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84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的制作工艺是在注塑模具内放置电芯以及电路保护板后,电芯与电路保护板之间形成缝隙,利用低压注塑工艺将注胶封堵于缝隙处,从而实现二者连接在一起。但,现有用于制作锂电池注塑模具采用整体化结构且通用性差,即当锂电池的规格发生变化时,该注塑模具则无法适应,这样,需要重新设计新的模具,耗费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锂电池注塑模具通用性差,无法适用不同规格的锂电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锂电池注塑模具,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第一上浇流槽,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上浇流槽相对应的第一下浇流槽,所述第一上浇流槽和所述第一下浇流槽围合形成主流道,还包括下模镶件、至少一行位件、至少一用于限位电芯且可相对所述下模板水平滑动的固定镶件以及可拆卸于所述上模板的上模镶件,所述上模镶件插设于所述上模板内且抵靠于所述第一上浇流槽的端部外壁上,所述下模镶件、所述行位件以及所述固定镶件均可拆卸于所述下模板,所述下模镶件插设于所述下模板内且抵靠于所述第一下浇流槽的端部外壁上,所述行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下浇流槽一侧,并抵靠于所述下模镶件,所述固定镶件与所述行位件相对设置,所述上模镶件、所述下模镶件、所述行位件以及电芯的端部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合模时形成供电路保护板与电芯注胶连接的型腔。

具体地,所述上模镶件上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上浇流槽的第二上浇流槽、至少一与所述第二上浇流槽连通的第三上浇流槽以及用于限位电芯且连通于所述第三上浇流槽的上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与所述第三上浇流槽并列位于所述上模镶件上,所述下模镶件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下浇流槽的第二下浇流槽、至少一与所述第二下浇流槽连通的第三下浇流槽以及用于限位电芯且连通于所述第三下浇流槽的下容置槽,所述下容置槽与所述第三下浇流槽并列位于所述下模镶件上,所述第二上浇流槽和所述第二下浇流槽相对应且于合模时围合形成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分流道A,所述上容置槽和所述下容置槽相对应且于合模时围合形成限位电芯的容置空间,所述行位件于合模时分别抵靠于所述下模镶件和所述上模镶件,并与所述第三上浇流槽、所述第三下浇流槽以及电芯的端部围合形成所述型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上模板上的铲基以及与所述铲基相对应且可相对所述下模镶件滑动的行位件座,所述行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行位件座上,所述铲基于合模时抵顶并推行所述行位件座,以使所述行位件抵靠于所述下模镶件,所述行位件座朝向所述下模镶件的一侧设有若干抵靠于所述下模镶件的第一复位弹簧。

具体地,所述铲基具有用于抵顶所述行位件座的第一倾斜面,所述行位件座包括座体以及设于所述座体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应的第二倾斜面,所述行位件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抵靠于所述楔形块,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座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连通于所述第三上浇流槽的第四上浇流槽和与所述第四上浇流槽相对应且连通于所述第三下浇流槽的第四下浇流槽,所述第四上浇流槽设于所述上模镶件上且于所述第二上浇流槽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下浇流槽设于所述下模镶件上且与所述第二下浇流槽相对设置,所述行位件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二下浇流槽和所述第四下浇流槽的第五浇流槽,所述第五浇流槽、所述上模镶件的端部、所述第四上浇流槽以及所述第四下浇流槽于合模时形成与所述分流道A相连通的分流道B。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镶件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挡边,电芯抵靠于所述挡边上,所述本体设有台阶通孔,所述本体通过穿设于所述台阶通孔内的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用于抵靠所述固定镶件的调模板,所述调模板设于所述下模板的端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上模镶件均设于所述上模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模镶件均设于所述下模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之间设有两间隔排布的模脚,两所述模脚之间还设有一顶出机构,所述基板内设有推顶所述顶出机构的垫块,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垫块的支撑板、至少一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顶柱以及穿设于所述顶柱上且分