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炉以及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708发布日期:2018-09-28 19:0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炉以及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熔炼是将固态金属在高温加热的作用下熔化为液态,将金属熔炼后,需要将液态金属料静止,以排除液态金属料中的掺杂的气体或者熔炼液中所残留的浮渣、沉渣等杂质;但是因为金属的熔点都相对较高,熔化后的金属液温度也很高,金属又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质,故而在将金属液静止的过程中,金属液的温度降温较快,容易导致金属液凝固,进而导致不能正常浇筑;因此,需要一个保温设备将熔炼后的金属液保温存放,确保金属液不易凝固,便于正常工作浇筑。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保温炉来保温经过熔炼炉熔炼的金属液,或者在进行金属热处理时,将被热处理的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后,常常需要在加热炉内保温一段时间,因此,在制造保温炉时必须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耐火材料,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熔炼的金属液对保温炉内壁的冲刷或渗透作用等;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保温炉一般是针对保温金属液和热处理保温作成两种类型的炉体,整体结构的综合性较低,相对而言功能较为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炉,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保温炉整体结构的综合性较低,且功能欠佳的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炉,包括炉体;

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

所述炉体包括炉腔和炉壳,所述炉壳包裹在所述炉腔的外侧,且所述炉壳与所述炉腔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炉腔包括进料腔和出料腔,所述进料腔和所述出料腔连通;

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炉腔内的上方,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向所述炉腔内产生热量;

所述加热元件能够实时调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管;

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炉腔内的上方,所述加热管能够产生热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炉门和提升机构;

所述炉门设置在所述物料进口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炉壳上,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炉门连接;

所述提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炉门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齿轮和提升链;

所述提升链的一端连接所述齿轮,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炉门,所述齿轮转动驱动所述提升链活动,所述提升链带动所述炉门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尘罩;

所述集尘罩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方,且设置在所述炉体上设置所述物料进口的一侧;

所述集尘罩与所述炉体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烟管道;

所述排烟管道设置在所述集尘罩的上方,且与所述集尘罩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出口设置炉盖;

所述炉盖与所述炉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爬梯;

所述爬梯固定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一侧,所述爬梯用于操作人员攀爬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综合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包括上述的保温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炉,包括炉体和加热元件,炉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炉体包括炉腔和炉壳,炉壳包裹在炉腔的外侧,炉壳与炉腔之间设置有保温层,炉腔包括进料腔和出料腔,且进料腔和出料腔连通,加热元件设置在炉腔内的上方,加热元件用于向炉腔内产生热量,且加热元件能够实时调控;经过熔炼炉熔炼后的金属液从炉体上的物料进口送入保温炉内,在保温炉内进行保温存储,不至于因温度降低而发生凝固;在炉腔的外侧包裹有炉壳,炉壳用于保护炉腔;在炉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物料进口用于将经熔炼炉熔炼后的金属液送入保温炉,物料出口用于将保温炉内的高温金属液送出,进行浇筑的后续工作;在炉壳与炉腔之间设置保温层,保温层不仅能够隔绝炉腔所传递的热量,确保炉腔内部温度始终处于熔炼物料所需的温度,同时通过保温层隔绝超高的热量,在保证保温炉正常工作状态的同时,还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受到人身伤害,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环境;炉腔包括进料腔和出料腔,进料腔与出料腔连通,进料腔与物料进口连通,出料腔与物料出口连通;需要进行保温的金属液经物料进口送入进料腔,在进料腔内静止,待金属液内的杂质沉淀,经过杂质沉淀后的金属液进入出料腔,再通过物料出口送出;加热元件设置在炉腔的上方,加热元件采用电加热的形式,发出热量,从而升高整个炉腔内部的温度,同时为了增加加热元件的安全性,将加热元件设置在炉腔的上方,增加加热元件与待加热、待保温金属之间的直线距离,降低待加热、待保温金属对加热元件的腐蚀性;同时加热元件因为是采用电加热形式的,因而加热元件的温度可以实时进行调控,以满足不同金属的不同保温温度,增加了该保温炉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包括上述的保温炉,熔炼后的金属铝液通过物料进口进入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在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内保温,不至当铝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铝液自身温度降低而凝固,进而影响浇筑操作,或者在进行铝材热处理时,对需要热处理的铝材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综合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保温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提升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炉腔的侧视示意图。

