的多个通孔。如图16C所示,加热元件811a1-811q12以矩阵形式置于加热元件支架820内。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总共204个加热元件的12×17加热元件矩阵,但第一加热排810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加热元件。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加热元件811a1-811q12在左侧和右侧方向是单独可移动的。也就是说,各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能够朝向或远离反射板850移动。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各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与预成形坯710之间的距离,其允许对预成形坯710的不同区域的择优加热。第一加热排控制器830设置在加热元件811a1-811q12后面,并且每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具有电连接加热元件811a1-811q12与第一加热排控制器830的第一加热排接线813a1-813q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加热排控制器830通过第一加热排接线813a1-813q12既控制加热元件811a1-811q12又向加热元件811a1-811q12提供能量。如图16D所示,第一加热排接线813a1-813q12处于与加热元件811a1-811q12相对应的矩阵形式。

在图16A和图16B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行加热元件811a3-811q3比其他行更靠近反射板850,并且随着第四和第五行加热元件811a4-811q4和811a5-811q5,加热元件与反射板85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加热元件811a1-811q12的前视图轮廓对应于预成形坯710的形状,使得加热元件811a1-811q12从左侧到顶部环绕预成形坯710。然而,加热元件811a1-811q12的布置不限于示出的布置,并且各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与反射板850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预成形坯的形状以及期望的择优加热而不同。此外,各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能够通过第一加热排控制器830被单独控制,使得由各个加热元件811a1-811q12发出的热量强度能够根据不用应用的需要而单独调整。

现在将参考图16A-16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烘箱800的操作。其上设有预成形坯710的芯轴150通过其上设置该芯轴150的输送带101而在第一加热排810与反射板850之间经过第一烘箱800。预成形坯710从第一列加热元件811a1-811a12一直到最后一列加热元件811q1-811q12经过第一烘箱800。当预成形坯710经过第一烘箱800时,预成形坯710被由第一加热排控制器830控制的加热元件811a1-811q12择优加热。

图17A和图1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烘箱900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图1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排910的左侧侧视图。图17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排接线913a1-913q12和第二加热排控制器930的左侧侧视图。虽然图17A和图17B将芯轴150示为其上没有设置预成形坯710以不扰乱附图,但是当芯轴150经过第二烘箱900时,芯轴150上可以设置预成形坯710,使得预成形坯710在经过第二烘箱900时受到择优加热。

第二烘箱900包括第二加热排910和反射板950。芯轴150和设置于该芯轴150上的预成形坯710在第二加热排910与反射板950之间经过第二烘箱9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反射板950是矩形板,其可操作以将来自第二加热排910的热量反射回预成形坯710。反射板950可以具有足够的厚度以包含来自第二加热排910的热量。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包括在芯轴150的一侧的第二加热排910以及在芯轴150的另一侧的反射板950,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在芯轴150的两侧具有加热排,使得主动从两侧加热预成形坯7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对反射板950进行冷却。

第二加热排910包括托住多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的加热元件支架920。加热元件支架920具有供加热元件911a1-911q12插入的多个通孔。如图17C所示,加热元件911a1-911q12以矩阵形式置于加热元件支架920内。虽然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总共204个加热元件的12×17加热元件矩阵,但第二加热排910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加热元件。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加热元件911a1-911q12在左侧和右侧方向是单独可移动的。也就是说,各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能够朝向或远离反射板950移动。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各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与预成形坯710之间的距离,其允许对预成形坯710的不同区域的择优加热。第二加热排控制器930设置在加热元件911a1-911q12后面,并且每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具有电连接加热元件911a1-911q12与第二加热排控制器930的第二加热排接线913a1-913q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二加热排控制器930通过第二加热排接线913a1-913q12既控制加热元件911a1-911q12又向加热元件911a1-911q12提供能量。如图17D所示,第二加热排接线913a1-913q12处于与加热元件911a1-911q12相对应的矩阵形式。

在图17A和图17B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行加热元件911a3-911q3比其他行更靠近反射板950,并且随着第四和第五行的加热元件911a4-911q4和911a5-911q5,加热元件与反射板95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加热元件911a1-911q12的前视图轮廓对应于预成形坯710的形状,并从右侧到顶部环绕预成形坯710。然而,加热元件911a1-911q12的布置不限于示出的布置,并且各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与反射板950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预成形坯的形状以及期望的择优加热而不同。此外,各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能够通过第二加热排控制器930被单独控制,使得由各个加热元件911a1-911q12发出的热量强度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的需要而单独调整。

现在将参考图17A-17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烘箱900的操作。在校准台130之后,其上设有预成形坯710的芯轴150通过其上设置该芯轴150的输送带101而在第二加热排910与反射板950之间经过第二烘箱900。预成形坯710从第一列加热元件911a1-911a12一直到最后一列加热元件911q1-911q12经过第二烘箱900。当预成形坯710经过第二烘箱900时,预成形坯710被由第二加热排控制器930控制的加热元件911a1-911q12择优加热。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于从预成形坯710形成具有一体式把手770的容器75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中示出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一步ST21至第七步ST27与图5中示出的第一步ST1至第七步ST7相同,因此省去其描述。

在第八步ST28中,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被合在一起置于闭合位置,将预成形坯710的颈部719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的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省去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并且当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一起被置于闭合位置时,锁扣160和170可以使预成形坯710被固定。可替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省去第七步ST27,并且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的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可以使预成形坯710被固定,无需使用锁扣160和170。