别抵顶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下模固定板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顶柱穿过所述下模固定板,并位于所述电芯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注塑模具,将合模时可围合形成供电路保护板与电芯注胶连接的型腔的上模镶件、下模镶件、行位件以及固定镶件采用可替换的安装方式,即上模镶件可拆卸于上模板,下模镶件、行位件以及固定镶件同样利用可拆卸于下模板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当待注塑的锂电池规格发生变化时,在上模板和下模板规格不改变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对应规格且更易于加工的上模镶件、下模镶件、行位件以及固定镶件即可,增加该锂电池注塑模具的通用性,同时也可避免重新制作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更加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注塑模具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镶件、行位件以及固定镶件设于下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位件抵靠于下模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铲基和上模镶件设于上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出机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100、下模板200、下模镶件300、至少一行位件500、至少一固定镶件600以及上模镶件400,上模板100上设有第一上浇流槽101,下模板200上设有第一下浇流槽201,第一上、下浇流槽围合形成用于注胶的主流道,上模镶件400插设于上模板100内且抵靠于第一上浇流槽101,上模镶件400可上模板100上拆卸下来,下模镶件300插设于下模板200内且抵靠于第一下浇流槽201,下模镶件300、行位件500以及固定镶件600均可从下模板200上拆卸下来,行位件500位于第一下浇流槽201的一侧,并抵靠于下模镶件300,固定镶件600与行位件500相对设置,并位于下模镶件300的另一侧,上模镶件400、下模镶件300、行位件500以及电芯的端部于上模板100和下模板200合模时形成供电路保护板160与电芯170进行注胶连接的型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注塑模具,将合模时可围合形成供电路保护板160与电芯170注胶连接的型腔的上模镶件400、下模镶件300、行位件500以及固定镶件600采用可替换的安装方式,即上模镶件400可拆卸于上模板100,并随上模板100一起运动,下模镶件300、行位件500以及固定镶件600则可拆卸于下模板200,三者也随下模板200一起运动,这样,当待注塑的锂电池规格发生变化时,在上模板100和下模板200规格不改变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对应规格且更易于加工的上模镶件400、下模镶件300、行位件500以及固定镶件600即可,增加该锂电池注塑模具的通用性,同时也可避免重新制作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上模板100和下模板200,更加节省成本。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上模镶件400上设有连通第一上浇流槽101的第二上浇流槽401、至少一第三上浇流槽402以及与第三上浇流槽402相并列设于上模镶件400上的上容置槽403,第三上浇流槽402均连通于第二上浇流槽401和上容置槽403,下模镶件300上设有连通第一下浇流槽201的第二下浇流槽301、至少一第三下浇流槽302以及与第三下浇流槽302相并列设于下模镶件300上的下容置槽303,第三下浇流槽302均连通于第二下浇流槽301和下容置槽303,当上、下模板合模时,第二上浇流槽401和第二下浇流槽301围合形成与主流道连通的分流道A,上容置槽403和下容置槽303则围合形成容置空间,电芯170的一端部置于固定镶件600内,电芯170的另一端部则限位容置空间内,与此同时,行位件500抵靠于闭合的上模镶件400和下模镶件300的一侧,并与第三上浇流槽402、第三下浇流槽302以及电芯170的端部围合形成型腔,这样,注胶从主流道进入,经分流道A进入并充满整个型腔,从而实现电路保护板160与电芯170的一端注胶连接。优选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在下模板200上共设有两行位件500和两固定镶件600,两行位件500分设于第一下浇流槽201两侧,并均抵靠于下模镶件300,两固定镶件600分别与两行位件500相对应,并设置于下模镶件300的另一侧,下模镶件300上设有两第三下浇流槽302和两下容置槽303,两第三下浇流槽302分设于第二下浇流槽301两侧,两下容置槽也分别于第二下浇流槽301两侧,同样地,上模镶件400上设有与两第二下浇流槽301对应的两第二上浇流槽401以及与两下容置槽303对应的两上容置槽403,这样,一次合模可形成两处型腔,从而提高注塑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设于上模板100上的铲基700以及行位件座800,这里,铲基700可一体成型于上模板100,也可插设于上模板100上,铲基700随上模板100一起运动,行位件座800与铲基700上下对应,并可相对下模镶件300水平滑动,行位件5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行位件座800上,在行位件座800朝向下模镶件300的一侧设有一抵靠于下模镶件300的第一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当合模时,随上模板100下行的铲基700抵顶并推行行位件座800,并带动行位件500朝向下模镶件300运动,并最终抵靠于下模镶件300的一端侧,完成注塑后,铲基700随上模板100上行,解除对行位件座800的约束,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行位件座800朝远离下模镶件300的方向推行,同时也是行位件500与下模镶件300之间形成间隙,这样,方便将注塑完毕的锂电池取出。