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573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电磁炉中设置有线圈盘,在进行加热时,线圈盘中会通入不断变化的电流,以产生高频变化的磁场,磁场的磁力线不断切割锅具的金属分子,从而产生热量进行加热。目前,电磁炉在加热时,为了避免锅具干烧,电磁炉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般温度传感器与电磁炉的面板表面相接触,以检测由面板传递的锅具温度,或者设置在线圈盘上,以检测线圈盘的温度。

然而,目前,电磁炉的温度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线圈盘盘体或者面板上,这样加热时,温度传感器中的电路通常会受到线圈盘的磁场干扰而产生误差;此外,如果当出现锅具干烧等现象时,线圈盘自身温度也会急剧升高,此时温度传感器较易由于距离过近而损坏,无法及时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电磁炉停止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有效防止电磁炉因线圈盘温度异常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底壳、线圈盘和电路板,面板和底壳共同围成一个空腔,线圈盘和电路板均位于空腔内,电路板4上具有控制器,电磁炉还包括用于感应线圈盘的温度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位于空腔内,且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线圈盘在底壳上的投影不重叠。这样可以安全可靠的检测线圈盘的温度,以在线圈盘的温度异常时,改变线圈盘的工作状态,避免线圈盘出现股间短路甚至电磁炉损坏的现象。

可选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端朝向线圈盘。这样能够确保红外温度传感器准确检测到线圈盘的温度。

可选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路板上。这样的设置方式,在对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可靠固定的同时,还便于电路板为红外温度传感器供电。

可选的,电路板与线圈盘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且电路板和线圈盘位于不同平面上。

可选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端在底壳上的投影伸出于电路板在底壳上的投影范围之外。这样红外温度传感器从电路板伸出,且距离线圈盘的距离较近,可以在电路板和线圈盘之间间隔较大时有效地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感应灵敏性。

可选的,电路板的顶面与线圈盘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红外温度传感器的高度。这样能够避免干涉。

可选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路板的临近线圈盘的一侧。这样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端靠近线圈盘的底面一侧,能够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测和温度采集,不仅能检测到线圈盘底面的靠近红外温度传感器一侧的温度,也能够检测线圈盘底面的远离红外温度传感器一侧的温度,检测准确性较高。

可选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路板的临近线圈盘的一侧。

可选的,控制器设置在电路板上。这样电磁炉的元器件集成程度较高,有利于供电和电磁炉内部的空间利用。

可选的,电磁炉还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位于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2—外壳;3—线圈盘;4—电路板;5—红外温度传感器;6—散热风扇;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具体包括面板1、底壳2、线圈盘3和电路板4,面板1和底壳2共同围成一个空腔11,线圈盘3和电路板4均位于空腔11内,在电路板4上具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此外电磁炉还包括有用于感应线圈盘3的温度的红外温度传感器5,红外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电连接,这样控制器可设根据线圈盘3的温度控制线圈盘3的工作状态,而红外温度传感器5位于空腔内,且红外温度传感器5和线圈盘3在底壳2上的投影相互不重叠。

具体的,电磁炉的面板1通常为微晶面板或者陶瓷面板,而底壳2一般为薄壳状结构,并且底壳2可以与面板1共同围成一个用于放置电磁炉内部元件的空腔11,面板1位于该空腔11的顶部,且面板1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以放置待加热的锅具。而电磁炉的内部元件包括有线圈盘3和电路板4等。线圈盘3可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在进行加热时,可向线圈盘3中通入不断变化的交变电流,线圈盘3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会相应产生不断变化的电磁场。通过电磁场的磁力线切割作用即可实现对锅具的加热。而电路板4上一般设置有控制电路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等电子元器件,以对线圈盘3进行通电等控制。

