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87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



背景技术:

以模具提供特定形状的模室,并以挤筒等原料供给装置将固态高分子原料热融后浇入或注入模室中,使原料在模室中受模制成型为成品,为一般公知熟用的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且为了避免机械设备于模制成型时的闲置,更有以单一或少数的原料供给装置将高分子原料依次地供给于多数的相异模具,从而得以有效地利用不同模具的成型时间差,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增加产量。

而用以达成原料供给装置与不同模具间相对位移的技术内容,则大别有二,其一者是使原料供给装置移动于分别受定位于不同位置上的多数模具间,其二者则为使模具移动经过固定位置上的原料供给装置者,前者的例子有如直线多模站的射出成型装置,后者的例子则有如圆盘式的多模站射出成型装置。

囿于原料供给装置分别仅能供给单一组成的高分子原料,因此,当所产制产品所需的原料组成有所改变时,即需对原料供给装置进行冗长的换料程序,除等待换料完成需耗费时间外,换料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也形成资源的浪费,对于整体制程而言存在着时间与资源的耗损,而仍有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其可灵活因应制程条件的改变,并可在不影响制程继续下进行原料的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包含有一圆盘,用以供外部的多数模具的设置;多数供给单元,分设于该圆盘的周侧,可分别在一供料位置及一准备位置间位移,当位于该供料位置上时,与对应的模具相邻而可将原料供给予所对应的模具,而当位于该准备位置上时,则容许模具随该圆盘的转动而在不同供给单元之间位移;而其特征在于,该些供给单元具有至少有二受控的供给单元,更可各自地在一使用位置与一停用位置间位移,当位于该使用位置上时,可位移至该供料位置上而将原料供给予设置于该圆盘上的外部模具,当位于该停用位置上时,则不能移动至该供料位置上。

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可同时或异时地位于该使用位置上。

其中,为便于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在该使用及该停用位置间移动,该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更包含有一移动单元,用以提供导引,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在该使用位置及该停用位置间移动。

为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的移动可以同步进行,可使该移动单元具有一承载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的载座,而可在该载座移动之际,带动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同步位移。

为提供该载座的直线移动,该移动单元更包含有一底座;一设于该载座与该底座间的滑部,导引该载座可以受外部动力的驱动而沿平行于该圆盘圆周的切线方向移动,用以带动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于该使用位置及该停用位置间位移。

其中,该滑部具有二彼此相隔开来的滑轨,沿平行于该圆盘圆周的切线方向直线延伸地固设于该底座上;多数的滑块,则分别固设于该载座上并与该些滑轨滑接。

为提供该载座进行角位移,则使该移动单元具有一底座;一承载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的载座;一设于该载座与该底座间的枢部,使该载座可以受外部动力的驱动而以该枢部为转轴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角位移,用以带动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在该使用位置及该停用位置间位移。

另外,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则分别具有一柱状的挤筒件;一出料端位于该挤筒件柱轴的一端上。而该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则更包含有一连接座,并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的出料端分设于该连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藉此,该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可因应产业制程上的改变,将所拟更换原料组成的受控的供给单元移动至该停用位置上,而可在不影响既有制程的进行下,进行原料的更换;另外,其也可以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同时移动至该使用位置上,而满足同时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受控供给单元的前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受控供给单元的后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与连接座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移动单元与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显示受控供给单元位于该使用位置与该停用位置上。

附图标号:10: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20:圆盘;21:盘身;22:转轴;30、30’、30”:供给单元;31:挤筒件;32、32’、32”:出料端;40:移动单元;41:底座;42:载座;43:滑部;431:导轨;432:滑块;50: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10,其主要包含一圆盘20、多数的供给单元 30、一移动单元40以及一连接座50。其中:

该圆盘20属现有技术,具有一适当尺寸的圆板状盘身21,以上侧的盘面提供予多数外部模具(图上未示)的设置,一设于该盘身21圆心的转轴22,用以使该盘身21可以该转轴为轴而为转动,从而使分设于该盘身21的外部模具可随之移动。

该些供给单元30为已知的原料供给技术,分别具有一柱状的挤筒件31以及一位于该挤筒件31柱轴一端的出料端32,用以将外部的固态高分子原料,经由该挤筒件31加热加压成熔融态后,再经由该出料端32向外输出;

并使该些供给单元30以该圆盘20为中心,呈放射状等分地定位于该圆盘 20的周侧,而在该圆盘20周侧的多个定点位置上依序地分别形成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等四个原料供给站点,且分别可在一供料位置与一准备位置间移动;

当位于该供料位置上时,该些供给单元趋近或接触于对应模具,而可将熔融态的高分子原料注入或浇入所对应的模具中,而当位于该准备位置上时,该些供给单元则远离所对应的模具,从而使模具可以随该圆盘20转动而位移,由于上开的技术,为现有的圆盘式射出成型机技术,而为其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悉者,无再加以赘言的必要。

然而,所需特别提出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使该些供给单元30中以数量为二的供给单元30’、30”,对应于该第一原料供给站点,而可共同或分别受控地在一使用位置及一停用位置间位移,当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在位于该使用位置上时,可进一步地在该供料位置与该准备位置间位移,但当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位于该停用位置上时,则仅能移动至该准备位置上,而不能移动至可对模具提供原料的该供料位置上。

该移动单元40具有一底座41,位于该第一供给站点位置上,一板框状的载座42位于该底座41的上方,以承载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一滑部43介于该底座41上侧与该载座42底侧间,用以导引该载座42相对于该底座41为位移,而可带动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在该使用位置与该停用位置间位移;

更进一步来说,该滑部43更包含有彼此平行的二导轨431,固设于该底座 41上,并沿该盘身21圆周的切线方向直线延伸适当的长度,多数的滑块432 固设于该载座42上,并分别滑设于该些导轨431上,以提供一平行于该盘身 21圆周切线方向的直线往复导引,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可以在受到外部动力的带动下,在该使用位置及该停用位置间往复直线位移。

该连接座50固设于该载座42上,且供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的出料端32’、32”固设,据以使该些出料端32’、32”彼此间相距的距离获得固定,且与该载座42同步移动,用以确保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移动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该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10可因应产业制程的变动,进行调整,而可在第一原料供给站点中,以该移动单元40 带动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30”进行位移,以满足所需求,其具体地即如图6所示者般,当一受控的供给单元30’自该停用位置位移至该使用位置上时,另一受控的供给单元30”则恰正相反地同步自该使用位置移动至该停用位置上,据此,即可使该受控的供给单元30’提供原料予位于该圆盘20上的对应模具;

而相反的则如图7所示,使该受控的供给单元30”自该停用位置移动至该使用位置上,并使该受控的供给单元30’自该使用位置移动至该停用位置上,而可以该受控的供给单元30”供给原料予模具。

据此,该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的原料供给机构10,可仅将有更换原料需求的原料供给装置移动至该停用位置上,不需使圆盘式模制成型装置全部停机即可进行原料的更换,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可因应产业制程的变化需求。

而除上揭实施例所说明的使用状态外,也可使该些受控的供给单元30’、 30”同时位于该使用位置上,而在该第一原料供给站点中同时供给原料予模具。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上揭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移动单元虽仅揭露线性位移的导引技术内容,但并不以之为限,其也可以使该移动单元提供角位移的转动导引,为此,仅需将上揭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滑部替换为枢部,并使该载座以该枢部枢设于该底座上,且可以之为轴而在一适当角度范围内进行角位移,仍足以达成与上揭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