图标:10-炉体;20-进料腔;30-出料腔;40-炉门;50-齿轮; 60-提升链;70-集尘罩;80-排烟通道;90-炉盖;100-爬梯;110- 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包括炉体10,炉体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炉体10包括炉腔和炉壳,炉壳包裹在炉腔的外侧,炉壳与炉腔之间设置有保温层,炉腔包括进料腔20和出料腔30,进料腔20和出料腔30连通;加热元件设置在炉腔内的上方,加热元件用于向炉腔内产生热量,且加热元件的温度能够进行实时调控。

具体的,炉体10设置为一个封闭的空腔结构,炉体10包括炉腔和炉壳,经过熔炼炉熔炼后的金属液从炉体10上的物料进口送入保温炉内,在保温炉内进行保温存储,确保金属液始终处于金属液最安全的温度,不至于因温度降低而发生凝固;在炉腔的外侧包裹有炉壳,炉壳用于保护炉腔;在炉体10的侧面上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且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分别设置在炉体10的两侧,物料进口用于将经熔炼炉熔炼后的金属液送入保温炉,物料出口用于将保温炉内的高温金属液送出,进行浇筑的后续工作,炉体10通过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与外界环境连通;但是一般情况下,当将金属液送入保温炉后,关闭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使保温炉内的热量不会外扩。

其中,因为金属的熔点都非常高,经熔炼炉熔化后的金属液也处于好几百度,而且,在进行金属热处理时的保温温度也高达好几百度,而这个温度远远超过了人体所能够承受的温度,而且将金属液存储在保温炉内,也是需要工作人员实时观测,查看保温炉内的金属液情况,因而炉壳的所传递至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应当保持在人为接收的范围内;故而在炉壳与炉腔之间设置保温层,保温层不仅能够隔绝炉腔所传递的热量,确保炉腔内部温度始终处于熔炼物料所需的温度,同时通过保温层隔绝超高的热量,使得传递至炉壳外侧壁的温度处于人为接收范围内,即在保证保温炉正常工作状态的同时,还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受到人身伤害,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环境。

炉腔包括进料腔20和出料腔30,进料腔20与出料腔30连通,进料腔20与物料进口连通,出料腔30与物料出口连通;需要进行保温的金属液经物料进口送入进料腔20,在进料腔20内静止,待金属液内的杂质沉淀,进过杂质沉淀后的金属液进入出料腔30,再通过物料出口送出。

在炉腔内部还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采用电加热方式,电加热即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元器件,从而将炉腔内的温度升高至金属保温所需的温度处;同时加热元件设置在炉腔的上方,增加了加热元件与待加热、待保温金属之间的直线距离,确保了保温金属液不会溅到加热元件,进而降低了保温金属对加热元件的腐蚀性;另外,因为加热元件采用的是电加热方式,因而对加热元件的温度能够进行实时调控,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温度,同时也能满足不同金属的不同保温温度,不仅能够进行金属液的保温,还能够进行金属的热处理保温,增加了该保温炉整体结构的综合性,且增加了该保温炉的实用性。

其中,炉体10采用炉体钢结构,炉壳采用全钢结构,炉膛采用保温轻质硅铝砖结构,炉膛和炉壳之间的保温层采用硅酸铝制品,整个炉体10结构合理,维修方便,而且升温快,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同时对环境危害较小。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耐热管,耐热管设置在炉腔内的上方,耐热管用于产生热量。

具体的,耐热管用于产生热量,维持保温炉内的温度;耐热管设置在炉腔的上方,不用直接与料液接触,耐热管采用电加热形式,加热迅速,输出有效功率高,且控制方便,而且耐热管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抗酸性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炉门40和提升机构,炉门40设置在物料进口处,提升机构设置在炉壳上,提升机构与炉门40连接,提升机构用于驱动炉门40打开或关闭。

具体的,炉门40设置在物料进口处,用于阻挡炉腔内的高温料液溅处炉腔,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同时炉门40关闭时确保炉腔内的温度不会外散,有足够的热量保温,当炉门40打开时添加料液,当炉门40关闭时停止料液添加;在炉门40处还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实现炉门40的自动控制,调整炉门40的关闭和打开,实现自动控制,增加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提升机构包括齿轮 50和提升链60,提升链60的一端连接齿轮50,且另一端连接炉门 40,齿轮50转动驱动提升链60活动,提升链60带动炉门40活动。

