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烧结装载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2559发布日期:2019-06-11 23:5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烧结装载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烧结装载箱。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烧结用的钟罩窑,虽然比推板窑、辊道窑等烧结窑炉精密很多,但仍然存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温度和氧含量梯度仍然存在着微小差异。这些差异在生产中档产品或者性能要求一般的产品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当生产超高端性能的产品时,这些差异就会对某些性能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发生某个烧结位置的产品良率下降,某些烧结位置的产品性能下降等情况。

为了提高良率,提高超高端性能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生产中一般会根据空间分布的试验标准品来确定某款产品需要摆放的位置。但这种空间分布并非一成不变,需要随时调整。而钟罩窑的生产方式是,产品一旦上窑,需要调整位置的时候,就必须把整窑产品卸下来,重新迭放,既耗时又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窑炉烧结产品性能的旋转式烧结装载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烧结装载箱,其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载板于转轴周侧分别设置有装载箱,所述装载箱为中空的矩形体构造,所述装载箱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装载箱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进料口两侧,所述进料口分别对应朝向载板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板为方形构造,所述转轴截面为方形构造,所述装载箱外侧面分别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进料口分别对应朝向载板的一侧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载箱组合形成“卍”字形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板下方设置有支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板上的装载箱相互贴合设置,其中两个装载箱的进料口的朝向一致,其他两个装载箱的进料口分别对应朝向载板的其他周侧边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烧结装载箱通过在载板上设置转轴,配合在转轴周侧分别设置装载箱,利用装载箱的出料口朝向不同,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装载箱的出料口方位方便待烧结产品取出或装入,无需将整个载板取出,再对待烧结产品进行重新放置,有效保证窑炉烧结产品性能,大大降低了操作上的复杂度,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烧结装载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烧结装载箱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烧结装载箱包括载板10,所述载板10下方设置有支脚11,以使得载板10与接触面存在一定距离,方便对载板10进行叉取移位,所述载板10中部设置有转轴20,所述载板10于转轴20周侧分别设置有装载箱30,所述装载箱30为中空的矩形体构造,所述装载箱30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31,所述滑轨31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在装载箱30内部,所述装载箱30内部滑轨31用于卡持固定烧结板40,从而分层地对烧结板40上的待烧结产品进行摆放。

所述载板10为方形构造,所述转轴20截面为方形构造,所述装载箱30外侧面分别固定设置在转轴20上,所述装载箱30设置有进料口32,所述滑轨31分别设置在进料口32两侧,所述进料口32分别对应朝向载板10的一侧边,从而使得装载箱30组合形成“卍”字形构造,即“卍”字的各侧开口分别对应装载箱30的进料口3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载板10上的装载箱30相互贴合设置,其中两个装载箱30的进料口32的朝向一致,其他两个装载箱30的进料口32分别对应朝向载板10的其他侧边;具体实施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载板10上的装载箱30数量,保证装载箱30的进料口32分别朝向不同方位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在待烧结产品上窑前,根据标准品检测结果,确定待烧结产品的放入位置,将不同的待烧结产品通过不同的进料口32放入到装载箱30内,当需要放入下一批次的待烧结产品时,只需要轻轻推动装载箱30,装载箱30在转轴20的带动下转动到其他位置,即可将待烧结产品放入到指定的装载箱30内,非常方便;再将载板10叉取移位,即可一次性将四个装载箱30内的待烧结产品装入到窑炉内,节约大量时间;同时,通过转动转轴20方便任一装载箱30内的待烧结产品的取出或装入,无需将整个载板10上的装载箱30取出,再对待烧结产品进行重新放置,有效保证窑炉烧结产品性能,大大降低了操作上的复杂度,节省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烧结装载箱通过在载板10上设置转轴20,配合在转轴20周侧分别设置装载箱30,利用装载箱30的出料口朝向不同,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装载箱30的出料口方位方便待烧结产品取出或装入,无需将整个载板10取出,再对待烧结产品进行重新放置,有效保证窑炉烧结产品性能,大大降低了操作上的复杂度,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