在第九步ST29中,当颈部719被锁扣160和170和/或第一和第二模具锁扣530和540固定时,拉伸杆180拉伸预成形坯710以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

在第十步ST30中,同时地,楔形块或多个楔形块插入把手凹口745中以移动和/或拉伸把手740,并且向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吹入空气以形成吹制容器750。

一旦完成第十步ST30的吹制工艺,在第十一步ST31中,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分开至打开位置。然后,通过驱动轮110和120旋转输送带101使得芯轴150和吹制容器750移至卸载台600。

在第十二步ST12中,吹制容器750从卸载台600卸载。

图19A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中的预成形坯示例的侧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把手连接槽口1021和1022设置在预成形坯1010上,而不是把手与预成形坯一体。

图19A中所示预成形坯1010与图1中所示预成形坯710类似,因此省略了对预成形坯1010中与预成形坯710类似的很多部件的说明。

预成形坯1010具有螺纹颈部1019、螺纹止挡件1011和预成形坯主体1016。图19A中的预成形坯1010具有第一把手连接槽口1021和第二把手连接槽口1022,在它们之间具有对立面1015。对于上述实施方式,拉伸杆180拉伸预成形坯1010,使得第二把手连接槽口1022远离第一把手连接槽口1021移动,并且当在模具台500处对经拉伸的预成形坯吹塑时,第二把手连接槽口1022移至图19B示出的位置。

图19B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容器1015示例的侧视图,其中,把手1070连接至设置于容器1050上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连接槽口1021和1022,而不是把手1070与容器1015一体。

图19B中示出的所形成的容器1050与图3中示出的吹制容器750相似,因此,省去对吹制容器1050中与吹制容器750相同的很多元件的描述。

吹制容器1050具有螺纹颈部1059、螺纹止挡件1051和吹制容器主体1056。在容器被吹制之后,把手1070连接至图19B中的吹制容器1050,而不是如图3中把手与吹制容器750一体。也就是说,把手1070的上端1078连接至第一把手连接槽口1071,并且把手1070的下端1077连接至第二把手连接槽口1072。因此,在吹制容器1050的对立面1015与连接的把手1070之间形成把手凹口1075。因此,对于图19A和图19B示出的预成形坯1010与吹制容器1050,形成把手1070时可以不需要把手凹口楔形块。

图20A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中的预成形坯示例的侧视图,其中,把手的顶端与容器一体,把手的底端具有连接部,并且把手连接槽口设置在预成形坯上。

图20A中示出的预成形坯1110与图1中示出的预成形坯710相似,因此,省去对预成形坯1110中与预成形坯710相同的很多元件的描述。

预成形坯1110具有螺纹颈部1119、螺纹止挡件1111和预成形坯主体1116。图20A中的预成形坯1110具有:具有自由下端1127的一体式把手1120,而上端在把手连接点1121处设置在主体1116上。把手连接槽口1122形成在主体1116上,在把手连接点1121与把手连接槽口1122之间具有对立面1115。对于以上实施方式,拉伸杆180拉伸预成形坯1110,使得把手连接槽口1122远离把手连接点1121移动,并且当在模具台500处对经拉伸的预成形坯吹塑时,把手连接槽口1122移至图20B示出的位置。

图20B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具有一体式把手1170的吹制容器1170的示例的侧视图,其中,把手1170的顶端与容器1150一体,并且在把手的底端1177形成的连接部与设置在预成形坯1110上的把手连接槽口1172啮合。

图20B中示出的所形成的容器1150与图3中示出的吹制容器750相似,因此,省去关于吹制容器1150中与吹制容器750相同的很多元件的描述。

吹制容器1150具有螺纹颈部1159、螺纹止挡件1151和吹制容器主体1156。把手1170一体地形成在主体1156上,所述把手1170的上端在把手连接点1171处设置在主体1156上。在把手1170的自由下端1177形成的连接部连接至把手连接槽口1172。因此,在吹制容器1150的对立面1115与把手1070之间形成把手凹口1175。因此,对于图20A和20B示出的预成形坯1110与吹制容器1150,形成把手1170时可以不需要把手凹口楔形块。

上文中,设置校准台130用于选择性冷却预成形坯710的一体式把手720以避免晶化。可替选地或附加地,可以通过机械移动一体式把手720远离第一和/或第二烘箱的加热元件来降低一体式把手720的温度。这可以通过例如将直把手部720轻微向内弯曲来完成。可替选地或附加地,可以通过在一体式把手720上设置隔离罩来降低一体式把手720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离罩可以是可去除的和/或一次性的。例如,隔离罩能够由加热元件烧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芯轴150或芯轴的凸起151可以是可旋转的,使得在整个生产线100上能够控制预成形坯710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通过芯轴150的凸起151中的孔提供用于对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进行吹塑的空气。空气可以围绕拉伸杆180和185吹入,或者可替选地,在通过凸起151中的孔入吹气之前,拉伸杆180和185完全缩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拉伸杆之外的工艺来拉伸预成形坯710以形成经拉伸的预成形坯730。例如,吹气工艺或真空工艺可以用于拉伸预成形坯7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旋转凸轮可以用于拉伸一体式把手740,而不是采用上述的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不是将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上或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一体形成,而是上、下把手凹口楔形块570和580或单个把手凹口楔形块可以独立于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并通过在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中形成的插入孔而插入第一和第二模具510和520中。

虽然已经关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呈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设计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