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贴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258发布日期:2018-06-15 21:5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贴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发泡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贴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使用聚氨酯作地毯的背衬,可使地毯踏上后有柔软舒适的感觉,而且有防潮透气的作用,并且可以延长地毯的使用寿命,在制作汽车用的地毯时,一般先将聚氨酯发泡成型,然后再将地毯面料粘接到聚氨酯背衬上,所以要在聚氨酯成型时,在其与地毯面料的粘接面预先贴一层PE膜,待到地毯面料与聚氨酯背衬粘接时,将PE膜融化作为粘接剂,将地毯面料与聚氨酯背衬粘接到一起。

公告号为CN1041081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若干个模具、环形传输带、烘干装置,所述模具包括铰接的上模体和下模体,所述下模体内设有用于容纳聚氨酯的模腔,还包括用来支撑模具的支撑架、自动开模系统、自动合模系统、以及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所述自动合模系统、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烘干装置、自动开模系统沿着传输带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在该生产线中,上模体在打开后与下模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工人往上模体上贴膜会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贴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优点是工人可以很方便的将PE膜贴到上模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方便贴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环形传输带、模具、搭载模具的模具搭载车、开模导轨以及合模导轨,所述模具搭载车包括固定上模体的上固定支架和固定下模体的下固定支架,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铰接,所述下固定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下固定支架铰接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环形传输带连接的接头,所述上固定支架自由端设置有配合开模导轨打开上固定支架或配合合模导轨闭合上固定支架的转柄,所述开模导轨将所述上固定支架完全打开后,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上模体的一端与上固定支架自由端铰接,所述上模体与所述上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可在上固定支架完全打开时将上模体调节为竖直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传输带带动模具搭载车运动,转柄与开模导轨配合,使上固定支架缓缓打开,当上固定支架完全打开后,上固定支架与下固定支架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而推动装置可以将上模体调节为竖直的,使上模体更靠近工人,使工人往上模体上贴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锐角的范围为65°至8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这个范围内上模体可以在推动装置的作用下顺利调节为竖直状态,而角度超过80°上模体即使调节为竖直状态其距离工人的距离还是比较远,不方便工人向上模体上贴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为气压顶杆,所述气压顶杆一端与上模体铰连,另一端与上固定支架铰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固定支架完全打开后,气压顶杆以上固定支架为支撑将上模体调节至竖直状态,从而使上模体更接近工人,使工人方便向上模体上贴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压顶杆与上模体的铰连位置在所述上模体靠近上固定支架一侧的中心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压顶杆与上模体的铰连位置越接近上模体与上固定支架的铰接端,气压顶杆将上模体由竖直状态收回上固定支架就需要越大的力,而气压顶杆与上模体的铰连位置离上模体与上固定支架的铰接端越远,气压顶杆的伸缩行程越远,气压顶杆的体积就越大,所以,将气压顶杆与上模体的铰连位置确定在上模体中心处,这样气压顶杆将处于竖直状态的上模体时不需要很大的力,而且气压顶杆的体积又不会太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模导轨包括支撑转柄将上固定支架自由端缓慢抬起的第一导杆和支撑转柄使模具搭载车保持张开状态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另一端逐渐向上延伸与第二导杆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杆可以支撑转柄将上固定支架的自由端缓慢抬起,而第二导杆的设置可以使完全张开的上固定支架保持张开状态,工人可以在模具搭载车运动到第二导杆处时,将模具搭载车中已经成型的聚乙烯背衬取出,并向下模体中注入原料,还可以往上模体上贴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杆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一体设置的横杆和纵杆,所述纵杆背离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横杆背离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杆背离转柄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可以对开模导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开模导轨被上固定支架压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合模导轨包括支撑转柄使上固定支架缓缓回落的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逐渐向下延伸固定连接到地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导杆可以支撑转柄使上固定支架可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第三导杆缓缓回落直至闭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环形传输带带动模具搭载车运动,转柄与开模导轨配合,使上固定支架缓缓打开,当上固定支架完全打开后,上固定支架与下固定支架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而推动装置可以将上模体调节为竖直的,使上模体更靠近工人,使工人往上模体上贴膜更方便;

二、第一导杆可以支撑转柄将上固定支架的自由端缓慢抬起,而第二导杆的设置可以使完全张开的上固定支架保持张开状态,工人可以在模具搭载车运动到第二导杆处时,将模具搭载车中已经成型的聚乙烯背衬取出,并向下模体中注入原料,还可以往上模体上贴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具搭载车的轴测图;

图3是模具搭载车另一方向轴测图。

图中,1、环形传输带;2、模具;21、上模体;22、下模体;3、模具搭载车;31、上固定支架;311、转柄;312、推动装置;3121、气压顶杆;32、下固定支架;321、万向轮;322、接头;4、开模导轨;41、第一导杆;42、第二导杆;43、支撑杆;431、横杆;432、纵杆;5、合模导轨;51、第三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方便贴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参照图1所示,包括环形传输带1、模具2、搭载模具2的模具搭载车3、开模导轨4以及合模导轨5。

参照图2所示,模具2包括上模体21和下模体22。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模具搭载车3包括固定上模体21的上固定支架31和固定下模体22的下固定支架32,上固定支架31与下固定支架32铰接,在下固定支架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321,在下固定支架32铰接端固定连接有与环形传输带1连接的接头322,在上固定支架31的自由端设置有配合开模导轨4打开上固定支架31或配合合模导轨5闭合上固定支架31的转柄311。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上模体21的一端与上固定支架31自由端铰接,在上模体21与上固定支架31之间设置有推动装置312,推动装置312可以在上固定支架31完全打开时将上模体21调节为竖直的。推动装置312为气压顶杆3121,气压顶杆3121的一端铰接在上模体21靠近上固定支架31一侧的中心位置处,另一端铰接在上固定支架31上。

参照图1所示,开模导轨4配合转柄311将上固定支架31完全打开后,上固定支架31与下固定支架32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角度范围为65°至80°。开模导轨4包括支撑转柄311将上固定支架31自由端缓慢抬起的第一导杆41和支撑转柄311使模具搭载车3保持张开状态的第二导杆42,第一导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另一端逐渐向上延伸与第二导杆42固定连接,在第二导杆42背离转柄311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43,支撑杆43包括一体设置的纵杆432和横杆431,其中,纵杆432背离横杆4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横杆431背离纵杆4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杆42背离转柄311的一侧。

参照图1所示,合模导轨5包括支撑转柄311使上固定支架31缓缓回落的第三导杆51,第三导杆51的一端与第二导杆42固定连接,另一端逐渐向下延伸固定连接到地面上。

工作过程:在进行生产工作时,环形传输带1带动模具搭载车3沿转动轨迹运动,当模具搭载车3运动到设置有开模导轨4处时,第一导杆41支撑转柄311将上固定支架31的自由端缓慢抬起,当模具搭载车3运动到第二导杆42处时,上固定支架31保持完全张开状态,此时,推动装置312将上模体21调节为竖直状态,工人可以将模具搭载车3中已经成型的聚乙烯背衬取出,并向下模体22中注入原料,然后往上模体21上贴膜,当模具搭载车3即将进入合模导轨5时,推动装置312带动上模体21的下端向靠近上固定支架31方向运动直到与上固定支架31贴合,随后,上固定支架31在第三导杆51的支撑下缓缓回落,直到与下固定支架32贴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