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02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加工计算机或者笔记本配件的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



背景技术:

风扇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其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风扇叶片大多是塑料的,其一般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制作;且注射成型有以下优点:几乎没有复杂性限制,容许模具内有不同的热塑件塑料;对塑件的质量没有限制;在一定温度内具有适宜流动性的热塑性塑料;可注射高精度的塑件,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等,原来注塑进料装置采用在母模具表面设置有注塑接头,利用注塑接头与注塑枪连接进行进料注塑,这种注塑方式不仅导致注塑料在母模具流动时间长,降温速度比较快,而且形成的废料头比较多,废料头重量在13~14g,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模具采用金属材质,当热塑件塑料注塑至模腔内,模具公体对模具母体进行施压,由于其不便于散热,风扇叶的定型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该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通过设置有自动顶料装置和冷却定型装置,利用自动顶料装置能够同时对成型后的风扇叶片进行顶起,冷却定型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却水槽和冷却仓,使下模块底部和周围均设置有冷却水流,提高冷却定型效果,提高风扇叶片质量和产品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模板、下夹板和下模座,下模板上设置有下模块,所述下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注塑风扇叶片成型的成型槽,还包括顶料装置和冷却定型装置,

所述顶料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夹板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不少于2对顶针和顶杆,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容纳顶针和顶杆的通道,所述顶针和顶杆顶部延伸至成型槽内;所述安装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碟簧;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伸缩气缸或者油缸;

所述冷却定型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模板侧壁上的进水孔、不少于1个设置在下模板侧壁内且与下模块顶部连通的冷却水槽、与冷却水槽连通的冷却仓和连通在进水孔和冷却水槽之间的进水通道,所述下模块置于冷却仓内。

进一步,所述下模块中部设置有风扇叶片中心孔成型模柱。

进一步,每对所述顶针对应顶在单个叶片的中部和根部。

进一步,顶杆设置为6个或者8个均布在成型槽内且对应顶在风扇叶片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通过设置有自动顶料装置和冷却定型装置,利用自动顶料装置能够同时对成型后的风扇叶片进行顶起,冷却定型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却水槽和冷却仓,使下模块底部和周围均设置有冷却水流,提高冷却定型效果,提高风扇叶片质量和产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模座;2-下夹板;3-下模板;4-下模块;5-风扇叶片;6-进水孔;7-进水通道;8-冷却水槽;9-顶针;10-顶杆;11-碟簧;12-安装板;13-冷却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风扇叶片注塑成型下模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模板1、下夹板2和下模座3,下模板1上设置有下模块4,所述下模块4上设置有用于注塑风扇叶片5成型的成型槽,还包括顶料装置和冷却定型装置,

所述顶料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夹板2内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设置有不少于2对顶针9和顶杆10,所述下模板3内设置有容纳顶针9和顶杆10的通道,所述顶针9和顶杆10顶部延伸至成型槽内;所述安装板12和下模板3之间设置有碟簧11;所述安装板12底部设置有伸缩气缸或者油缸;

所述冷却定型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模板侧壁上的进水孔、不少于1个设置在下模板侧壁内且与下模块顶部连通的冷却水槽8、与冷却水槽8连通的冷却仓13和连通在进水孔6和冷却水槽8之间的进水通道7,所述下模块4置于冷却仓13内。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自动顶料装置和冷却定型装置,利用自动顶料装置能够同时对成型后的风扇叶片进行顶起,冷却定型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却水槽和冷却仓,使下模块底部和周围均设置有冷却水流,提高冷却定型效果,提高风扇叶片质量和产品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块中部设置有风扇叶片中心孔成型模柱,所述风扇叶片中心孔成型模柱的公差精度设置为0.002mm。

进一步,优选的每对所述顶针对应顶在单个叶片的中部和根部,优选的顶杆设置为6个或者8个均布在成型槽内且对应顶在风扇叶片轴上,该结构有利于能防止叶片变形,避免叶片根部开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