具体地,请参考图1和图7,上模板100上设有供上模镶件400插设的第一安装孔102以及若干容置铲基700的第二安装孔103,下模板200上设有供下模镶件300插设的第三安装孔202、若干供行位件座800水平滑行的第一导向槽203以及若干供固定镶件600水平滑行的第二导向槽204,各第一导向槽203和各第二导向槽204分设于第三安装孔202的两侧。优选地,请参考图1和图7,上模板100上设有两分布于第一上浇流槽101两侧的第二安装孔103,并将两铲基700分别设于这两第二安装孔103内,对应地,下模板200上设有两分布于第一下浇流槽201两侧的第一导向槽203以及与两第一导向槽203一一对应的两第二导向槽204,并且,两第二导向槽204和两第一导向槽203分布第一安装孔102两侧,这样,行位件座800于第一导向槽203内相对下模板200水平滑行,固定镶件600于第二导向槽204内相对下模板200水平滑行,这样,一次注塑动作可产生两个成品,提高注塑效率,同时,当待注塑的锂电池规格发生改变时,通过更换上模镶件400、下模镶件300、固定镶件600以及行位件500这些易于加工的部件即可适应,无需更换上模板100和下模板200。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铲基700具有第一倾斜面701,行位件座800包括座体801以及设于座体801上的楔形块802,行位件500设于座体801上,并抵靠于楔形块802,楔形块802上设有与第一倾斜面701相抵顶的第二倾斜面803,各第一复位弹簧设于座体801上,当铲基700随上模板100竖直下行时,第一倾斜面701和第二倾斜面803相接触抵顶,将铲基700的竖直下行运动转化为推行行位件座800的水平滑行运动,并使得行位件500抵靠于下模镶件300的端部,保证型腔内具有稳定的注塑压力。优选地,座体801上设有两用于容置第一复位弹簧的第四安装孔804,保证行位件座800的复位力度。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连通于第三上浇流槽402的第四上浇流槽404和与第四上浇流槽404相对应且连通于第三下浇流槽302的第四下浇流槽304,第四上浇流槽404设于上模镶件400上且于第二上浇流槽401相对设置,第四下浇流槽304设于下模镶件300上且与第二下浇流槽301相对设置,行位件500上设有分别连通第二下浇流槽301和第四下浇流槽304的第五浇流槽501,第五浇流槽501、上模镶件400的侧壁、第四上浇流槽404以及第四下浇流槽304于合模时形成与分流道A相连通的分流道B。这样,当注胶从分流道A注入型腔内时,有另一股注胶从分流道B处注入,即在型腔长边的两端可分别注胶,更有利于充满整体型腔,尤其是在型腔长度较长时,可提高成品的良率。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镶件600包括本体601以及设于本体601上的挡边602,电芯170抵靠于挡边602上,防止其在注塑过程中移动,以保证型腔内具有稳定的注塑压力,在本体601上还设有一台阶通孔603,本体601通过螺钉连接于下模板200,这样,通过调节螺钉的松紧,可实现固定镶件600于第二导向槽204内的位置变化,这样,当待注塑的电芯170宽度相同的情况下且长度不同时,调节固定镶件600在第二导向槽204内位置即可满足限位的作用,这样,也无需更换新的固定镶件600。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抵靠固定镶件600的调模板900,调模板900设于下模板200的端部。通过调节调模板900相对下模板200端部的距离,从而在第二导向槽204中容置长度更长的固定镶件600,同时,也再次为限位固定镶件600提供限位抵顶作用,从而确保型腔内具有稳定的注塑压力。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模固定板110,上模板100和上模镶件400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上模固定板110,这样,只需控制上模固定板110上下开模和合模,即可同时带动上模板100和上模镶件400一起运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下模固定板120,下模板200和下模镶件300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下模固定板120上,这样,只需控制下模固定板120上下开模和合模,即可同时带动下模板200和下模镶件300一起运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基板130,基板130与下模固定板120之间设有两间隔排布的模脚131,当整个锂电池注塑模具放置于平面台面上时,可将双手或夹持杆插设于两模脚131形成的空档处,便于使用搬运该锂电池注塑模具,在两模脚131之间还设有一顶出机构140,基板130内设有推顶顶出机构140的垫块150,顶出机构140包括固定连接于垫块150的支撑板141、至少一设于支撑板141上的顶柱142以及穿设于顶柱142上且分别抵顶支撑板141和下模固定板120的第二复位弹簧143,顶柱142穿过下模固定板120,并位于电芯170的下方。当对垫块150施加一个朝向下模固定板120方向的顶出力时,垫块150则推动支撑板141,并使其靠近下模固定板120,穿过下模固定板120的各顶柱142将对应的电芯170顶出,完成取料动作,当取消该顶出力时,第二复位弹簧143则推顶支撑板141回至原位,实现一次顶出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