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571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实现加热功能的电子设备。由于电磁炉具有安全、环保、卫生及加热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中。

随着用户对电磁炉使用方便性的要求的提升,超薄电磁炉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为了节省空间,超薄电磁炉内的线圈盘、电源板等元件呈扁平化分布在电磁炉内部。由于超薄电磁炉内的空间较小,容易积聚热量,为了移除超薄电磁炉内的热量,需要采用有效的散热措施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风机对电磁炉内的发热元件(如线圈盘及电源板)散热。风机安装在超薄电磁炉的一侧,通过风机吸入的冷空气对线圈盘和电源板等发热元件进行直吹,达到对线圈盘和电源板等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处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超薄电磁炉的这种散热方式,由于风机吹出的冷空气会散射到整个电磁炉内部的空间,不能针对发热元件的发热特性合理分配冷空气,对其中部分元件进行散热后产生的热空气可能再吹到其它发热元件上,难以对其它发热元件进行降温,从而降低超薄电磁炉的整体散热性能,影响超薄电磁炉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具超薄电磁炉散热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散热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内的线圈盘及风机,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底座的底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风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对准所述至少两个风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底座的底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风腔,对风机产生的冷空气进行分流,吹向对应的发热元件,对所述电磁炉内的发热元件单独进行散热,从而改善所述电磁炉内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能,提高所述电磁炉的寿命。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分流筋,所述至少两个风腔由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与所述底座的底板共同形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22)延伸至所述线圈盘(20)的底部的外侧边缘。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风腔中的其中一个风腔位于所述线圈盘的中部。

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风腔中的其中一个风腔设置于所述线圈盘的中部,可以有效地对所述线圈盘进行散热,提高所述电磁炉的整体散热效率及性能。

可选地,所述电磁炉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电路板,所述至少两个风腔中的另外一个风腔对准所述电路板。

通过与其中一个风腔分隔的另一个独立风腔对准所述电路板进行散热,可以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性能。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具有光滑的导风面。

通过为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具有光滑的导风面,可以保证风机产生的冷空气具有较高的风速,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的导风面为弧形。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包括收容线圈的支架,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设置于所述支架表面。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的所述支架的边缘延伸形成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相邻的一条分流筋及所述底座的底板共同形成其中一个所述风腔。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内线圈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标记说明:

底座-10;底板-11;线圈盘-20;风腔21;分流筋-22;导风面-221;支架-23;挡风板-231;风机-30;出风口31;线圈-50;电路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内线圈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座10,安装于所述底座10内的线圈盘20及风机30,所述线圈盘20与所述底座10的底板11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风腔21,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31对准所述至少两个风腔21。

具体地,所述线圈盘20安装于所述电磁炉的所述底座10内的中部,所述风机30安装于所述线圈盘30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一角。当所述风机30工作时,将冷空气从所述风机30的所述出风口31吹到所述至少两个风腔21中,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风腔21对冷空气进行分流,吹向对应的发热元件,对所述电磁炉内的发热元件单独进行散热,从而改善所述电磁炉内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能,提高所述电磁炉的寿命。

请参阅图3,具体地,所述线圈盘2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分流筋22,所述至少两个风腔21由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22与所述底座10的底板11共同形成。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22)延伸至所述线圈盘20的底部的外侧边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线圈盘20的底部可以设置多条分流筋22,用于将所述线圈盘20与所述底座10的底板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风腔21。用以针对性地将冷空气导向所述电磁炉内对应的多个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所述线圈盘20包括收容线圈50的支架23,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22设置于所述支架23表面。所述线圈盘20的所述支架23的边缘延伸形成挡风板231,所述挡风板231与相邻的一条分流筋22及所述底座10的底板11共同形成其中一个所述风腔21。

由于线圈盘为电磁炉的主要发热部件,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电磁炉的整体散热效率及性能,所述至少两个风腔21中的其中一个风腔21位于所述线圈盘20的中部。

当风机30工作时,可以通过所述其中一个风腔21集中对所述线圈盘20进行散热,并且,由于所述分流筋22的遮挡,对所述线圈盘20进行散热后产生的热空气不会吹到其它的发热元件上去,从而防止对其它发热元件的散热性能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的电路板40,所述至少两个风腔21中的另外一个风腔21对准所述电路板40。用以在风机30工作时,通过所述另外一个风腔21集中对所述电路板40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风机30产生的冷空气具有较高的风速,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22具有光滑的导风面221,用于防止对冷空气产生阻滞。

具体地,所述至少两条分流筋22的导风面221为弧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