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9517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P混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PP加工设备经常需要聚丙烯树脂颗粒末来搅拌加工,传统的的方式通常为人工将聚丙烯树脂颗粒末加入到搅拌机的进料口进行进料,但是传统的搅拌装置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并不方面加热,或加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PP混料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PP混料机,包括机体、搅拌桨、温度计、球形管、出料口、支脚、第一出气管、冷凝水箱、进水管、蒸汽发生器、加热器、第二出气管、轴承座、带轮、皮带、电机、进料口、通管;所述球形管为圆球形壳体,圆球形壳体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圆孔口,所述通管内为通孔,圆孔口与通管的通孔大小相同,所述球形管上下两圆孔口分别固定连接有一通管,上下两个通管竖直连通球形管,上下两个通管竖直设置在机体内部,机体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轴承座,其中上侧通管顶部与机体顶部通过轴承座相连,通管相对机体能够自由旋转,下侧通管底部与机体底部通过轴承座相连,上侧通管顶部超过机体顶部设置在机体顶部外侧,所述上侧通管顶部与下侧通管底部均为封口,上侧通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搅拌桨,下侧通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搅拌桨,上侧通管顶端设置有带轮,所述带轮设置在机体外侧,所述机体顶部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机体顶部左右,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电机右侧,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机体左侧,所述冷凝水箱设置在机体底部,所述支脚设置在机体底部两侧,所述第一出气管一端连接到冷凝水箱,另一端连通到下侧通管内,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到冷凝水箱,另一端连接到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二出气管一端连接到蒸汽发生器,另一端连通到上侧通管,所述第二出气管内还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球形管内设置有温度计,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机体底部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为圆柱形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管球半径为通管截面半径的3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管、管道均有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均由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制备的PP混料机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搅拌效率高,通过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实现对混料后的加热,温度可控,加热均匀,并且,能够实现水循环,极大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热能损失,充分利用热能加热,节约了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PP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PP混料机,包括机体1、搅拌桨2、温度计3、球形管4、出料口5、支脚6、第一出气管7、冷凝水箱8、进水管9、蒸汽发生器10、加热器11、第二出气管12、轴承座13、带轮14、皮带15、电机16、进料口17、通管18;所述球形管4为圆球形壳体,圆球形壳体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圆孔口,所述通管18内为通孔,圆孔口与通管18的通孔大小相同,所述球形管4上下两圆孔口分别固定连接有一通管18,上下两个通管18竖直连通球形管4,上下两个通管18竖直设置在机体1内部,机体1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轴承座13,其中上侧通管18顶部与机体1顶部通过轴承座13相连,通管18相对机体1能够自由旋转,下侧通管18底部与机体1底部通过轴承座13相连,上侧通管18顶部超过机体1顶部设置在机体1顶部外侧,所述上侧通管18顶部与下侧通管18底部均为封口,上侧通管18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搅拌桨2,下侧通管18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搅拌桨2,上侧通管18顶端设置有带轮14,所述带轮14设置在机体1外侧,所述机体1顶部右侧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与带轮14之间通过皮带15相连,所述进料口17设置在机体1顶部左右,所述进料口17设置在电机16右侧,所述蒸汽发生器10设置在机体1左侧,所述冷凝水箱8设置在机体1底部,所述支脚6设置在机体1底部两侧,所述第一出气管7一端连接到冷凝水箱8,另一端连通到下侧通管18内,所述进水管9一端连接到冷凝水箱8,另一端连接到蒸汽发生器10,所述第二出气管12一端连接到蒸汽发生器10,另一端连通到上侧通管18,所述第二出气管12内还设置有加热器11,所述球形管4内设置有温度计3,所述出料口5设置在机体1底部右侧。

所述机体1为圆柱形壳体。

所述球形管4球半径为通管18截面半径的3倍以上。

所述球形管4、管道均有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出气管7、第二出气管12均由塑料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