具体的,提升机构包括齿轮50和提升链60,还包括自动控制齿轮50运转的提升电机,提升电机采用交流电机,以实现提升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齿轮50的正反转,最终实现炉门40的打开与关闭;提升链60的一端与齿轮50啮合连接,提升链60的另一端与炉门40 连接;当提升电机转动,带动齿轮50转动时,齿轮50与提升链60 啮合,提升链60发生直线位移,进行收缩或者伸长,进而控制炉门 40抬高或者下降,即实现了炉门40的打开与关闭操作。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集尘罩70,集尘罩70设置在炉体10的上方,且设置在炉体10上设置物料进口的一侧,集尘罩70与炉体10连通。

具体的,集尘罩70设置在炉体10的上方,且设置在物料进口的一侧;一方面,当集尘罩70与炉体10连通时,炉体10内金属液产生的飞尘杂质由集尘罩70进行收集,以确保料液的纯净度;另一方面,集尘罩70设置在物料进口的一侧,当向炉体10内添加物料时,可能会产生较多的飞尘,如果这些飞尘不被清理,会造成工作人员身处于一个极其混乱、脏乱的、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飞尘也以及被操作人员吸入,粘接在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上,随着时间积累,会导致操作人员呼吸不通畅,甚至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排烟管道,排烟管道设置在集尘罩70的上方,且与集尘罩70连通。

具体的,排烟管道设置在集尘罩70的上方,且与集尘罩70连通,集尘罩70与炉体10连通,炉体10内的飞尘、杂质由集尘罩70进行收集处理;同时金属液的温度极高,会产生某些气体,需要将产生的气体排出,以维持炉体10内部中的压力状态,故而设置排烟管道,将产生的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出,为了加速废气的排出,可以在排烟管道设置风机,增加废气排除效率。

进一步的排烟管道中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用于处理经排烟管道排出的尾气;当废气从排烟通道80排出时,为了降低废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需要将废气进行过滤,故而在排烟通道80设置过滤件,将废气处理后再排出,以缓解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保护环境。

类似的,因为排烟管道与集尘罩70连通,集尘罩70与炉体10 连通,过滤件可以设置在及集尘罩70与排烟管道的连接处,用于处理经排烟管道的废气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物料出口设置炉盖 90,炉盖90与炉体10密封连接。

具体的,炉盖90设置在物料出口的位置处,炉盖90与炉体10 密封连接,在进行保温阶段,炉盖90紧闭,以保证保温炉内的热量不会外散,密封设置更增加保温炉内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爬梯100,爬梯100固定设置在炉体10的一侧,爬梯100用于操作人员攀爬工作。

具体的,爬梯100设置在炉体10的一侧,但是尽量避免设置在与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的相同侧,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爬梯100 用于操作人员攀爬至炉顶,进行保温炉的维修等操作,同时,在保温炉上可以设置可视孔,通过可视孔观测保温炉内的料液情况,可视孔应当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可视孔的竖直高度应当大于料液的竖直高度,因而爬梯100也便于操作人员攀爬至可视孔的视野范围内。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上述的保温炉。

具体地,熔炼后的金属铝液通过物料进口进入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在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内保温,不至当铝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铝液自身温度降低,而凝固,进而影响浇筑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铝液保温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综合性较低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进料腔20和出料腔30之间设置有过滤板110。

进一步的,在炉腔内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出料腔 30内,输送机构用于将料液通过物料出口送出出料腔30。

具体的,进料腔20和出料腔30之间设置过滤板110,过滤板110 用于进一步的过滤金属液中的残渣等其他未熔炼的杂质,过滤板110 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便于金属液通过。

在炉腔内还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出料腔30内,通过输送机构将过滤后的料液从物料出口送出出料腔30,增加了保温炉的使用效率;输送机构采用电动控制,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同时工作效率高,降低工时损耗。

其中,在炉腔内还能够设置料液循环机构,通过料液循环结构将进料腔20和出料腔30连通,进料腔20内的料液通过过滤板110过滤进入出料腔30,可再由料液循环机构送回至进料腔20,再一次进行过滤,将料液多次过滤,从而增加料液的纯度。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叶片,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产生的动力用于输送物料。

具体的,输送机构用于将出料腔30内的料液通过物料出口送出,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叶片,驱动电机设置在炉体10上,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叶片设置在转轴的侧壁上,转轴转动时,叶片随转轴一起转动,进而将料液输出。

其中,叶片呈螺旋形。

其中,因为料液的温度相当高,转轴的转速不宜过大,避免造成料液飞溅,因而在转轴与驱动电机之间还需要设置减速装置,以将驱动电机的转轴的转速降低到适应料液的速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