此外,由于线圈盘3一般距离面板1较近,因而会受到面板1的热量辐射,可能导致局部温度上升过快。为了检测线圈盘3的温度,避免线圈盘3温度异常,在电磁炉的空腔11内还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5,红外温度传感器5可以检测到线圈盘3的实时温度,并将线圈盘3的温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获取线圈盘3的温度之后,会将该温度与预先存储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判断当前的线圈盘温度是否过高。当线圈盘3的温度异常时,控制器即可发出控制信号,改变线圈盘3的工作状态,例如使线圈盘3断电或者停止工作,避免线圈盘出现股间短路甚至电磁炉损坏的现象。此外,也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使线圈盘3降功率进行工作。

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5是利用热辐射效应,通过接收物体所散发的红外线辐射进行检测,即为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因而红外温度传感器5不必接触线圈盘3,即可检测到线圈盘3上的温度。此外,红外温度传感器5与线圈盘3在底壳2上的投影互不重叠,这样,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位置不会位于线圈盘3的正上方或者正下方,且受到线圈盘3的电磁场和温度的影响都会较小,所以对于线圈盘3的温度的检测较为安全可靠。当线圈盘3急剧发热甚至起火时,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5和线圈盘3并未重叠,所以受到损坏的可能性也较小。一般的,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5具有指向性,所以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采集端一般应朝向线圈盘3,以确保红外温度传感器5能够准确检测到线圈盘3的温度。

具体的,红外温度传感器5既可以通过独立的支架安置于电磁炉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其它部件上,以实现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连接固定。例如,红外温度传感器5可设置在电路板4上并与电路板4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在对红外温度传感器5进行可靠固定的同时,还便于电路板4为红外温度传感器5供电。

可选的,受限于电磁炉的内部空间,一般电路板4与线圈盘3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同时,且电路板4和线圈盘3一般位于不同平面上。此时,固定在电路板4上的红外温度传感器5也不会受到电路板4等元器件的遮挡,保证了红外温度传感器5进行温度检测的准确性。一般的,红外温度传感器5可设置在电路板4的临近线圈盘3的一侧。

而由于电路板4和线圈盘3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间隔,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检测准确性,可让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采集端在底壳2上的投影伸出于电路板4在底壳2上的投影范围之外。此时,红外温度传感器5从电路板4伸出,且距离线圈盘3的距离较近,可以在电路板4和线圈盘3之间间隔较大时有效地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感应灵敏性。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结构干涉,电路板4的顶面与线圈盘3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应大于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高度。一般的,电路板4顶面与线圈盘3底面之间的高度差略大于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高度。这样,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采集端靠近线圈盘3的底面一侧,能够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测和温度采集,不仅能检测到线圈盘3底面的靠近红外温度传感器5一侧的温度,也能够检测线圈盘3底面的远离红外温度传感器5一侧的温度,检测准确性较高。

而当高度差小于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高度时,红外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采集端会伸出至线圈盘3的侧方,因而线圈盘3的其余部位都会受到遮挡而无法被有效检测到。此外,线圈盘3底面与电路板4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也不宜过大,以避免因红外温度传感器5和线圈盘3距离过远,而造成红外辐射衰减和感应灵敏度降低的现象。

同样的,为了便于元器件的布置,控制器也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上。这样电磁炉的元器件集成程度较高,有利于供电和电磁炉内部的空间利用。控制器可以为独立的电子部件,也可以是集成于电磁炉的主控制电路上,或者以程序指令等方式实现。

此外,电磁炉中还可以包括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位于空腔11内。散热风扇6可以为线圈盘3、电路板4上的电子元器件或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进行散热冷却。而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5是以感应红外辐射的方式检测线圈盘3的温度,所以和热敏电阻等接触式温度测量方式相比,不会受到散热风扇6的气流影响,测温较为准确。

本实施例中,电磁炉包括面板、底壳、线圈盘和电路板,面板和底壳共同围成一个空腔,线圈盘和电路板均位于空腔内,电路板上具有控制器,此外电磁炉还包括有用于感应线圈盘的温度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位于空腔内,且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线圈盘在底壳上的投影不重叠。这样可以安全而准确地实现对线圈盘的温度检测,以在线圈盘的温度异常时,及时作出反应,避免线圈盘出现股间短路甚至电磁炉损坏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